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須體現(xiàn)長篇小說體裁特征,版面字數(shù)13萬字以上,,于評獎年限內(nèi)在中國大陸地區(qū)首次成書出版,。用少數(shù)民族文字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應以其漢語譯本參評,。同時,,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向中國作家協(xié)會團體會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出版單位、大型文學期刊和持有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的重點文學網(wǎng)站等征集參評作品,。作品的參評條件以評獎辦公室公告為準,。只能由單位提出作品參評申請,而不接受個人申報作者可向上述單位提出作品參評申請,。評獎辦公室不接受個人申報,。茅盾文學獎是哪些人選出來的?評獎委員會成員應為關注和了解全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情況的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均以個人身份參與評獎工作。年齡一般不超過70歲,。有什么膾炙人口的作品曾獲茅獎?茅盾文學獎是體制內(nèi)最主流的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一直以來茅盾文學獎一直因為“曲高”而太過“和寡”,,縱觀茅盾文學獎所有的獲獎作品,,大多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史詩的,、民族性的等,,即多為現(xiàn)實主義文學,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首次被獲準資格入圍的網(wǎng)絡小說,,最后也是全軍覆沒,。但是這以往八屆,,仍然有很多經(jīng)典之作。如路遙《平凡的世界》就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陳忠實《白鹿原》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等作品等等。 茅盾文學獎獎金,? 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大事紀2015年3月16日,中國作協(xié)官網(wǎng)發(fā)布《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2015年3月13日修訂)》,,包括參評資格,、評選流程的解釋。2015年5月15日,,中國作協(xié)官網(wǎng)“中國作家網(wǎng)”對外公布“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共有252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guī)定的參評條件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其中包括不乏之前已成名的王蒙,、王安憶,、賈平凹、蘇童等大家,,也包括一大批70后中生代作家徐則臣,、田耳、魯敏,、寧肯等,,亦有像笛安等80后的作家開始顯露在參評目錄中。 2015年8月12日,,評委會公布10部提名作品,。其中包括作為30后的王蒙,,50后作家4位——李佩甫、林白,、金宇澄,、閻真;60后作家4位——格非,、蘇童,、紅柯、范穩(wěn),;以及唯一70后也是上提名最年輕的作家徐則臣,。此前252部中的80后作家,最終無一入提名,。而最終的獲獎者則沒有變化,仍然應是將有不超過5部作品獲獎,。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最終名單公布——李佩甫《生命冊》、格非《江南三部曲》,、金宇澄《繁花》、王蒙《這邊風景》,、蘇童《黃雀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