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詞概說 (講稿提綱)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四類,其中最有價值且他本人也最看重的是諷喻詩,,這是白居易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精華的部分,。 他的詩歌語言通俗易懂,明白暢曉。同時又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作了藝術(shù)的加工,。他的詩“老嫗?zāi)芙狻钡墓适拢矛F(xiàn)在的話說,,有群眾觀點,。 他還有個特點,他的工作,、生活都如實地用詩歌記錄下來,。在唐詩里他的詩最多,有兩千七百多首,。這為我們研習(xí)白詩提供了豐富資料。 我們作詩填詞就應(yīng)該像白居易那樣,,深入淺出,,明白如話。 下面以白詩為引線,,以先后為順序來概述其生活的片段,,供詩友們參考。 一,、刻苦讀書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出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河南鄭縣東郭村的,。祖父和父親做過縣令等小官,。說得上是書香門第。自小家教很嚴(yán),,他勤于讀書作文(也包括作詩),。他刻苦讀書甚至口舌生瘡;他刻苦練字甚至胳臂生出老繭,。據(jù)說九歲就諳識聲律,。 為了躲避戰(zhàn)亂,他十一歲就隨家人遠(yuǎn)離故鄉(xiāng),,遷寓居江浙一帶,。 他的青年時代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年紀(jì)稍長,,其父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貧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也正是這種貧窮的生活經(jīng)歷,,使白居易對當(dāng)時人民生活的痛苦有著較為深切的感受,,這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詩歌創(chuàng)作上關(guān)懷百性疾苦的思想基礎(chǔ),。 二、嶄露頭角 他十五歲那年作了一首題為《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的詩,,小小年紀(jì),,初露鋒芒。這首詩的原文是: 故園東望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 今日因君訪兄弟,數(shù)行鄉(xiāng)淚一封書,。 他十六歲到過首都長安,。有一次他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謁大文豪顧況,,以求指教,。先是守門人通報說:有個少年郎叫白居易的求見。顧況說:告訴他,,長安米貴,,居之不易。不予接見,。白居易無奈地說:那就將這些詩稿呈送,,請先生過目。顧況翻閱到《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當(dāng)看到“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句子,而拍案叫絕,,大為贊賞,。于是接見了白居易。顧況似是道歉地說:你能寫出怎么好的詩,,居之易也,;前言戲之耳。 因之,,這首詩不脛而走,,白居易也聲名鵲起。(連載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