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這篇兒童插畫,,作者是(美國)艾茲拉·杰克·季茲,。講述的是彼得媽媽要把彼得小時候用過的東西涂成粉紅色給妹妹,彼得覺得自己受冷落了,,帶著唯一一把還沒涂顏色的椅子離家出走,。可是,,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坐不下椅子,,他突然明白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了,因為妹妹才是適合坐椅子的人,。于是他高高興興回家,,跟爸爸一起把椅子涂成粉紅色。 這個插畫放在現(xiàn)在我國的大背景下,,應(yīng)該叫“大寶的煩惱”,,是現(xiàn)在有二胎的爸媽都會煩惱的事。 當然,,我今天不是要講兒童故事,。從插畫里,我看到了家具的傳承性,。時光荏苒,,一代人在老去,一代人在成長,,只有家里的家具還在原地,,承載著家族的記憶。 我想,,每個家里都有一把“彼得的椅子”,,我家也有一把,是一張紅色的木凳子,。我爸媽結(jié)婚時買的,,30多年過去了,家里已經(jīng)添加了其他的家具成員,,我們依然把它放在客廳里,。不管有沒有人坐,就放著,,也覺得很安心,因為我們不想忘記它,。 其實,,真的有一把經(jīng)典的椅子,,叫“彼得的椅子”,,英文名Peter's chair,1943年制。它是丹麥設(shè)計名匠漢斯.韋格納,,專門為好友柏耶.莫根森的第一位兒子設(shè)計的。韋格納的一生設(shè)計了五百多款椅子,,只有這件,,專為個人設(shè)計。彼得,,其實是韋格納父親的名字,。韋格納將自己敬愛的父親之名送給了摯友的兒子,并親自設(shè)計了這組桌椅作為誕生賀禮,。 Peter's chair 這款椅子并未使用任何釘子跟螺絲,,采用可徒手組裝的組合式設(shè)計,方便收納,、運送,。桌椅的所有邊角都經(jīng)過圓弧形處理,凸顯了對幼兒的貼心保護,。高度方面的設(shè)計,,也很理想,適合3歲以下的孩子使用,。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定終身”,在三歲以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小孩以后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這套桌椅打動我的地方,就是它能成為小孩專屬的私人空間,。只要爸媽耐心引導寶寶們自主吃飯,、自主收拾,以后寶寶們的獨立生活能力肯定很棒,。 我想,,韋格納先生設(shè)計的初衷,除了表達自己對“義子”的愛,,還想緬懷自己的父親,。代際的傳承,愛的傳遞,,從這張椅子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
|
來自: fay_chen > 《經(jīng)典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