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相由心生,。 一個人的相貌是由內(nèi)心決定的,。有慈悲心、有愛心的人,,往往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一種光芒,。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順的人面相柔和善美,。 曾國藩身居高位,,門生弟子眾多,如何識人用人尤為重要,。 曾國藩對識人,、看人頗有見地,往往第一次見面,,就能初步判斷他是個什么樣的人,,甚至未來能否成大器。 曾國藩識人之術(shù),,以下四點是看人的重要依據(jù): 端莊厚重是貴相,, 謙卑含容是貴相, 事有歸著是富相,, 心存濟物是富相,。 擁有這四種特點的人,境界極高,,為人可信,,做事靠譜,值得深交,,是一個人的富貴之相,。 1 端莊厚重 易經(jīng)講:“君子以厚德載物”。 端莊厚重,,“厚”為根本,,一個人做事穩(wěn)重,嚴謹端莊,,不輕佻冒失,這是貴人應有的氣質(zhì)和外在表現(xiàn),。 據(jù)說,,曾國藩在還沒有見過當時的攝政王之前,,只看了一眼照片,便說:“聰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舉目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 曾國藩覺得親王不是一個厚重的人,,作為攝政王卻不厚重也是國家的不幸了,。 曾國藩之所以做到這一點,就是憑借一個人的外表是否端莊,、穩(wěn)重,,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德有才。 曾國藩是非常注重厚重的,。根據(jù)歷史記載,,他曾多次告誡自己的兒子,一定要戒掉輕佻的壞習慣,,從日常的小事中修煉自己,。自己也做到了“行步極厚重,言語遲緩”,。 《論語》中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是相貌神情便能夠看出這個人是否厚重,。厚重的人,行為動作,,言談舉止處處散發(fā)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2 謙卑含容 為人謙卑,,待人寬容,從做事的角度講,,這樣的人必然更容易成功,。 凡是靠譜、值得深交的人,,必然是謙遜低調(diào)的,,無論他人身份貴賤,都會謙卑對待,。 最能體現(xiàn)曾國藩待人寬容的莫過于與左宗棠的相處,。 左稱曾一聲“老師”并不為過,,因為左宗棠是曾國藩一手提拔起來的。 左宗棠不僅不知感恩,,還在公開場合謾罵曾國藩,,甚至詆毀。 曾國藩聽了,,也不惱,,總是一笑以蔽之。在左宗棠需要幫助的時候,,曾國藩還是不計前嫌,,伸出援手。 因二人都有卓越貢獻,,并稱為“曾左”,。左宗棠在政績上有所建樹之后,對此稱號頗為不滿,。 在公共場合上說:為什么是“曾左”而不是“左曾”,? 有一個膽大的侍衛(wèi)回答道:“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則無曾公,。” 這話引起左宗棠的深思,。 左宗棠最終被曾國藩的寬容大度所感動,在曾國藩去世之后,,才第一次哭著正面評價他,。 畢竟,任何人相處之間,,免不了意見相悖,、言語碰撞,謙遜有禮,、寬以待人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備技能,。 穆彰阿是曾國藩的貴人,不管曾國藩官升極品,,都會尊稱其恩師,。 穆彰阿壽辰,曾國藩必會準備禮物慶賀,;穆彰阿若要離京,,曾國藩必會登門問安。 再后來曾國藩一路步步高升,,穆彰阿則因事被貶,,曾國藩仍不忘其恩,多次登門探望。甚者穆彰阿去世后,,曾國藩也帶著兒子去訪穆彰阿的后代,。 曾國藩教導后人:凡事寬處著手,,給自己也給別人留下余地,。 3 事有歸著 所謂事有歸著,,就是指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做事有始有終,。 曾國藩家訓中說:為國家辦照例之事,不茍不懈,,盡就條理,,亦所深愿也。 “不茍不懈,,盡就條理”就是事有歸著的意思,,也是曾國藩做事的態(tài)度。 言而有信,,善始善終,,每事必有歸著,才是一個靠譜,、品質(zhì)高貴的人,。 只有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既認真于細節(jié),又有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才有所期待,。 很多人朝三暮四,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是不滿足于自己的現(xiàn)有狀態(tài),,一件事還沒做完就忙著奔向另一件事,這樣的人很難有所成就,。 4 心存濟物 心存濟物就是告訴我們要有一顆善良,、博愛的心,除了自己,,要多關(guān)心我們身邊的人和事,。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 ——范仲淹 意思是說我們?yōu)槿颂幨虏灰酥v“禮”和“義”,切勿疏遠,、輕狂,,要學會謙遜,跟鄰居和睦相處,。同時,,也要尊老愛幼,憐憫,、幫助弱者,。 范公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為人治世的主張,。 心存濟物的人,,心里永遠想著別人,做事考慮他人,,從他人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進而關(guān)心社會。 老子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只有懂得給予的人,才能獲得,,所謂有舍才有得,。 為人端莊厚重、謙卑含容,,做事事有歸著,、心存濟物,你將成為一個境界高,、格局大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