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引《葉氏錄驗方》 一,、條文:中風血弱臂痛,,連筋及骨,舉動艱難,。 二,、組成:附子三兩(炮,去皮臍) 當歸(去土,,洗,,切) 黃芪(炙) 白芍藥各二兩 川芎(不見火) 防風(去蘆) 白術各一兩半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一兩 茯苓 熟地黃(洗凈,,用少酒熬令干,,焙之)各七錢半。 三、方解 1,、本方含有:當歸補血湯,,玉屏風散,桂枝湯,,桂枝加黃芪湯,,桂枝加附子湯,白術附子湯,,真武湯,,當歸芍藥散,四物湯等方組成 2,、黃芪,,當歸構成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治療疲倦沒有氣力,,心悸動,面色黃,,脈細弱,。 3、黃芪,,白術,,防風構成玉屏風散,祛風抵御風邪入侵,,治療怕風,,反復感冒,體虛弱,。 4,、桂枝(肉桂),芍藥構成桂枝湯主體框架,,調(diào)和營衛(wèi),,強壯內(nèi)外環(huán)境,治療怕風,,怕冷,,反復感冒。 5,、桂枝(肉桂),,芍藥,黃芪構成桂枝加黃芪湯主體框架,,調(diào)和營衛(wèi),,溫補少陰,,治療多汗,非常怕風,,容易疲倦,。 6、桂枝(肉桂),,芍藥,,附子構成桂枝加附子湯主體框架,治療怕風,,多汗,,四肢冷,,脈沉細弱,,關節(jié)疼痛。 7,、白術,,附子構成白術附子湯主體框架,治療頭眩暈,,肢體疼痛,,脈沉弱。 8,、茯苓,,芍藥,白術,,附子構成真武湯主體框架,,治療沖氣上逆的眩暈,頭昏,,下肢水腫等病癥,。 9、當歸,,川芎,,芍藥,熟地構成四物湯,,溫補生血補血,,治療面黃,心悸,,心慌,,不耐勞,爪甲蒼白等病癥,。 10,、當歸,,芍藥,川芎,,茯苓,,白術構成當歸芍藥散主體框架,治療面黃,,心悸,,心慌,不耐勞,,舌質白,,舌苔白嫩,有齒痕,,或是下肢微腫等病癥,。 地黃藥證1 來自廣義經(jīng)方 00:00 28:14 四、病機辨證:本方為太陽太陰少陰病夾氣血虛弱的病癥,。 五,、體質辨證:體質瘦弱,愛出汗,,怕冷,,特怕風,面萎黃,,皮膚粗糙,,干枯,心悸,,心慌,,爪甲蒼白,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冷,,僵硬,下肢水腫,,脈沉遲細緩,,舌質白,舌質嫩,,多見于產(chǎn)后氣血虛,,感受風邪之后長期失治、誤治病人,,也多見于虛弱老人見于上述證候,。 六、臨床加減靈活運用 (1)本方肉桂可以換成桂枝(虛寒不是特重,,桂枝除了溫暖之外,,還可以走串運行到達病處),,或是桂枝,肉桂同用(虛寒重者),。 (2)水飲重,,腫脹,可以加澤瀉(還原當歸芍藥散),,或是豬苓(構成五苓散),,或是加生姜(構成真武湯原方)。 (3)加人參構成四君子湯,,構成八珍湯,,保原湯(人參,黃芪,,炙甘草)氣血雙補,,構成附子湯,可以協(xié)助白術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益氣蠲痹止痛,。 (4)有嚴重貧血可以用四物湯全方,,再加炙甘草,,四物湯可以加苓桂術甘湯(加甘草),養(yǎng)血利水,,平眩暈,;如無貧血建議一般最好去掉熟地,尤其有腹瀉,,胃口不佳者更應該去掉,,用雞血藤代替熟地不但補血同時可以通絡。 (5)本方加炙甘草,,可以構成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苓桂術甘湯,,不會因為甘則緩,,不會因為腫則去甘草(也許是創(chuàng)立方子的作者本意)。 七,、運用 本方可以治療產(chǎn)后受風引起的一系列癥候,,包括產(chǎn)后受風遷延的證狀,虛弱老人有上述癥狀者,。 本方用散劑,,屬慢調(diào),是治療根本之意,,需要慢慢長期服用,。 八,、方歌 十味銼散四物湯,芪防苓術附桂湯,。 再加人參甘草妙,,濕多去地澤瀉好。 選自鄧文斌《補遺經(jīng)方方證探微》 |
|
來自: 中醫(yī)藥方便 > 《中藥,藥對3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