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亞麻科亞麻屬的草本植物。亞麻為一年生植物,生長速度驚人,。每年三四月份種下,,經歷百天的生長,亞麻們很快就能長到一米高,。 六月份為亞麻的花期,。在我眼里,亞麻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作物,,還是一種顏值很高的觀賞植物,。它具有天藍色的花朵,亭亭玉立的莖,,纖長的葉片,,如果你有幸見過一片處于花期的亞麻田,那如同天空倒映下來的花海,,絕對讓你難忘,。亞麻屬的其他物種,則有著白色,、黃色或紅色的花朵,。 汪曾祺在小說里如此描繪亞麻田:“胡麻打著把小藍傘,秀秀氣氣,,不像是莊稼,,倒像是種著看的花”。這里所謂的胡麻,,不是芝麻,而是亞麻,。圖片:Johan Neven / Flickr 包木乃伊的布,,你穿過嗎? 亞麻是人類最早培植的農作物之一,。關于亞麻的起源,,學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共識,但主流說法認為,,現(xiàn)在的亞麻起源于高加索一帶(即現(xiàn)今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而今,,亞麻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種植。目前,,加拿大是纖維亞麻生產第一大國,。亞麻從西亞誕生,在新月沃地被馴化栽培,而后隨著人類文明的足跡,,走遍全世界,。 早期人類種植亞麻,主要目的是用于紡織,,制作著身衣物,。亞麻纖維為獨特的棕灰色,像是駿馬的鬃毛,,美發(fā)界稱為“亞麻色”,。優(yōu)質等級的亞麻纖維細而柔軟,用它們制作的衣物,,干爽透氣,,非常適合在夏天穿著。較粗的亞麻纖維則可以制作成纖繩,,帆布等,。 理發(fā)店托尼老師熟悉的“亞麻色”。圖片:Brentano / Flickr 亞麻見證了早期人類文明的興起,,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在格魯吉亞的Dzudzuana洞穴發(fā)現(xiàn)一些被打過結,有染色痕跡的亞麻纖維,,年代被推測為距今3萬年之久的舊石器時代,,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紡織品,據(jù)說這些纖維的用途很可能是用來捆綁石器,。公元前8000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兩河流域,已經有人開始培植亞麻,。 公元前3000年的法老時代,,亞麻在古埃及尼羅河谷被廣泛種植,神殿的墻壁上至今能找到關于亞麻花的畫作,,浮雕上也有關于亞麻收獲場景的表現(xiàn),。在當時,亞麻還具有宗教上的象征意義,,埃及祭司只穿著亞麻衣物,,象征著純潔和光明,由于非常柔軟舒適,,亞麻被古埃及人稱為“用月光編織的面料”,。埃及人用亞麻織就的布匹包裹木乃伊,也就是裹尸布,,古埃及人迷信這種做法會讓靈魂永生,。 亞麻織物制成的袋子,制造于12世紀的埃及。圖片:Osama Shukir Muhammed Amin FRCP(Glasg) / Wikimedia Commons 而后,,古代最成功的商人——地中海東岸腓尼基人,,從埃及進口亞麻布,通過發(fā)達的航海技術將亞麻販賣到了希臘和羅馬,,讓歐洲人開始接觸并愛上這種舒適的布匹,。腓尼基人非常有商業(yè)頭腦,懂得用珍稀的骨螺染料,,給素凈的亞麻布染上高貴的紫色,,賣個更好的價錢(日歷娘:“骨螺紫”是什么?戳 這里 復習),。 之后羅馬帝國開始在自己的領土上種植這種作物,,直到西羅馬覆滅,法國人接棒并改良,,使得中世紀時期亞麻種植和加工產業(yè)在法國興盛發(fā)達,,法國西部的佛蘭德斯一躍成為歐洲亞麻工業(yè)中心。日本在江戶時代,,便引入亞麻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培植,,明治初期,亞麻開始作為纖維作物,,在涼爽的北海道廣泛種植生產,。 1897年,北愛爾蘭的亞麻紡織工廠,。圖片: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 on The Commons / Wikimedia Commons 在十九世紀,,歐洲人率先用機器生產收獲更為廉價,彈力更好的纖維作物——棉花,,亞麻產業(yè)規(guī)模開始下滑,。直到二戰(zhàn)之后,人們才又把目光投向亞麻,,但這時候,,亞麻不再只是一種纖維作物,,而是在各個領域都有所貢獻的經濟作物,。 除了紡織,還可以吃 亞麻在語言學上也有重要的貢獻,。亞麻織物的英語 Linen 來自拉丁名Linum,,大家最熟悉的Line(線),詞源就來源于此,,和亞麻長長的纖維緊密相關,。裝修常用的床材——油地氈(Linoleum)的詞源,來自拉丁語的linum(亞麻)和oleum(油),這種床材是由亞麻籽油,、亞麻布和軟木壓制而成,。另外,內衣(Lingerie)來源于法語的Linge,,為麻布的意思,,最早的內衣,正是由透氣性良好的亞麻纖維紡織而成,,親膚感很好,。至今,高級酒店的床上用品,,大部分還是亞麻制成的,。 亞麻、亞麻布和處理到一半的亞麻莖,。圖片:Joep Vogels / Wikimedia Commons 亞麻如何變成工業(yè)級的亞麻纖維呢,?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年7月份,,亞麻會變成金黃色,,這是亞麻收成的季節(jié),為了保證纖維的長度和連續(xù)性,,亞麻并非采用傳統(tǒng)方式收割,,而是用機器連根拔起,這個過程在農業(yè)生產上謂之“拔麻”,。 動畫片《鼴鼠的故事》里,,小鼴鼠把成熟的亞麻桿拔下,準備制作麻布,。圖片:《鼴鼠的故事》 纖長柔韌的亞麻在拔麻機中要進行適度的揉搓,,擊打去除麻屑,然后規(guī)整地碼放在地上,,任由充沛的陽光照射,,進行干燥處理,這一過程叫“曬麻”,。曬麻過程還要把種莢打下,,另有用處。 曬麻結束后,,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漚麻環(huán)節(jié),,亞麻要歷經反復的浸泡、發(fā)酵,、漂洗,、暴曬和風干,,發(fā)酵過程使得亞麻中的果膠和纖維素分離。這個過程很依賴時間和溫度,,對亞麻纖維的品質影響很大,,只有經驗老道的麻農,才能把握住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恰當時機,。 青蛙在池塘中浸泡亞麻桿,。圖片:《鼴鼠的故事》 亞麻不僅能作為紡織品原材料,還能作為食物,。從亞麻蒴果中收獲的亞麻籽,,經過壓榨萃取后,可得到亞麻籽油(亞麻仁油),,這是一種泛著琥珀色光澤的食用油,。亞麻籽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包括α-亞麻酸,、ω-3脂肪酸等,。亞麻籽還具有獨特的油脂香氣,摻雜在面粉中揉制烘焙成面包或者其他小麥制品,,香氣撲鼻,。在印度北部,亞麻籽還會被烘烤之后磨成粉,,用于制作帶有辛辣氣味的咖喱,。 撒了亞麻籽的鷹嘴豆泥。圖片:Pixabay 除食品外,,亞麻籽油還可用作油漆,、油彩以及木制品的粘合劑。我在新加坡植物園考察的時候,,還見過一棟展覽館,,外墻使用純亞麻纖維制作而成,堅固異常,。 叫麻的不一定是一家 除亞麻外,,叫做“麻”,可以生產紡織品的植物,,還有很多,。嘛,你都認得嘛,? 苧[zhù]麻
苧麻原產東亞,,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短糙毛,,但并不扎人。我國栽培苧麻獲取衣用纖維的歷史悠久,,早在殷商時期,,苧麻就被作為纖維作物種植。目前中國是苧麻出口第一國,。 苧麻脫膠精制后為白色的纖維,,折射出絲綢般的光澤。苧麻纖維織就的衣物干爽透氣,。不過,,苧麻的缺點在于強度不夠大,彈性較低,,反復折疊容易形成褶皺,,甚至破裂,浸入水中則會變硬,,所以苧麻纖維經常加入羊毛進行混紡,。 苘[qǐng]麻
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南亞,,在中國栽培時間也很長久。黃色小花,,種子形狀很奇特,,分成十幾瓣,圍繞成車輪狀,,每瓣都有尖刺,。苘麻的纖維為白色,有光澤,,質量不及亞麻,,所以一般用來制作繩索、麻袋等,。種子可榨油,,用于工業(yè)。 黃麻
黃麻屬于一年生直立木質草本,,原產熱帶亞洲,是世界上生產量和消費量僅次于棉花的天然植物纖維,,主要產地為印度和孟加拉,,在我國亦有大規(guī)模經濟栽培。黃麻的纖維最長可達4米,,呈現(xiàn)金黃色,。黃麻與亞麻,、苧麻一樣,纖維取自韌皮部,。黃麻纖維粗糙,,不適合作為衣物紡織,但是,,作為最廉價的植物纖維之一,,黃麻纖維經常被用于農用和防洪用的麻袋中,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此外,,黃麻纖維也用于造紙和繩索。 洋麻
洋麻又叫大麻槿,,原產印度。雖然和大麻只有一字之差,,葉片也很像大麻,,但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也不含能制作毒品的成分,。洋麻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銳利小刺,雖然加工有點費勁,,但它們的韌皮纖維柔韌富有彈性,,常作為黃麻的替代品,制作麻袋,、帆布和繩索,。 大麻
因為含有可制毒品的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簡稱THC),,大麻臭名昭著。其實人家本來是一種優(yōu)良的植物纖維好嘛,?大麻莖的韌皮部纖維柔韌性強,,被作為服裝、繩索等原材料廣泛使用,,我國云南也有廣泛種植,。對了,你還要知道,,毒品用的大麻,,和纖維用的工業(yè)大麻并非是同一個亞種。工業(yè)大麻的四氫大麻酚含量很低,無法制毒,。 馬尼拉麻
馬尼拉麻原產菲律賓、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馬尼拉麻是多年生草本(對,從植物學的范疇來說,,香蕉也是一種草)外形像芭蕉樹,,果實也像香蕉(日歷娘:馬尼拉麻的果實不能吃,因為里面種子很多,,我知道你們都關心這個),。和前面幾種麻纖維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們的纖維來自葉脈和葉柄,,而不是莖的韌皮部,。馬尼拉麻的纖維主要用于造紙、造纖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