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歷來受科舉之途,而輕賺錢營生之道,。不能及第的讀書人,,除非家業(yè)深厚,不然由于不諳生計,,常陷入窮酸不堪的狀態(tài),,就是科舉中第,投身宦海的,,也要一生小心,,摸爬滾打多年之后,方得安享太平生活,。其中鮮有能主動選擇退出官場,,并自食其力者,。袁枚則是中國古代士人中比較特別的例子。袁枚經(jīng)濟(jì)收入的來源之一是潤筆費(fèi),。由于袁枚名聲在外,,時常有富戶為一篇墓志銘而送千金者。除了寫墓志銘外,,幫人題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財之道,。揚(yáng)州有清史稿·袁枚傳》載,袁枚所著《隨園集》有三十余種,,上自公卿王侯,,下至市井小販,皆知其名,,甚至海外也有慕名來求其書者,。高麗使臣團(tuán)來中國時,偶爾讀到袁枚的詩集,,無不為之傾倒,,便購買了數(shù)十部回國贈人。此后高麗來中國以高價購買袁枚書集者絡(luò)繹不絕,,袁枚的書一時洛陽紙貴,。 在購下隨園之后,袁枚又將隨園東西兩面的山林田地池塘也購置下來,,并分租給十三戶人家種植各類糧菜果木,,飼養(yǎng)家禽。此后袁枚不但可以坐收地租,,且每日所需之菜肴也由租戶供給,。隨園中食物,除鮮肉豆腐需要外出購買外,,其他均可自備,。袁枚還曾在安徽滁州購買田地,并將土地出租,,收益頗豐,。在江北,袁枚也廣置地產(chǎn),,并親往察看。 正因?yàn)橛辛诵酆竦慕?jīng)濟(jì)基礎(chǔ),,袁枚才能不斷增修隨園,,并四處游歷,過著“臨山登水,,尋花問柳”的逍遙生活,,并通過經(jīng)濟(jì)收入來滿足自己的收藏癖好,。五十一歲時,袁枚在一封信中說起自己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便是家中藏書已有萬卷之多,。同樣是玩藏書,他的老友程魚門卻將乾隆年間的文壇巨擘 袁枚是清代詩人,、散文家,。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袁枚字子才,,人如其字,,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他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袁枚為文自成一家,,與紀(jì)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jì)”。袁枚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yuǎn),,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袁枚之妹袁機(jī)亦甚具學(xué)識,,《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傳》皆有傳,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 袁枚憑著自己的才學(xué),,在二十三歲時中舉,人翰林,,旋改庶吉士,。袁枚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bǔ)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xù)新齊諧》10卷;散文,尺牘等30余種,。袁枚的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jì)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袁枚還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tǒng)地論述烹飪技術(shù)和南北菜點(diǎn)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大詩人,,大文豪,一生中卻只寫了一首詞,。 這是為什么呢?因?yàn)樵队憛捥钤~,。填詞要依譜入韻,規(guī)矩頗多,,這使在創(chuàng)作上一貫倡導(dǎo)“性靈說”的他覺得寫詞很受束縛,。而袁枚平日與朋友交往,吟詩贈答,,對于詩的格律也不太遵守,,往往有所突破。他認(rèn)為:只要能表達(dá)意思,,形式并不重要,。 這一年是1748年,袁枚在南京江寧縣當(dāng)縣令,,他在南京購置了“隨園”,,頗有點(diǎn)絕意仕宦的念頭。這時,,他的好朋友李宗典從外地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我的官府上有一位姓王的女子,長得不錯,。你如喜歡,,我可以贈給你作妾?!痹兑姶?,立即雇船到了揚(yáng)州,在揚(yáng)州觀音庵中,,他見到了姓王的母女二人,。只見此女子長得風(fēng)韻標(biāo)致,面色紅中透艷,,舉止落落大方,,任憑袁枚怎么看她,她都毫不害羞,。袁枚見過,,心中很想娶她,但就有點(diǎn)嫌此女膚色不太白,,因而當(dāng)時沒下決心,。于是,,他就繼續(xù)乘船到了蘇州。到蘇州后,,一直在心里盤算此事,最后還是決定再去娶她,。 我負(fù)卿卿,,撐船去、曉風(fēng)殘雪,。曾記得,,庵門初啟,嬋娟方出,。玉手自翻紅翠袖,。粉香聽摸風(fēng)前頰。問妲娥何事不嬌羞?情難說,。 既已別,,還相憶。重訪舊,,杳無跡,。說廬陽小吏公然折得。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笑平生雙眼太孤高,嗟何益! 袁枚二十六歲那年,,尚在在翰林院工作,,曾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他。當(dāng)時翰林院人物,,大多恃才傲物,。袁枚當(dāng)然也免不了這一惡習(xí)。一天,,有位客人定要見袁枚,,執(zhí)意不肯說出姓名。袁枚叫守門人堅決將他拒絕了,。第二天,,那位客人又來,守門人再三問訊,,他才從袖中拿出一卷紙說:“事情都寫在上面,,請交給你的主人,三日后我來取,?!痹兑豢矗挥X惶然,原來上面寫了一百二十個比較冷僻的典故,。 袁枚大為吃驚,。這件事對袁枚的教訓(xùn)十分深刻,他從此真正認(rèn)識到知識無止境,,于是發(fā)憤讀書,,終于成為有清一代屈指可數(shù)的大文豪之一。 紙鳶 【原文】 紙鳶風(fēng)骨假棱嶒,,躡慣青云自覺能,。 一日風(fēng)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紙鳶風(fēng)骨假棱嶒,,躡慣青云自覺能。 一日風(fēng)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 注釋 ①稜嶒:指才氣、品格等卓越超群,。 【作品鑒賞】 《紙鳶》“紙鳶”正是詩人所鄙夷的,,指那些憑借權(quán)勢權(quán)貴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 詠物詩(答托物言志亦可),詩中處處筆筆似乎都在寫“紙鳶”,,其實(shí),,“紙鳶”正是詩人所鄙夷的:正是那些憑借權(quán)勢權(quán)貴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一闊臉就變”,,還自鳴得意,,飛揚(yáng)跋扈,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勢利小人,。不矛盾,。在《憎蠅》一詩中的蒼蠅不管怎么說也還“天教生羽翼”,在詩中詩人也預(yù)言著這些人好景不長,。如果說《憎蠅》中的“蒼蠅”已經(jīng)叫人厭惡,,叫人鄙視,那么在《紙鳶》中,,作者說掉到了地上紙鳶還趕不上蒼蠅,,那意思是很明白的,是在說“紙鳶”式“人物”就尤為叫人厭惡鄙視了,。 作者介紹 袁枚 袁枚(1716-1797),,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xué)評論家,。 乾隆四年進(jìn)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調(diào)江蘇,先后于,,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7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袁枚倡導(dǎo)“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與趙翼、張問陶并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xué)士直隸紀(jì)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jì)”,。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bǔ)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xù)子不語》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