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體弱大概是媽媽最難受的事情,。孩子生病的時候媽媽最是焦慮恨不得以身相替。有的媽媽說,,自己寶寶天生體制就差,,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就感冒了。那么如何對待感冒的寶寶,,有很多時候去醫(yī)院醫(yī)生怕費口舌或者怕?lián)熑螒械媒o你說,。區(qū)區(qū)一個感冒其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坑,我們來一個個填過去吧,! 病毒性or細菌性,?對于那些幾乎每個月都要因為感冒發(fā)燒去醫(yī)院報到一次,而且去醫(yī)院都要掛幾天鹽水,,否則就不會好的孩子,,請媽媽先弄清楚一點,感冒分兩種,,病毒性和細菌性,。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80%-90%以上都是病毒性的,。 通常來勢洶洶,,體溫驟然升高的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這里面就有第一個坑,,你以為每次都是去醫(yī)院掛水才好的,,然而真相是:人類至今對病毒束手無策,,任何藥物都不能殺死病毒本身。你可能不信,,說藥店里辣么多藥,,難道都是擺著好看的嗎?我建議你去藥店泡一天,,仔細研讀每一個藥物說明書,。對于病毒性感冒,所有的藥物都是針對癥狀的,。意思是你發(fā)燒,,藥物可以幫你退燒;你流鼻涕,,藥物可以使你不流鼻涕,;你渾身酸疼沒力氣,藥物可以幫你止疼,。但是這些藥都不可以殺死病毒,。對于病毒性感冒,唯一有效的就是靠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打敗病毒,。請注意第二個坑,抗生素對于病毒性感冒完全無效,,也不能起到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只有當細菌確實存在,抗生素才起效,。 有的媽媽可能不信,,說那為什么每次孩子都必須去醫(yī)院掛了水才會好?真相可能比較扎心,。病毒性感冒屬于自限性病,,病程7-10天。孩子每次發(fā)燒,,一開始媽媽也會想喝水,、休息能好。第二天燒不退,,就帶去醫(yī)院了,,醫(yī)生驗過血給開了一些口服藥物幫助退燒或消退癥狀,吃了兩天藥,,體溫起起伏伏還是有點高,,最后不得已又帶去醫(yī)院,這一次家長就給醫(yī)生說,,不行,,孩子必須得掛水不然好不了啊,,都快燒了一個星期了。醫(yī)生自然從善如流地給開了抗生素掛水,,這下兩天一掛,,寶寶痊愈了。算過沒有,?這整個過程大概持續(xù)7天左右,,也就是說,讓寶寶痊愈的并不是掛下去的水,,是時間到了啊,,親!之所以我們迷信掛水,,很大可能是在醫(yī)院里,我們付出了時間和金錢,,還有權(quán)(yi)威(shen)背書,,焦慮緩解,時間變得沒那么難熬了,。 而更扎心的真相是,,掛下去的水才是讓寶寶體質(zhì)變差的元兇。 超級大坑:吊鹽水不知道為什么,,中國人特別迷信吊鹽水,,沒掛過水就好像看過病似的,心里都不踏實,。在國外,,感冒發(fā)燒都是不讓看急診的,有時候藥都不開就讓孩子回家多喝水多休息,。而到了我們這就成了不掛水不行,。兒科醫(yī)生崔玉濤曾說過“掛水=慢性自殺”,吊水本質(zhì)上就是在血管上扎個洞,,把藥物灌進去,,這么不走尋常路肯定對五臟六腑都有害啊。鹽水中不可避免含有很多不溶性微粒,,容易引起過敏,,還容易造成肺部堵塞。從中醫(yī)角度說,,掛水是把寒氣從體表逼進肺脾,,使得孩子抵抗力下降,,還會引起咳嗽。仔細想想對于身體差的小孩子,,家長平時連冰激凌都不許他吃,,結(jié)果一掛水,冰涼的液體直接就進血管了啊,,比吃冰激凌可寒涼多了,。 很多年紀很小的孩子往往因為吊過一次水,就變得愛咳嗽,,感冒頻率上升,。媽媽們還誤以為孩子是因為吊水才好的,我上一篇文章《為啥你的娃老是生病,,從出生開始,,怎么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抵抗力》中,有一位網(wǎng)友就留言說她的孩子就是因為幼兒急疹掛了水之后就再也離不開吊瓶了,。幼兒急疹比感冒等級還低,,絕無后遺癥,放著不管都沒事,。吊過水以后卻破壞了孩子的抵抗力,,越是生病,就覺得越離不開吊水,。真的是惡性循環(huán),。 其實吊水和吃藥效果并沒什么大的區(qū)別,只是見效快那么個把小時,。現(xiàn)在主流醫(yī)學界已經(jīng)公認,,除非嚴重脫水之類情況緊急的疾病,否則能吃藥不肌注,,能肌注不掛水,。區(qū)區(qū)感冒真的沒必要折騰孩子的血管,近年來看到因為掛水引起過敏死亡的孩子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例,。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醫(yī)院兒科還是酷愛用吊水,,只因家長喜歡。 教你看驗血報告單,,識別細菌性和病毒性孩子感冒發(fā)燒,,好像完全不去醫(yī)院有點不像話,會遭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圍攻,。那么去醫(yī)院我基本上主要干一件事——“驗血”,。雖然8、9成以上感冒都是病毒性,,也需要排除一下細菌感染的可能性,。細菌感染其實有個特俗,、特為人所知的名字,叫“炎癥”,,你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咳嗽,,嗓子疼還是發(fā)燒,都會被扯到炎癥上去,,而這個炎癥就是細菌感染,。那么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細菌無處不在?這其實是個誤會,。病毒性感冒并不會帶來炎癥,,病毒的后代不會基因突變變成細菌的,這倆的差別可能比豬和蚯蚓的差別還大,。癥狀方面來講,,病毒性感冒發(fā)燒溫度會很高(38.5以上),用了退燒藥還會飆升上去,。細菌性的話體溫不會很高(38左右),,但是忽上忽下。 驗血單怎么區(qū)分病毒還是細菌呢,?首先發(fā)燒要超過一天,驗血才會準確,,一發(fā)燒就去驗血這個結(jié)果不大準,,反而會耽誤時間。 對比下面這張,,猜猜哪個是病毒性 沒錯,,這張是病毒性 先看白細胞,如果白細胞10以上,,加上中性細胞高就是細菌性感冒,,有炎癥。請使用抗生素,。10以下加上中性細胞不高,,淋巴細胞高,那就是病毒性,,回家喝水睡覺就好了,。如果白細胞在10左右,,一定要加上中性細胞和淋巴細胞一起看,還可以加上看C反應球蛋白,,如果高,,細菌性可能性大。 這里有個小小的坑,,國內(nèi)化驗單不分兒童和成人的,。實際上兒科醫(yī)生李佳楠說,新生兒白細胞達到(15-20),,以后逐漸下降,,1歲時平均15,整個幼兒期都保持在10單位左右,,8歲以后才接近承認水平達到(4-10)單位,。所以有的寶寶在得幼兒急疹時,會發(fā)現(xiàn)化驗單上是11-12,,醫(yī)生會認為孩子細菌感染,,其實不是的,必須結(jié)合淋巴細胞看,,淋巴細胞高,,病毒性可能較大。 媽媽們都知道兒科是又累又忙又沒錢的科室,,有的醫(yī)生一天要看幾千病兒,,可能化驗單看得不仔細,或者感冒這種小case醫(yī)生實在見太多,,按照細菌性治療沒啥大事,,反正病毒性不用藥也會好的。自己學會一些常識就可以在就診時提出來,。還有一些四不像的化驗單,,也可能驗血時間太早,造成數(shù)據(jù)不典型,,可以晚點再驗一次,。 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兩次,一次是女兒幼兒急疹時驗過一次血,,白細胞總數(shù)11,,當時醫(yī)生也要開阿奇霉素(抗生素),并且表示這是藥劑,不用掛水,。但我覺得女兒體溫達到39度,,極高,精神也還好,,不像細菌性的,,中性細胞也沒上升。就沒取藥抱回來了,。果然一天以后燒退出紅疹,。 第二次也是高燒,38.9°,,當時是周末,,去醫(yī)院只有掛急診,醫(yī)生拿壓舌板一看就說,,“這都鼓膿包了,,喉嚨都白了,準備去掛水吧,?!蔽耶敃r已經(jīng)信了,但還是不死心,,說,,“要不還是驗個血看看嘛?驗個血放心些,?!苯Y(jié)果化驗單顯示是典型的病毒性感冒。我拿去給醫(yī)生看,,醫(yī)生也說,那沒事,,開點喉部噴霧劑緩解一下不適就好,。結(jié)果晚上就退燒了,活蹦亂跳好像之前是在假裝生病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