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其中,,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鑒于顱腦超聲可在床旁開展,且無創(chuàng),、簡便,、利于動態(tài)觀察、可靠性也較高,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新生兒專業(yè)委員會神經專家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就顱腦超聲輔助診斷HIE進行了充分討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建議,,供醫(yī)師參照應用,,并在臨床應用中逐漸完善。建議經前囟檢查,。觀察大腦中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時可經顳窗檢測。 經前囟檢查時,,足月兒通常選用5MHz探頭,早產及極低出生體重兒選擇7.5MHz探頭,,檢查蛛網膜下腔時需用≥7.5MHz的高頻率探頭,。多普勒頻譜超聲檢查時,要求取樣容積為2mm,、校正角度<300,。 (1)彌漫性或局限性腦實質回聲增強,。(2)側腦室明顯變窄、呈裂隙狀或消失,。(3)腦結構模糊:溝回界線不清,、半球裂隙或腦溝消失,。(4)J]N動脈搏動減弱,。腦水腫是HIE的主要病理改變,多可在1周內消退,;腦實質強回聲持續(xù)不消退 (如超過7~10d)提示可能存在廣泛的不可逆神經元壞死,,繼續(xù)發(fā)展則可形成囊性腦軟化。 2.腦室周圍白質損傷:可以是水腫,、出血或(和)梗死,。超聲表現為病變部位回聲增強,回聲應不低于脈絡叢,。常見部位是側腦室前角和體部外上方,,也可見于側腦室的顳側及后方。隨病程進展,,原回聲增強區(qū)可轉為相對正?;蛐纬纱笮〔坏鹊哪仪弧I踔聊X穿通畸形。 3.丘腦和基底節(jié)損傷:可以是水腫,、出血和梗死,,超聲表現為丘腦和基底節(jié)部位的對稱性高回聲區(qū)。 4.腦梗死:(1)在急性階段,,腦實質呈單側或雙側,、非對稱性回聲增強區(qū)及腦水腫形成的腫塊效應。并逐漸過渡到非病變區(qū),。(2)進一步發(fā)展,,病變區(qū)可呈邊界清楚、較為典型的“球形”,、“三角扇形”或“楔形”強回聲,,尖端指向顱腦中心部位。(3)病變區(qū)腦動脈搏動消失,,但在病變區(qū)周圍腦動脈則搏動增強,。(4)腦溝變淺、消失,,大腦外側裂不對稱,、病變側側腦室受壓變形。(5)隨著病程進展,,病變區(qū)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甚至腦穿通畸形。 5.顱內出血:f1)室管膜下出血:超聲表現為室管膜下區(qū)域的中高度強回聲光團,。(2)腦室內出血:超聲表現為側腦室內的強回聲團塊,,可以占據側腦室的一部分或充滿整個側腦室:也可表現為脈絡叢顯著增粗增厚、延長,、表面粗糙,、分叉或呈球狀膨大。(3)腦實質出血:超聲表現為腦實質內的局灶性,、團塊狀強回聲或混合性回聲增強區(qū),,形態(tài)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邊界清晰,。單個或多發(fā):出血量較大時可引起腦中線結構移位,,吸收后可形成囊腔或空洞。 1A:24ll越狀塒血,。IB:24h矢狀圳面。Ic:7d矢狀切廄:2A:冠狀切面,,2B:左矢狀切面,。2C:右矢狀切面,;3A:冠狀切面。3B:左矢狀切面,;5A:冠狀切面,。5B:左矢狀切面。5c:右矢狀切面,;7A:冠狀切面,,7B:右矢狀切面;8A:正常腦血流頻譜,。8B:舒張期腦血流速度減慢,、阻力指數增大灌注;8C:舒張期無血流灌注,;8D:舒張期逆灌注,。8E:無效腦血流,8F:腦血流過度灌注,、阻力指數減低,。 1:生后24h顯示彌漫性腦寅質問聲增強,側腦室顯日,;不清,;生后7d顯示腦實質回聲恢復正常,側腦室顯示清晰,;2:胎齡37+周,,出生體質量29509.重度窒息。生后5d顱腦超聲顯示雙側枕葉腦白質川聲顯著增強,;3:胎齡37周,,重度HIE,生后35d顱腦超聲顯示腦實質內弗漫性,、大小不等的囊腔形成,。其中部分已經融臺。已發(fā)展為多囊腦軟化,;4:胎齡40周,,出生體質量2300g,,重度窒息,,頻繁驚厥,頭顱超聲冠狀切面顯示左側腦室前腳外上方額頂葉交界處“球形”回聲增強區(qū),;5:頭顱超聲顯示雙側室管膜下生發(fā)基質區(qū)團塊狀強回聲光團,。冠狀切面發(fā)現異常后須經矢狀切面進一步證實;6:矢狀切面顯示側腦室內條索狀強乒l聲團塊,,腦室輕廑擴張,,后角變形;7:顱腦超聲顯示右側腦室內及鄰近腦實質內 大塊強回聲光團,腦中線結構向左側移位 圖1 腦水腫患兒超聲資料,;圖2 腦室周圍白質損傷患兒超盧資料,;圖3 缺氧缺血性腦病晚期改變患兒超聲資料;圖4 局灶腦梗死患兒超聲資料,;圖5 室管膜下出血患兒超聲資料,;圖6 腦室內出血患兒超聲資料;圖7 腦實質出血患兒超聲資料,;圖8 正常新生兒與HIE患兒的腦血流頻譜動態(tài)監(jiān)測更具有臨床意義,。 右或低于0.73,而HIE患兒多在0.75以上:另外,, 1.腦血流速度減慢:腦血流速度減慢是輕中度HIE的常見表現,,以舒張期血流速度減慢更為明顯。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對照2.0個標準差時為減慢,,當低于正常對照3.0個標準差時常為重度HIE,。 2.舒張期無血流灌注:舒張期血流頻譜消失、血流速度下降至零,,此時阻力指數(resistiveindex,,RI)為1,為腦血流速度減慢的嚴重類型,,常見于中重度HIE,。 3.腦血流過度灌注:腦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對照2.0個標準差提示腦血流過度灌注,表現為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末血流速度與時問平均流速均顯著,。增快,常見于中度以上HIE,。腦血流過度灌注出現越早,、程度越重、持續(xù)時間越長,,預后越差,。 4·阻力指數增大(RI≥0.80)或減低(RI≤0.55)。 5.腦死亡:以下表現常提示腦死亡:(1)舒張期逆灌注:舒張期血流頻譜呈反向,。(2)無效腦血流: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極低,、頻譜幾近消失、存在時限極短,,舒張期則缺乏血供,。(3)腦血流信號消失。1.顱腦超聲檢查可為HIE的診斷提供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影像學及腦血流信息,,但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小腦出血等不敏感。圖1~8提供了HIE的部分超聲圖片,,供參考,。 2.新生兒腦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HIE的多普勒超聲特點,,如舒張期逆灌注,,除見于HIE時的嚴重腦水腫、腦死亡外,,也可見于腦積水,、嚴重動脈導管未閉、其他原因的重度休克或臨終狀態(tài)等,,因此,,需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判斷。 3.RI增大與腦組織缺氧酸中毒及腦血管痙攣,、腦血流阻力增大有關,。但是,RI減低可以有不同的病理意義,,需結合腦血流速度進行判斷,。如RI≤0.50,血流速度也明顯減低則提示低灌注,;如RI≤0.50,,而血流速度顯著增高則提示高灌注。 4.正常足月新生兒大腦前,、中,、后動脈和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度可有所差異,且隨日齡的增加而增大,,但RI的變化相對較小,,正常足月新生兒在0.60左右或低于0.73,而HIE患兒多在0.75以上,,有文獻指出正常足月新生兒大腦各主要動脈的RI均在0.60~0.80之間,。因此,推薦RI增高以0.80為界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