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東路曾和南京東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并稱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四大商業(yè)街”。沿著金陵東路步行去外灘,,手里拿著本作家劉以鬯的小說《對倒》,。這個遷居香港的老上海在《對倒》中描摹鄉(xiāng)愁:“有些事情,記憶猶新,?!艿芩埂目拘∝i與伏特加。霞飛路上的安南巡捕與帽上有一只大紅球的意大利水兵,。國際飯店十八樓,,喝下午茶時,坐在窗邊,,可以鳥瞰全滬景色,。那是賈利古柏與海倫海絲演《天長地久》的時代。舞廳里的菲律賓洋琴鬼在吹奏‘華爾茲’與‘探戈’,。梅蘭芳在天蟾舞臺演出《貴妃醉酒》,。……”后來,,同樣是上海人的王家衛(wèi)在讀了《對倒》后,,萌發(fā)了拍攝《花樣年華》的念頭。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
金陵東路是位于黃浦區(qū)中東部的一條東西向馬路,,東起中山東二路,,西至西藏南路,與金陵中路相接,,全長1402米,。該路辟筑于1860年,是當時法租界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俗稱“法大馬路”,,1943年定名為金陵路,1945年改今名,。金陵東路曾和南京東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并稱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四大商業(yè)街”,。劉以鬯筆下老上海的繁花似錦,,于金陵東路來說,更是添上了些許法蘭西風情,。金陵東路臨街的騎樓外廊有兩層高,從西藏南路開始,,一直延伸到外灘,,是上海建筑中罕見的特色。每一段騎樓的風格和雕花都有所不同,仔細觀察,,能看到巴洛克風格的華麗圖案,。騎樓應該是法國人建的。據資料顯示,,上海法租界早期曾出臺過《公館馬路柱廊章程》,,要求業(yè)主新建建筑時在人行道上建造廊柱,如果改建則應退后底層及二層的外墻,,以便形成柱廊,。建筑學家阮儀三說金陵東路最能體現中西交融的海派文化。的確是,,遠在法國巴黎的市中心,,也有一條和金陵東路相似的騎樓街叫里沃利街。如今的金陵東路聚集了很多樂器專賣店,,邊走邊逛,,順手在某家樂器店買了張二手的《天使愛美麗》電影配樂唱片。金陵東路的盡頭處便是外灘,,有輪渡站,,可擺渡去浦東。坐下小歇,,看著黃浦江,,聽塞納河的聲音。據說《天使愛美麗》對法國人來說有種特殊的召喚,。作曲家揚·提爾森是地地道道的長在塞納河邊上的法國人,。當年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在《天使愛美麗》上映前的兩個月,還沒敲定配樂,。那天,,回家路上無事,他順手放了張?zhí)釥柹某犅?。車子還沒開到家,,大導演就瘋狂地到處找人聯系提爾森,“這才是巴黎聲音,!”提爾森也偷懶,,從自己的老唱片里挑了些曲目,稍加修改,,15天后交給了熱內,。不料這應景的作品,卻被看作了法國音樂的典范,。層層疊疊的鋼琴,、小提琴、手風琴、鼓聲,、口琴,,深情而沉郁,在適當的樂句間穿插著些幻想更顯纏綿,,一派塞納河邊的異想世界,。忽然有種感覺,無論是劉以鬯還是揚·提爾森,,他們把自己對故鄉(xiāng)點滴的情感都收來織夢,,迷幻了我們的情感。(沈琦華 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