連軸轉的日子,,辛麗麗已經(jīng)過了好幾個月,而就眼下攤在桌面上的日程表來看,,年底前,,這枚“陀螺”暫時停不下來。采訪當日直接約在了上海芭蕾舞團,,進門就見“辛大當家”像是踩了風火輪般忙上忙下,。前腳在一樓大教室,跟進了上芭版芭蕾舞劇《茶花女》的排演進度,,細細點明了主演戚冰雪和吳虎生那段雙人舞的竅檻,;后腳就一頭扎進二樓排練廳,上芭和瑞士海燕芭蕾舞團聯(lián)合創(chuàng)排的《新生》已初見端倪,,看著舞團最年輕的一批新星正冉冉升起,,辛麗麗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上海芭蕾舞團團長,、上海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辛麗麗“以前,,只要讓我跳舞,我就高興,;現(xiàn)在,,只要看他們一批批成長起來,我就高興,。”四十余年的芭蕾之路,,走得既苦也甜卻義無反顧,,如今的辛麗麗更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所要的、所追求的,、所熱愛的,,早已和芭蕾融為一體。不是沒有羨慕過俗世的人間煙火,,體嘗過尋常的花好月圓,,只是兜兜轉轉才恍然明白,就像是帶著使命而來,,沒有懊悔或是不甘,,“我選擇了芭蕾,一份終身的職業(yè),、一份終生的熱愛,,我的成就和幸福都在這里了,。”1970年,,年僅7歲的辛麗麗進少年宮時,,學的并不是芭蕾而是琶琵。那時候全國轟轟烈烈開展的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還沒有結束,,她又是家里老大,,人又瘦又缺乏營養(yǎng),媽媽怕她會被送去農(nóng)村插隊落戶,,于是在9歲那年將她送進了上海舞蹈學校,,初衷只是為了能讓這個寶貝女兒免于遭罪受苦而已。但能被舞蹈學校留下,,也確實要歸功于她的先天條件好,,絕佳的頭身比例、完美的天鵝頸,、四肢修長,、腳背漂亮,最重要是人聰明學東西快,、節(jié)奏感和樂感俱佳,,這樣“天賦異稟”迅速被老師們銳利的眼光“按下快門”,成為了重點培養(yǎng)對象,。既是“重點培養(yǎng)”就意味著所有的資源和關愛都會向你傾斜,,也意味著你肩上的責任和擔子同別人不一樣。年少時的辛麗麗個性爽利又灑脫,,或許因為起點高又天賦好,,她自始至終都是尖子生,自帶光環(huán),。唯一煩惱就是“總覺得,,所有老師都‘盯’著我”,尤其是自9歲起就如師如母般陪伴她成長的胡蓉蓉,。那個發(fā)燒都不讓她請假,,卻又會偷偷塞巧克力給她的人;那個為糾正她壞習慣,,能讓她一口氣轉200多圈的人,;哪怕她都30出頭了,還會細摳她《白毛女》動作的人,。是胡蓉蓉,,讓辛麗麗明白,跳舞,沒有不吃苦的,,藝無止境,,這輩子只要站在舞臺上,這口氣就不能松,。就是在這樣的鞭策下,,辛麗麗不負眾望成長為當之無愧的芭蕾明星。1987年,,年僅24歲的她就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上獲得了成年組第一名,。次年,在法國巴黎第三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中,,憑借《堂吉訶德》和《天鵝湖》,,辛麗麗和搭檔楊新華一舉拿下雙人舞大獎。這是比金獎級別更高的獎項,。這是中國芭蕾舞歷史上第一枚大獎,。1988年辛麗麗主演《白毛女》問辛麗麗還記得第一次獲獎的感受嗎?回憶瞬間讓她的嘴角上揚45度:“不記得獲獎的感受,,就記得站上舞臺那一刻內(nèi)心抑制不住的高興,。”總被歸類“藝術型人才”,,辛麗麗直言:“我就是那種只要讓我跳舞,,我就高興的人?!辈徽撌窃谂啪殢d跳,,還是在賽場上跳,很少有特別緊張或者忐忑的心情,,任何不開心只要上了臺就都“治愈”,,也正是這份不摻雜任何雜念的純粹的愛舞之心,才能淡定從容地拿下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更順利接過第一代中國芭蕾開創(chuàng)者遞過來的交接棒,,并同時繼承了中國芭蕾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芭蕾舞者的職業(yè)生涯是很有限的,黃金時間就那么十幾年,,其間還要伴隨著各種意外和傷痛,,猶如踩著腳尖鞋走在懸崖邊,面臨隨時要下墜的風險還要舞出最優(yōu)美的姿態(tài),。站到過金字塔頂尖的辛麗麗很明白,,不可能永遠站在這個位置。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追求尋常的幸福人生,,在該戀愛的年紀戀愛,,在該結婚的歲數(shù)結婚,,上海女人天生就是會過日子的,早在還沒有結束舞蹈生涯時,,辛麗麗就為自己規(guī)劃過退役之后的人生,。只是,她和芭蕾的緣分遠比她想象的長得多得多,。1980年辛麗麗在上海市舞蹈學校練功房留影都說33歲是道坎,,橫在33歲的辛麗麗面前的這道坎則是一項艱難選擇。當時丈夫舉家移民國外,,而3年前半月板嚴重撕裂的辛麗麗雖又頑強站上舞臺,,卻也被傷痛困擾并面臨職業(yè)生涯即將到頭的臨界點。按最順理成章的做法,,自然是功成身退,,跟隨家人去安居樂業(yè)。然而,,辛麗麗放不下她所熱愛的芭蕾舞,,也放不下栽培她、成就她的芭蕾舞團,。因為當時的上海芭蕾舞團也正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急需一位“當家人”撐起上海芭蕾舞團,撐起上海芭蕾舞的未來之路,。“那時候,,領導就找我談,說希望我能扛起上海芭蕾舞團的擔子,?!睅缀鯖]有猶豫,也沒有時間思量,,辛麗麗的步子不由自主地就邁向了舞團,。“我也沒記得自己有做什么艱難抉擇,,起初就是放不下團里那么多事情,,于是駐守在上海忙碌,異地了一年多吧,,彼此也就漸行漸遠,。”現(xiàn)在回想,,辛麗麗的表情看不出波瀾:“說白了,,大家要走的路不一樣,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就像現(xiàn)在大家都流行說‘惜命’,,有些人的‘惜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陽光沙灘享受生活,有些人的‘惜命’是拼命賺錢,,改善家人生活,,而我的‘惜命’就是抓緊每分每秒,讓舞團壯大起來,,把隊伍建設起來,,抓緊孩子們黃金時間,讓他們快速成長,,我要對他們負責,,也要對舞團負責?!?/section>舞者轉型做管理,,是不容易的。感性的藝術人才要轉換思維方式,,成為理性的舞團掌舵人,,辛麗麗走了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如今的她,,已然是上芭的“定海神針”,,是演員們心里“又愛又怕”的“辛團”。從衣食住行到壓力心情,,事無巨細她都要操心,,而在練舞這件事上她尤其不含糊。正是她手里這根甩不停的“小鞭子”,,將季萍萍,、范曉楓、孫慎逸,、吳虎生一個又一個送上領獎臺,,將他們打磨成金光閃閃的“芭蕾之星”。現(xiàn)如今,,辛麗麗又將目光放在了更具層次的梯隊建設上,,有了原創(chuàng)大部頭的作品,自然也要有探索實驗的作品,。采訪當日,,排練場里上芭和海燕芭蕾舞團合作創(chuàng)排的《新生》就是為上芭的年輕舞者提供的平臺,這是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扶青項目之一,。而去年,上芭的明星演員吳虎生創(chuàng)編的《難說再見》已然在“扶青計劃”的青年藝術家原創(chuàng)作品中脫穎而出?!按蛟焯剿鲗嶒炞髌?,既能讓好像吳虎生這樣成熟的演員慢慢開拓編創(chuàng)之路,也能給更多年輕新秀提供登臺實踐的機會,?!毙聋慃惖淖罱K目的,就是讓所有的演員,,一代代,、一批批都能在不同的項目中“操練”起來,該練技藝的練技藝,,該多元化發(fā)展的探索方向,,不浪費芭蕾舞演員一丁點的黃金時間,因為她知道:“這最好的時光有多重要,,有多寶貴,。”2001年出任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jiān)至今,,18年的時間,,辛麗麗帶著上芭創(chuàng)排了一系列芭蕾作品。第一年,,探索中國民族芭蕾舞劇,,用西方芭蕾語匯講好中國故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就問世了。這是辛麗麗獨立編導的作品,,至今仍是上芭的保留劇目,。再后來,上芭有了《花樣年華》《長恨歌》等一系列原創(chuàng)作品,,它們被帶到巴黎,、倫敦,贏得了世界的掌聲,。辛麗麗為學員糾正芭蕾形體姿勢(攝于2017年)擁有48只“天鵝”的經(jīng)典版《天鵝湖》誕生于2015年,,這部由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jiān)、前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jiān)德里克·迪恩(DerekDeane)執(zhí)導的作品在短短4年時間,,三度開啟歐洲巡演,,在荷蘭、比利時,、德國等歐洲國家掀起一陣陣芭蕾旋風,,“天鵝軍團”所到之處留下一連串驚艷和贊嘆。尤其是2017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卡雷劇院駐場演出更是達到了19場之多,,創(chuàng)造了有著130年歷史的卡雷劇院連續(xù)三周上演同一古典劇目的駐場紀錄,!去年,,舞團全新編創(chuàng)了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這是繼《白毛女》之后,,打磨出一部新的符合時代審美的紅色經(jīng)典,。在辛麗麗看來,一個優(yōu)秀的有標識度的舞團,,既要有像《天鵝湖》《睡美人》這樣拿得出手的經(jīng)典作品,,也要有像《梁祝》《長恨歌》《花樣年華》叫得響的原創(chuàng)作品,,既能展現(xiàn)中國特色,、傳承民族文化、亮出民族精神,,又不失海派芭蕾的精致細膩風格,。身為上海芭蕾舞團的當家人,身為中國芭蕾舞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辛麗麗很明白,,他們除了是舞者亦是文化使者:“從甚至不知道中國也有穿腳尖鞋跳舞的人,到被中國芭蕾舞獨特風韻所傾倒,,我目睹了太多外國觀眾眼神從驚訝到驚艷的變化,,真心讓我感受到,我們帶著中國芭蕾舞作品走向世界,,不僅僅是去演出,,而是扮演著文化使者的角色,將我們文化的種子播撒到世界各地,?!?/section>辛麗麗說:“能跳舞就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