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 L. P. See; Singapore/SG 椎管狹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退行性,。我們回顧了這種常見病癥及其影像學發(fā)現(xiàn)的其他一些原因,。 脊柱狹窄是指椎管或神經(jīng)孔的異常狹窄,,導致脊髓或神經(jīng)根受壓。它發(fā)生在多達8%的人群中,,最常見于5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同樣受到影響。 腰椎和頸椎是最常見的,。雖然腰椎管狹窄癥更常見,,但頸椎管狹窄更危險,因為它涉及脊髓受壓,。同時腰椎管狹窄往往涉及馬尾的壓迫,。 退行性變化往往是最常見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脊柱腫瘤,,創(chuàng)傷,骨的Paget病,,脊柱側凸,,脊椎滑脫和遺傳病變軟骨發(fā)育不全。 在這里,,我們探討一些不太常見的原因,,將它們分為:1、軟組織,,2,、囊性,3,、骨骼(與軸骨架有關),。 軟組織原因 范圍比較大的的脊柱腫瘤,包括髓內,,硬膜內髓外和硬膜外可引起椎管狹窄,。由于它們本身具有很多完整的單獨文獻可供參考,因此僅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下: a)硬膜外脂肪瘤 Epidural lipomatosis 這指的是脊柱硬膜外腔內(通常在腰部區(qū)域)中脂肪的過度積聚,,使得硬膜囊被壓縮,,并且在一些情況下導致壓迫癥狀。 硬膜囊可以看起來變窄或甚至呈“Y”形構型,。 信號特征遵循所有序列的脂肪(圖1),。 受影響個體的人口統(tǒng)計反映了潛在的原因,最常見的是過量的糖皮質激素,,無論是長期服用類固醇(55%)還是內源性庫欣綜合征(Cushing syndrome)(3%)[1],。 其他病例是由于肥胖或特發(fā)性。 圖1:硬膜外脂肪瘤病。 軸向T1圖像顯示硬膜外脂肪瘤病,,脊髓硬膜外腔內脂肪堆積過多。另外還有先天性椎管狹窄繼發(fā)的前后徑椎管狹窄,。 b)非硬性硬膜內脊髓脂肪瘤 Nondysraphic intradural spinal lipoma 該描述是脊髓脂肪瘤的一個子集(包括利波米洛明膨出lipomyelomeningocoeles(84%)和終絲脂肪瘤(12%)),,它們構成這種病變的約4%,并且通常是硬膜內,,皮下和近端位置,。 有時他們被報道為完全髓內病變[2]。 它們可能發(fā)生在椎管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于成人的胸部,。 在兒童中,頸椎似乎是最常見的部位,。 它們通常沿背中線發(fā)生,,脊髓腹部扁平。 (Lipomyelomeningocele: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其中脂肪量附著在脊髓上,,并通過脊髓缺陷突出。它在皮膚下形成腫塊,,對這種腫塊的損傷或鄰近脊髓的壓迫可能產生神經(jīng)學后果,。如果患者迅速增加或減輕體重,則更容易發(fā)生壓迫效應 - 特別是在快速生長期間,。它可以在脊柱的任何地方發(fā)育,,但在脊柱的頸部區(qū)域不太常見。這種情況通常與其他先天性異常有關,,例如泄殖腔畸形或肛門閉鎖,。病情的嚴重程度是可變的,這取決于神經(jīng)癥狀是否由于與脊髓的附著而發(fā)展,。) 圖2:硬膜內脊髓脂肪瘤,。 矢狀位T1(左)和軸向T2 FS(右)圖像顯示硬膜內脊髓脂肪瘤(白色箭頭),其具有馬蹄形軸向構型,,壓迫硬膜囊移位至左側,。 它顯示兩個序列的脂肪信號(T1中的高信號和脂肪抑制的T2序列中的低信號)。 在MRI上,,它們是邊界清晰的的腫塊,,大部分順應硬腦膜,但扭曲了脊髓,。它們跟蹤所有序列的脂肪信號(圖2),,它們沒有顯示出對比度增強,并且可以看到化學位移偽影,。 c)神經(jīng)鞘瘤 Nerve sheath tumours 脊神經(jīng)鞘瘤是最常見的硬膜內髓外腫塊,。 它們包括脊髓神經(jīng)鞘瘤(spinal schwannomas),,神經(jīng)纖維瘤(neurofibromas )和脊髓神經(jīng)節(jié)神經(jīng)瘤(spinal ganglioneuromas),頻率遞減的順序,。 70%是硬膜內/髓外位置,,15%純粹是硬膜外,另外15%有硬膜內和硬膜外成分(“啞鈴”),。 不到1%的是髓內[3],。 神經(jīng)鞘瘤常伴有出血,內在血管改變(血栓形成,,竇狀擴張),,囊腫形成和脂肪變性是神經(jīng)纖維瘤中罕見的發(fā)現(xiàn)[4]。神經(jīng)纖維瘤傾向于包裹神經(jīng)根,,而相比之下,,神經(jīng)鞘瘤通常由于不對稱生長而取代神經(jīng)根。神經(jīng)鞘瘤通常是圓形的,,而神經(jīng)纖維瘤通常是梭形的,。 雖然不是一個不常見的實體,代表了一個具有不尋常外觀的非典型案例(圖3和4) 圖3:神經(jīng)鞘瘤,。 軸向T2圖像顯示,,位于右腎下區(qū)域大的分葉包塊,通過多個右側神經(jīng)孔延伸到脊髓硬膜外腔,。 圖4:叢狀神經(jīng)纖維瘤,。 在與圖19相同的患者,從后到前的順序冠狀對比度增強的T1 FS圖像,。大腫塊(白色箭頭)鄰接右腎并顯示管內擴展,。 它最終被確定為叢狀神經(jīng)纖維瘤,具有神經(jīng)纖維瘤病1型(NF1)的特征,,具有顯著的惡性轉化潛力,。 囊性原因 Cystic Causes a)脊柱滑膜囊腫 Spinal synovial cyst 脊柱滑膜囊腫是與小關節(jié)相連,并含有滑液的囊性結構(圖5),。 囊腫硬膜外生長進入椎管,,會導致神經(jīng)結構受壓并產生相關的臨床癥狀。 在CT上,,它們通常被視為與小關節(jié)相鄰的鈣化囊性病變[5],。 盡管在標準MRI上很難區(qū)分神經(jīng)節(jié)囊腫,但它們在關節(jié)內造影劑注射后與關節(jié)腔的通信可以可靠地區(qū)分兩者,。 囊腫內的氣體是滑膜囊腫的特征,。 由于它們并不總是具有單個囊腫的信號特征(由于內部碎片或出血),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靜脈造影增強。 圖5:滑膜囊腫,。 矢狀(左)和軸(右)T2 FS圖像顯示由右L4 / 5小關節(jié)引起的滑膜囊腫(白色箭頭),,引起輕度椎管狹窄。 b) 黃韌帶囊腫 Ligamentum flavum cyst 黃韌帶囊腫是最常見于腰椎下部的罕見病變,。 它們通常傾向于繼發(fā)于退行性變化,,但確切原因尚不清楚。 它們與黃韌帶相鄰,,與脊柱小關節(jié)沒有可以觀察到的交通[6](圖6)。 與滑膜囊腫不同,,它們未被觀察到邊緣鈣化,。 MRI是選擇性研究,它們表現(xiàn)為T1W上可變強度的硬膜外囊性病變,,和T2W序列上的高信號,。 他們可能會顯示邊緣增強。 圖6:黃韌帶囊腫,。 矢狀(左)和軸向(右)T2 FS圖像顯示L4 / 5水平的左側黃韌帶囊腫(白色箭頭),,涉及左側黃韌帶并且與小關節(jié)明顯分開。 c)椎間盤囊腫 Discal cyst 椎間盤囊腫是不明原因的脊柱硬膜外病變,。 它們被認為是環(huán)狀創(chuàng)傷性破壞的結果,,隨后形成積液,以及形成了周圍的假包膜[7],。 在MRI上,,它們在前硬膜外腔中表現(xiàn)為邊界清楚的分葉狀囊性病變,通過環(huán)形裂隙與椎間盤間隙連通(圖7),。 它們通常在靜脈內造影后顯示出周圍增強的流體信號強度,。 圖7:椎間盤囊腫。 矢狀(左)和軸向(右)T2 FS圖像顯示左側中央分葉狀囊腫(白色箭頭),,其通過環(huán)形裂縫從L4 / 5椎間盤開始,,并壓迫左側硬膜囊。 d)脊髓蛛網(wǎng)膜囊腫 Spinal arachnoid cyst 這些相對不常見的囊腫可能是硬膜內或硬膜外,。 它們是蛛網(wǎng)膜囊內含有CSF的囊,。 與周圍CSF空間的交通程度是可變的,一些囊腫可以自由地交通,,而其他囊腫則根本沒有通信[8],。 大多數(shù)原發(fā)性硬膜內蛛網(wǎng)膜囊腫是臍帶背側,胸椎(80%)發(fā)生率高于頸椎(15%)或腰椎(5%),。 繼發(fā)性囊腫通常由于創(chuàng)傷,,出血,炎癥,手術或腰椎穿刺的部位,。 在MRI上,,囊腫顯示CSF信號強度,沒有DWI受限擴散的證據(jù)(圖8),。 它們的壁通常是不可見的,,除非線性移位,否則它們可能無法識別,。 在相位對比成像中,,在囊腫內注意到CSF流量減少。 圖8:脊髓蛛網(wǎng)膜囊腫,。 矢狀(左)和軸向(右)T2 FS圖像的硬膜外脊髓蛛網(wǎng)膜囊腫(白色箭頭)位于硬膜囊背側,,它向前移位并壓縮硬膜囊。 它顯示了CSF信號強度,。 骨質原因(與中軸骨骼有關)Bony Causes (pertaining to the axial skeleton) a) 先天性椎管狹窄 Congenital spinal stenosis 病因尚不清楚,,但在軟骨發(fā)育不全[9]中可見,但在我們的患者中并非如此(圖1和圖9),。 中央管直徑小于正常的尺寸,,椎弓根角度大和椎板發(fā)育短。 已經(jīng)提出了前后中間矢狀直徑<14-20 mm的各種值,,但似乎沒有共識定義[9,10],。 圖9:先天性椎管狹窄。 矢狀位T2 FS圖像顯示先天性腰椎管狹窄,,中矢狀前后徑減小,。 包括多個水平和硬膜外脂肪瘤病的疊加,退行性椎間盤病變,。 b)結核性脊柱炎 uberculous spondylitis 脊柱是肌肉骨骼結核最常見的部位,。 病灶擴散通常在前縱韌帶下方,可以涉及多個水平并且通常保留后部附件,。 在病變早期椎間隙的相對保留,,在早期階段可能難以檢測。 經(jīng)??吹阶刁w高度的減少,,前上終板的不規(guī)則性破壞吸收,是一個輕微的但相對早期的征兆,。 由于韌帶下延伸,,可以看到前椎骨邊緣的不規(guī)則性,這是一種典型的外觀[11](圖10),。 脊柱旁積液可能隨后發(fā)展,,并且可能非常大(圖5),。 圖10:結核性脊柱炎。 矢狀位T1(左)和T2 FS(右)圖像顯示韌帶下疾病擴散(白色箭頭),,和前椎體邊緣不規(guī)則(白色箭頭)凹陷,,典型的結核性脊柱炎。 c)寰椎枕化 Atlanto-occipital assimilation 這種情況是指寰椎(C1)與枕骨的融合,,是過渡性椎骨之一,。 它發(fā)生在人口的約0.5%(范圍0.25-1%)[12]。 C1與枕骨的融合可以是完整的(C1不可識別的)或不完整的(C1部分可識別的),,如我們的患者的情況(圖11和12),。 它可能與顱底凹陷有關,雖然通常無癥狀,,神經(jīng)壓迫的癥狀可能會發(fā)生[13],。 圖11:寰椎枕化。 圖像A-D表示從后到前的連續(xù)冠狀CT圖像,。 寰椎和枕骨的不完全融合,C1部分可識別,。 圖12:寰椎枕化,。 與圖6相同的患者的矢狀面CT圖像,顯示了椎管狹窄和顱底凹陷,,伴有椎管狹窄和近端頸髓的壓痕,。 d)齒狀突異常的成像 Imaging of odontoid abnormalities 發(fā)育不全或者僅僅是齒狀突頂端發(fā)育不全,使頸顱交界結構異常,,可以引起脊髓壓迫癥狀,。 圖13: Sagittal T2圖像顯示齒狀突發(fā)育異常,位置靠后,。這與C1后弓相結合,,導致椎管狹窄和脊髓壓迫。 圖14: 冠狀T2 FS圖像顯示齒狀突與顱底融合,。 C1和C2椎骨標有星號(*)表示斜坡,。 e)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一種慢性多系統(tǒng)疾病,具有主要的肌肉骨骼表現(xiàn),,并且該疾病主要攻擊滑膜組織,。 經(jīng)常涉及頸椎(大約50%的患者),而胸椎和腰椎受累是罕見的,。 研究結果包括凹陷的侵蝕,,寰樞椎半脫位(屈曲X線片上的寰椎距離超過3 mm),寰樞椎撞擊(顱骨沉降)(圖15),,鉤椎和小關節(jié)的破壞和融合,,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 圖15: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軟組織(左)和骨(右)窗口的矢狀CT圖像顯示顱底凹陷,,導致椎管狹窄和脊髓壓迫,。 還注意到了齒狀突的侵蝕。 f)后縱韌帶骨化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 亞洲血統(tǒng)患者中常見的病癥,,盡管可能發(fā)生在所有種族群體中,。 男性和老年人的患病率更高。 它通常與其他疾病相關,,如彌漫性特發(fā)性骨骼增生癥(DISH),,黃韌帶骨化和強直性脊柱炎。 它通常見于頸椎中段(圖16)并導致椎管狹窄(圖17),,使患者易受輕微創(chuàng)傷引起的脊髓損傷,。 它可以是連續(xù)的(跨越幾個椎體和介入椎間隙),節(jié)段性的(占據(jù)椎體后部但是不侵犯椎間盤)或兩者,。 CT最能證明骨化,。 在MRI上,隨著疾病的進展,,椎體和椎體間隙的信號在所有序列上變得不那么強烈,。 圖16:OPLL。 矢狀位CT(左)和MR T2(右)圖像顯示后縱韌帶骨化導致頸髓壓迫性脊髓損傷,。 圖17:OPLL,。 與圖11相同的患者,軸向me2d序列證實頸髓壓迫和繼發(fā)于后縱韌帶骨化的脊髓病,。 g)焦磷酸鈣二水合物沉積(CPPD)的假瘤 Pseudotumour from 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ate deposition 這是由于CPPD晶體在齒狀突軟組織中的沉積所致,。 CT是識別鈣化并確認其對應于牙周韌帶,特別是寰椎橫韌帶的金標準[15],。 MRI對鈣化不敏感,,但在證明炎癥變化和脊髓潛在壓迫方面具有優(yōu)勢(圖18)。 術語“齒狀突加冠綜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 ”是指急性表現(xiàn),,除非出現(xiàn)炎癥癥狀和疼痛,,否則不應使用。 鑒別診斷包括RA,,羥基磷灰石沉積疾?。℉ADD)或痛風。 圖18:來自CPPD的假瘤,。 頸部的矢狀位T2(左)圖像和軸向me2d(右)圖像顯示,,低/中間信號強度的包塊,導致嚴重的椎管狹窄和脊髓壓迫,。 隨后的CT顯示病灶內的鈣化灶,。 參考文獻:[1] Rustom DH, Gupta D, Chakrabortty S. Epidural lipomatosis: A dilemma i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 for the use of epidural Steroids. 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 2013;29 (3): 410-1. [2] Finn MA, Walker ML. Spinal lipomas: clinical spectrum, embryology, and treatment. Neurosurg Focus. 2007;23 (2): E10. [3] Osborn AG. Diagnostic neuroradiology. Mosby Inc. (1994) ISBN: 0801674867. [4] El-mahdy W, Kane PJ, Powell MP et-al. Spinal intradural tumours: Part I--Extramedullary. Br J Neurosurg. 1999;13 (6): 550-7. [5] Liu SS, Williams KD, Drayer BP et-al. Synovial cysts of the lumbosacral spine: diagnosis by MR imaging. AJR Am J Roentgenol. 1990;154 (1): 163-6. [6] Taha H, Bareksei Y, Albanna et-al. Ligamentum flavum cyst in the lumbar spin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Orthop Traumatol. 2010 Jun; 11(2): 117-122. [7] Diehn FE, Maus TP, Morris JM et-al. Uncommon Manifestations of Intervertebral Disk Pathologic Conditions. Radiographics. 2016;36 (3): 801-23. [8] Silbergleit R, Brunberg JA, Patel SC et-al. Imaging of spinal intradural arachnoid cysts: MRI, myelography and CT. Neuroradiology. 1998;40 (10): 664-8. [9] Soldatos T, Chalian M, Thawait S et-al. Spectrum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congenital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orld J Clin Cases. 2014;2 (12): 883-7. [10] Kanekar S. Imaging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ieme. [11] Burrill J, Williams CJ, Bain G et-al. Tuberculosis: a radiologic review. Radiographics. 27 (5): 1255-73. [12] Smoker WR.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normal anatomy, craniometry, and congenital anomalies. Radiographics. 1994;14 (2): 255-77. [13] Benzel EC. The Cervical Spine. LWW. ISBN:1605477524. 14] Pang D, Thompson D. Embryology and bony malformations of the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Childs Nerv Syst. 2011 Apr; 27(4): 523-564. [15] Lee GS, Kim RS, Park HK et-al. Crowned dens syndrom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Korean J Spine. 2014;11 (1): 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