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不僅僅因?yàn)椤度龂萘x》的刻畫,在歷史上的諸葛亮也很厲害,,總攬蜀漢的軍政大權(quán),,把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抽空去曹魏境內(nèi)浪一浪,。但是因?yàn)橹T葛亮要管的東西太多,最后勞于軍務(wù),,病逝于五丈原,。 其實(shí)在為劉備忙前忙后之前,諸葛亮還是有一段很舒服的日子,,沒事種種地,,參加一下荊襄士林的文化沙龍,過得很happy,。期間諸葛亮很喜歡念一首詩,,也被后人視為諸葛亮唯一的詩作,那就是《梁甫吟》,。 聊一聊《梁甫吟》這首詩《梁甫吟》到底是不是諸葛亮親自寫的,,這個小編不好說。但《梁甫吟》確實(shí)是諸葛亮非常喜歡念的一首詩,,以至于在《三國志》中也提了一筆,。 小編以為,從《梁甫吟》上或多或少能夠折射出諸葛亮的早期的思想和志向,。我們首先來看看相關(guān)的史料,,和《梁甫吟》這首詩。
諸葛亮雖然在荊州南陽鄧縣定居,,也完美融入到荊襄地區(qū)的文化圈子,但諸葛亮的老家是徐州瑯琊國陽都縣,,袁術(shù),、劉表支持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為豫章太守,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到揚(yáng)州,,又被漢室認(rèn)證的“正牌”豫章太守朱皓所逼,,這么來到荊州。 而陽都縣原先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地盤,,諸葛亮創(chuàng)作(不確定),、吟誦這首《梁甫吟》,或許就與諸葛亮的故鄉(xiāng)處于齊地,,受齊文化影響有一定關(guān)系,。那么《梁甫吟》中的內(nèi)容到底是什么呢? 《梁甫吟》中的故事——“二桃殺三士”《梁甫吟》很明顯是一首敘事詩,,里面講了一個典故,,就是著名的“二桃殺三士”。這是發(fā)生于春秋時期的齊國,,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在齊景公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分別叫做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這三個勇士悍勇非常,,都立下大功,但也都養(yǎng)成恃功而驕的性格缺陷,。 晏子看到這種情況,,就對齊景公說,這三個勇士雖然好用,,但是太桀驁不馴,,這樣的勇士是一把雙刃劍,有可能危害到國家,,應(yīng)該盡早除去,。 齊景公被晏子說動,,但害怕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臨死前的反撲,。晏子就針對三人傲慢,、暴躁的性格,想出一招智取的手段,。他給三人送過去兩個桃子,,對他們說:“你們?nèi)齻€人可以論功分桃?!?/p> 分桃的人有三個人,,桃子只有兩個,肯定有一個人吃不到桃,。晏子的意思就是挑起他們火并,。這么淺顯的道理三人沒道理看不出來,。桃子不重要,,面子很重要,這條計(jì)策對齊國三勇士來說就是陽謀,。 公孫接首先說,,自己曾與猛獸,、幼虎搏斗,這份功勞有資格吃桃,,于是先下手拿走一顆,;田開疆隨后說,自己多次帶兵擊退侵略齊國的敵國軍隊(duì),,憑這份功勞,,也能夠吃桃,又拿走一顆,;古冶子反應(yīng)有點(diǎn)慢,,可能還沒組織好語言,到他那里桃子都沒了,。 古冶子不甘人后,,但象征榮譽(yù)的桃子被前兩個人拿走了,不由得大怒道:“我曾經(jīng)跟著國君渡過黃河,,突然鉆出一個大王八叼住馬車的左馬,,當(dāng)時還是我入水搏殺掉這只大王八,左手拽著馬尾,,右手提著黿頭,,從水中跳出來。憑借這份功勞,,我憑什么不能吃桃,?你們兩個快把桃子還回來!” 公孫接和田開疆一聽,,感到十分羞愧,說道:“我們勇猛不如你,,功勞也趕不上你,,拿走桃不讓給你,是貪婪,;做了這樣的事茍活,,是懦弱?!庇谑嵌税烟易幼尦鰜砗蠖甲詺⒘?。 古冶子看到公孫接和田開疆自殺,也感到很羞愧,,嘆息到:“二人都死了,,唯有我獨(dú)活,是不仁;顧忌別人的看法,,夸耀自己的功勞,,是不義;對自己不滿意卻茍活,,是懦弱,。”于是古冶子也自殺了,。晏子就靠這個小小的手段,,除掉三個讓齊景公忌憚的勇士。 諸葛亮在《梁甫吟》上的寄托《梁甫吟》是不是諸葛亮所作,,這個存疑。但諸葛亮經(jīng)常吟誦他,,肯定有感情或者志向上的寄托,。 關(guān)于諸葛亮在《梁甫吟》上的寄托,有兩種說法,。一是諸葛亮認(rèn)可晏子的做法,,贊賞晏子“二桃殺三士”的高超陽謀?!罢l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敝T葛亮雖然躬耕于南陽,,但內(nèi)心中也有出仕干一番大事業(yè)的想法。 這一點(diǎn)從諸葛亮“自比于管仲,、樂毅”就能看出來,。管仲幫助齊桓公 稱霸,樂毅幫助弱小的燕國連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二人都是流芳后世的風(fēng)流人物,,諸葛亮也想做這樣的人。他是認(rèn)可《梁甫吟》中晏子的權(quán)謀的,。 還有另一種說法,站在上述說法的對立面,。諸葛亮同情自殺而死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諷刺施展陽謀的晏子,。 《梁甫吟》中“一朝被讒言”一句,,感情色彩已經(jīng)非常鮮明了。 這種說法可以從兩點(diǎn)上看出來,,第一、諸葛亮后來也成為蜀漢丞相,,但他對待李嚴(yán),、楊儀、魏延這樣的桀驁不馴之人沒有采取晏子那種譎智的手段,,而是安撫,、周旋,打擊李嚴(yán)的時候也是堂堂正正,??梢钥闯鲈谟萌诉@一點(diǎn),諸葛亮和“二桃殺三士”中的晏子是不同的,;第二,、諸葛亮自比于管仲、樂毅,,可問題是管仲和晏子齊名,,都是齊國名相,被并稱為“管晏”,。諸葛亮不自比“管晏”,,而自比“管樂”,也說明他對晏子是有一些不認(rèn)可的,。 綜合來看,,小編更傾向于第二種觀點(diǎn)。 參考文獻(xiàn):《三國志》,、《晏子春秋》,、《釋諸葛亮“好為《梁父吟》”》、《諸葛亮早年心志及行跡的歷史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