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這三個兄弟,,如此“迂腐”,,最后慘死,卻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 古語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五千年文化之所以能夠一脈相承,最重要的是先輩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史學(xué)典籍,,可不要小看這些書,,其實里面蘊藏著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文化之根,,至今還流動著滾燙的血液,。不僅如此這些史學(xué)典籍的撰寫者還用自己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斷傳遞著什么是真正的史家風(fēng)骨,,什么是真正的秉筆直書,。 《左傳》里曾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齊國棠公大夫死了,他的遺孀棠姜天姿國色,,崔杼前往吊唁,,見過棠姜后就念念不忘,就把棠姜給娶了回來,。齊國國君齊莊公是個花花公子,,齊莊公看到傾國傾城的棠姜,日思夜想,,終和她暗通款曲,。崔杼是臣子,他的一切都是君主給她的,,所以只能忍氣吞聲,。可是這齊莊公來崔家也太勤了,,有一次還把崔杼的帽子賞賜給了別人,,就是為了羞辱崔杼。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于是崔杼趁齊莊公與棠姜幽會時,,安排武士亂刀砍死了齊莊公,。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卑吹览碚f國君無道,被人殺死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崔杼甚至是為民除害。但是在古代君王至高無上,,臣下斷不能以下作亂,,殺死君主。所以崔杼當(dāng)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先把這件事情隱瞞下來,,不能弄得滿城風(fēng)雨,。 崔杼本就是齊國重臣,史官要記錄這件事,,崔杼就想用自己的權(quán)勢逼迫史官。他對前來記載的史官說:“你就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笔饭俨宦爮乃谥窈喩蠈憽跋奈逶乱液?,崔杼弒其君,。”崔杼很生氣,,拔劍殺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當(dāng)時慣例由其弟繼承職位,。崔杼對新史官說:“你就寫齊莊公得瘧疾死了,。”新史官也不聽從,,崔杼又拔劍殺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也是一樣被殺。最后是最小的弟弟,崔杼拿著劍抵著他的脖子問:“難道你想要像你幾個哥哥一樣嗎?”年輕的史官還是寫下了“崔杼弒其君,?!贝掼躺鷼獾陌阎窈喨釉诹说厣希^了很久,,嘆了口氣,,放掉了史官。 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它的后面還記述了這樣一個結(jié)尾:那個史官保住了性命,,撿起竹簡走了出來,遇上一位匆匆趕來的南史氏(南方記載歷史的人),。史官驚訝地問:“你怎么來了,?”南史氏說:“我聽說你的兄弟都被殺死了,擔(dān)心歷史被篡改,,所以就拿著竹簡趕來了,。” 被殺的不怕,,前赴后繼,,而殺人的人卻怕了。我每每看到這段歷史,,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屠刀雖然可怕,但是史官的堅持更可貴,。知識分子氣節(jié)的力量,,確實不可小覷,人能殺盡,,但是有脊梁的中國人,,是殺不完的。歷朝歷代,,我們都有這樣的人,,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伯夷,、屈原,、魏征、岳飛,、文天祥,、張養(yǎng)浩、林則徐......都是齊太史的傳人,。 只是這樣的人相對于蕓蕓眾生來說實在是太少太少了,。魯迅先生說:“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現(xiàn)在又因為什么原因?qū)⑾热嗽居械木駚G失了,?是我們變聰明了嗎,? 以筆為刀,通過挖掘歷史,,塑造我們的信仰和凝聚力,,將手中之筆化為鋒利的刻刀剜掉那些已經(jīng)腐爛的膿瘤。因此對于依然奮斗著的國人,,希望我們都能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恪守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大家還有什么關(guān)于“崔杼弒其君”的看法可以在下面留言,。 |
|
來自: 昵稱32353910 >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