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朝代的更替非常頻繁,,很多王朝都很難度過三百年的“魔咒”。提到王朝的更替,,便免不了說到亡國之痛,,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大多歷史愛好者認為,,凡是漢人統(tǒng)治的王朝都是能夠讓人接受的,,可如果是邊境少數(shù)民族入侵而導致中原王朝的滅亡,并且任人統(tǒng)治,,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和諧的情緒,,如北宋的“靖康之恥”,,元朝和清朝的統(tǒng)治,在歷史上的評價其實并不高,。歷史上北宋亡國所遭受的恥辱實在是難以啟齒,,皇帝被俘并被廢為庶人,“牽羊禮”的折磨,,可北宋的皇帝并沒有因此自我了斷,,而是茍且偷生。其實歷史上西晉王朝的滅亡的慘烈程度遠超過北宋時期的靖康之恥,,只不過后世之人很少提起罷了,。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了北宋的首都,,兩位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都被金人俘虜,最終導致北宋滅亡,。北宋皇室都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皇帝被貶為庶人,實屬歷史罕見,;國家領(lǐng)土遭到外敵肆意侵犯卻無能為力,,毫無尊嚴可言;山河破碎,,天下黎民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金人為了侮辱北宋皇帝,便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并且在汴京建立起一個偽政權(quán),,實在是奇恥大辱。 “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仇雪恥,今其時矣,?!薄队罉反蟮洹?/p> 北宋王朝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個比較強大繁榮的王朝,但其軍事能力實在是太弱,,“重文輕武”的思想已經(jīng)貫徹得太深入,。靖康之恥并不是偶然,當年金兵南下之際,,一路上歷經(jīng)無數(shù)險關(guān)要津,,可沒有遇到宋朝軍隊的任何抵御,連金人都不禁感嘆,,宋朝無人,。如果將靖康之恥與西晉滅亡時五胡亂華相比,如同小巫見大巫。 西晉王朝是自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后的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司馬晉”,。司馬家族竊取曹魏政權(quán)時,蜀漢和東吳兩國正面臨著衰退期,,最終由司馬家統(tǒng)一天下,。晉朝在司馬炎統(tǒng)治前期還算不錯,“太康之治”便是最有力的證據(jù),??上抉R炎在晚年時期變得昏庸起來,最終導致國家動亂,,士族官僚奢靡成風,,國家也變得混亂不堪。司馬炎去世不久便爆發(fā)了“八王之亂”,,緊接著便是五胡亂華,,直接導致西晉亡國,而這個亂世要比東漢末年更加混亂,。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富不過三代”,,曹氏家族歷經(jīng)幾代人打下的基業(yè),司馬懿耗盡一生而得來的政權(quán),,最終不過兩代人便被敗光,。盡管是在東漢末年國家動亂之時,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勢力都不敢踏入中原一步,,反而是在建立大一統(tǒng)王朝后的晉朝,,面對北方的五胡,竟然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司馬家族在竊取曹魏政權(quán)后,,同時也繼承了前者的強大軍事實力,可司馬家能夠成功篡位,,靠的并不是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是政治,這便是最大的隱患,。當年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為防止少數(shù)民族壯大,于是將大部落分成若干個小部落,,由此來限制其發(fā)展,,而西晉王朝卻只知道沉迷于享樂,最終讓匈奴等部落逐漸強大,,直到威脅中原王朝,。 五胡內(nèi)遷后便開始了對漢人的殘暴統(tǒng)治,,匈奴人甚至夸下海口要奪取中原,,而西晉王朝早已是形同虛設(shè),,內(nèi)有士族官僚的阻礙,外有少數(shù)民族的入侵,,最終讓匈奴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區(qū),,一場大動亂開始了。北方地區(qū)的漢人在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下,,毫無尊嚴可言,,漢人淪為“兩腳羊”,成為了行軍的“糧草”,,屠殺,、毀滅……整個漢民族遭遇了一次從未有過的災難。 靖康之恥不過是北宋皇室所遭受的恥辱,,“重文輕武”便是禍根,,歸根結(jié)底,恥辱是北宋皇室的恥辱,,大部分百姓仍能夠安然無恙。而西晉的滅亡則是整個民族的恥辱,,司馬家族的愚蠢導致整個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國家動亂之際,西晉的達官顯貴們?nèi)栽谙順?,相比較而言,,西晉的滅亡更為恥辱。 為何后世之人對西晉滅亡的恥辱很少提起,,而對北宋的靖康之恥印象深刻,?從經(jīng)濟、軍事實力,、人口等因素來看,,北宋在各方面均要強于西晉王朝,并且西晉王朝也算是竊取而來的王朝,,并且與大分裂時期銜接,,而北宋王朝則是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積累,最終的結(jié)局可能是非常相似,,但它可是宋朝,。對此,大家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