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地人最初知道永州,,應(yīng)該都是因為柳宗元,。 這位唐代文學(xué)家被貶謫到永州的十年間,為永州留下太多絕妙詩文,。 入選中學(xué)課文的《捕蛇者說》,,開篇第一句“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讓永州聞名天下,。 柳公的“永州八記”等絕妙詩文,,更是對瀟湘山水的絕佳代言。 江永風(fēng)光 除了柳宗元,永州的名人燦若繁星,,其中不少甚至可稱為當(dāng)朝“一哥”:南巡時“駕崩蒼梧之野葬于九疑”的中華始祖舜帝、宋儒理學(xué)的開山鼻祖周敦頤,、“開湘狀元,、麻將鼻祖”李郃,、被稱為“草圣”的大書法家懷素、晚清書法家何紹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革命先輩李達……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永州雖偏安一隅,但其厚重的人文歷史,,足以讓觀者肅然起敬,。 讓我們跟隨上述歷史先賢的腳步,探尋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九嶷山三分石 李郃,,“開湘狀元”也是“麻將鼻祖” 湖南人讀書厲害名聲在外,,學(xué)霸輩出,追溯源頭,,和永州九嶷山下一個叫下灌村的地方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據(jù)說,在唐中期之前,,湖南還是沒出過一個狀元的“南蠻之地”,。 永州寧遠縣灣井鎮(zhèn)下灌村人李郃在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參加朝廷科考,一舉奪魁,,中得狀元,。 從李郃開始直至清朝,這個彈丸之村培育出了2名狀元,、26名進士,。 我們有理由相信,是李郃這位“開湘狀元”拾起了湖南人讀書的“技能包”,。 李郃(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李郃不僅書讀得好,,興趣愛好也非常廣泛,。 在賀州做官時,多才多藝的李郃與群眾同樂,,發(fā)明了葉子戲,。《太平廣記》引《咸定錄》中記載:“唐李郃為賀州刺史,,與妓人葉夢蓮江行,,因撰骸子選,謂之葉子戲,?!?/p> 李郃創(chuàng)制的“葉子戲”,,是麻將的雛形,后慢慢演化為今天的“國粹”——麻將,。 現(xiàn)在到下灌村來,,還能看到為紀(jì)念這位湖南“第一學(xué)霸”,在宋代興建的狀元樓,。 除此之外,,還有掛榜山、洗硯池,、讀書巖等與狀元有關(guān)的遺跡,、遺址留存10多處,可見狀元文化,、崇學(xué)重教的遺風(fēng)在下灌村影響之深遠,。 下灌村除了擁有厚重的歷史人文,飲食文化也為很多人津津樂道,?!跋鹿嗳撕每停埠贸浴?,吃得很講究,。聞名全國的寧遠血鴨即發(fā)祥于此。這里的甘蔗煮羊肉,、瘦肉水丸子,、花生嫩豆?fàn)F甲魚田雞、花油包卷子等,,都是聞名遠近的特色美食,。 李郃的家鄉(xiāng)——永州寧遠 柳宗元成就了永州,,永州亦成就了柳公 宋代文學(xué)家汪藻曾寓居永州12年,他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記》中說到:“蓋先生居零陵者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必曰先生……零陵徒以先生居之之故,遂名聞天下……而零陵一泉石,,一草木,,經(jīng)先生品題者,莫不為后世所慕,,想見其風(fēng)流,。而先生之文載,其中凡瑰奇絕特者,皆居零陵時所作,?!?/p> 柳子廟 零陵是一個被深深打上了柳宗元印記的地方,這座2100多歲的古城里四處散落著他的痕跡,,當(dāng)?shù)厝烁鸱Q柳公為“柳子菩薩”,,充滿愛戴之情。 當(dāng)年柳宗元被貶永州10年,,就居于零陵愚溪畔,。愚溪旁的那條街道,現(xiàn)在叫柳子街,,街道兩旁都是民國時期的木質(zhì)老建筑,。 漫步在石板路上,不一會兒就能見到柳子廟,,這座始建于北宋年間的古建筑是永州當(dāng)?shù)厝嗣駷榱思o(jì)念柳宗元而建,,里面留存很多文字碑刻,都是后世名家們對柳宗元評價,,值得細細回味,。 鈷鉧潭 沿著愚溪回溯,,“永州八記”中所提到的遺址如西山、鈷母潭,、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小石城山等一一呈現(xiàn)。 如今,,來到永州,,不妨循著柳公的足跡,細品他的詩文的同時,,一一探詢這永州八景,,看著眼前的瀟湘勝景,古今交融,,永州的山水似也被賦予了血肉靈魂,。 柳宗元一生寫下700余篇(首)作品,其中500余篇(首)完成于永州,大篇幅的描繪了永州的山水,、地理環(huán)境,、天氣物候、草木鳥獸…… 永州十年的生活和山光水色成就了柳宗元,,而柳宗元的奇文華章則成就了永州,,使永州聞名于世。 柳子廟內(nèi)的一塊匾額上刻著“都是文章”四個大字 如果說“永州八記”讓人們認(rèn)識到永州的山水之美,《捕蛇者說》則是讓世人了解永州的風(fēng)土人情,。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從前的兇猛毒蛇現(xiàn)在經(jīng)過科學(xué)加工變?yōu)楸=○B(yǎng)生的異蛇王酒,成為永州熱銷的旅游商品之一,。 現(xiàn)在,,永州吃蛇的餐館酒店可不少,一道“口味蛇”不知道俘獲了多少食客的味蕾,,堪稱是“蛇尖上的永州”,。 柳子街 理學(xué)大師周敦頤,,精神和血脈都在延續(x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理學(xué)的開山鼻祖,、寫下《愛蓮說》的周敦頤,就出生在永州道縣濂溪,,而永州人也將此文化傳統(tǒng)代代延續(xù),。 濂溪故里 如今,,周敦頤后裔的聚居地——永州零陵澗巖頭周家大院已經(jīng)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零陵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古民居群,。 對遠方的游客來說,,他們試圖從中探詢到周敦頤的歷史痕跡,而對于從賢水河畔周家大院走出來的游子來說,,這里是他們那經(jīng)五百年光陰雕琢而成的“祖屋”,,是大師精神的延續(xù),。 血脈在延續(xù),生活在延續(xù),,歷史和文化也在延續(xù),。 這正是周家大院罕有而珍貴之所在,走進這座老宅,,太多細節(jié)值得細細品味,。 濂溪風(fēng)光 周家大院始建于明朝,,經(jīng)周氏一族子孫世代接力,,至清朝光緒年間建成六大自成一體的院落,。分別是建于明朝的“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和建于清朝的“新院子”,、“子巖府”、“四大家院”,。六大院落依山就勢,,有分有合,建造時間跨越四百年,,卻依然感覺布局井然有序,,且暗合北斗七星之式。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在傳承了二十六代的院落里,,至今五百年來,,村中無“雜人”,都是北宋著名理學(xué)家周敦頤的后裔聚族而居,,現(xiàn)在還有近千人居住在祖?zhèn)鞯睦衔葜小?/p> 周家大院 道縣城西20公里處,,有一處名為月巖的天然溶洞,,從不同的角度看,恰似三個不同形狀的月亮,。 據(jù)說周敦頤小時候愛到此讀書思考,,突然有一天在這月巖洞下悟出了“太極”的奧秘,之后著成絕世之作《太極圖說》,,用短短249個字闡釋了宇宙的本源,。 如果你對這本“天書”一頭霧水,,或許也能在月巖下悟出點道理。 2017年恰逢周敦頤誕辰一千周年,,重新修建的周敦頤故里正式對外開放,。 面貌一新的濂溪書院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濂溪書院,同時也是湖南省第二大的古書院,。 在這里,,向這位讓永州人、湖南人都倍感驕傲的湖湘文化鼻祖致敬,。 道縣月巖 “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跟隨舜帝的足跡登上永州寧遠縣內(nèi)的九嶷山,朝覲舜帝陵,,感悟道德文化之源,;東山懷素愚溪柳,零陵除了柳宗元,,還是“草圣”懷素的出生地,,瀟水中路上的懷素公園,是懷素當(dāng)年出家修行,,種蕉練字的地方…… 在永州這座千年古城之中游走,,重溫這些歷史人文故事,更給旅途增添了不少文化意味,。 這座城值得細細品咂,,慢慢品讀,倘若來到永州,,不妨去會一會這些大家,。 九嶷山舜帝陵祭祀大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