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一段幽趣。古人品茶生活中不僅講究搭配焚香,,還喜歡煮茶時添加香料,,晚唐徐夤《尚書惠蠟面茶》詩言: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蠟面茶也叫“臘茶”,,是唐宋時期的一種團餅茶,。煎飲時要茶餅放在茶碾中碾碎成粉末,“金槽和碾沈香末”描寫的就是將沉香與臘茶同碾為末,烹茶,。丁謂《煎茶》一詩中也提到過麝香入茶“輕微緣入麝,,猛沸卻如蟬。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 為了品飲方便,,宋人發(fā)明了香料與茶葉結(jié)合的香茶。蔡襄《茶錄》記載臘茶“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元人王禎《農(nóng)書》中有制作臘茶之法: “蠟茶最貴,而制作亦不凡,。擇上等嫩芽,,細碾,入羅,,雜腦子諸香膏油,,調(diào)齊如法,印作餅子,。制樣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潤飾之,。其制有大小龍團,、帶胯之異。此品惟充貢獻,,民間罕見之”,。 莊綽《雞肋編》中也提到過一種香龍茶“每斤不過用腦子一錢,而香氣久不歇”,。宋代社會好香藥,,在制茶的過程中加入龍腦香、或是麝香,、沉香之類,,讓茶氣味更加特殊豐富,是北宋制茶的特色,,也是當時的風尚,。 在宋代,,還有一種特殊的“香茶”,,與以上提到的臘茶不同,是以各種香藥為主與茶葉制作的茶餅,,宋代《陳氏香譜》中有“經(jīng)進龍麝香茶”,、“孩兒香茶”、“香茶一”,、“香茶二”: 上等細茶一斤,、片腦半兩、檀香三兩 沉香一兩,、舊龍涎餅一兩,、縮砂三兩,右為細末,,以甘草半斤剉,,水一椀半煎取浄汁一椀,入麝香末三錢和勻,,隨意作餅,。 這種“香茶”,是茶又非茶,,既可用開水沖泡,,也可直接放入口中含嚼。用于清新口氣,,解穢,,解苦,開胃,,宋人李濤《春晝回文》詩言: 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沉燒處碧凝煙。 紗窗閉著猶慵起,,極困新晴乍雨天,。 李濤詩中“香透齒”的茶餅應(yīng)該就是香茶餅子。香茶在明代時還依然很流行,,成書于明代的《金瓶梅》中就有各色的香茶,,第四回西門慶與潘金蓮歡會,從袖中拿出香茶木樨餅兒,,并用舌尖遞送給潘金蓮,。第二十六回,跟西門慶私通的仆婦宋惠蓮“口里常噙著香茶餅兒”,。 將香料入茶,,過于濃烈的香氣有損茶味,。古人開始嘗試以香料、香花熏制香茶,,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諸品茶”卷中,,有龍腦、麝香和各種香花熏制的“腦麝香茶”,、“百花香茶”: 腦子隨多少,,用薄藤紙褁,置茶合上,,密蓋定,。點供自然帶腦香。其腦又可移別用,。取麝香殼安罐底,,自然香透尤妙。 百花香茶,,木犀,、茉莉、橘花,、素馨等花又依前法(腦麝香茶之法)熏之,。在《調(diào)燮類編》“清飲”條中,有更詳細的百花香茶熏制之法: 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ǘ鄤t太香,,花少則欠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ㄊ挤Q,。 如木樨花,須去其枝蒂及塵垢,、蟲蟻,,用磁罐,一層茶一層花投間至滿,,紙箬系固,,入鍋隔罐湯煮,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諸花仿此,。 相比香料熏茶,,用香花制茶,、熏茶芳香可愛,不奪茶味,,很受古人所喜,。在宋人的詩詞中提到過桂花制茶,南宋吳錫疇《桂花》詩言: 許多香卻不多花,,灝氣浮空月滿家,。 明日石壇金屑富,旋收剩馥入龍茶,。 吳錫疇詩中自注收桂花作桂花茶供,,在明代徐春甫《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中,有“木樨香茶”的制作方法,,或許與宋吳錫疇《桂花》詩中提到的桂花茶類似: 九月桂花盛開,,清晨以布單鋪樹下,以杖打下花頭,,收起,。約用茶葉一斤,和露桂花一兩,,用濃皮紙作袋裝之,,封口。以微火籠內(nèi),,反復烘之,。一日夜,量花茶干則住火,,不可開封,,收貯竹囊中,。 用時取出,置瓶中,,以沸湯沖之,少頃,,飲則如新桂馨香,。 如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茉莉花茶,,在南宋施岳《步月·茉莉》詞中也有提及: 玩芳味、春焙旋熏,。貯秾韻,、水沉頻爇??皯z處,,輸與夜涼睡蝶。 南宋周密《絕妙好詞》中注南宋施岳《步月·茉莉》詞,,釋曰:“茉莉,,嶺表所產(chǎn)……此花四月開,直至桂花時,,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 宋人陳景沂的《全芳備祖》中,,也有提到以茉莉花“熏茶及烹茶尤香”,。 明代流行飲用散茶,,對花茶的玩味也更加普遍,最簡便的方式是以“花蕾投茶”花茶同泡,,復雜的操作是“花水點茶”,,先以花熏水,再用有花香味的水泡茶,,《清稗類鈔》“茉莉花點茶”條載: “以熟水半杯候冷,,鋪竹紙一層,上穿數(shù)孔,,日暮,,采初開之茉莉花,綴于孔,,上用紙封,,不令泄氣,。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點茶”,。 古人喜歡花茶同飲,,不僅因其芳香的味道,也因其養(yǎng)生的功效,。中醫(yī)學認為茉莉花性溫,、味辛甘,有理氣幵郁,、 避穢和中之效,。茶與花相結(jié)合,兼具茶香和花香,,又具有兩者的保健功能,,可謂相得益彰。 茶本身在中醫(yī)學中也有養(yǎng)生之功效,《本草綱目》中說茶“ 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惫湃丝偨Y(jié)茶之功用,可祛眠醒睡,、提神助思,,清利頭目、解渴消暑,、解膩消脂等,,唐代釋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言: “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