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 對于不知道的事情,,我們總是好奇,,就象當年電影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中國的時候,新奇感讓愛嘗試的中國人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根據(jù)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而改編的電影《西洋鏡》,,為的是讓國人了解中國電影史的開端。 為觀眾打開這一頁的是華裔女導演胡安,。從沒有拍過電影的胡安聽說了這個關于西洋鏡的故事后,,就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所有人。于是她請來了三個影帝,,為觀眾演繹了這段歷史,。 電影,是一門最年輕而又最大眾的藝術,,早已家喻戶曉,,人人耳熟能詳。但若問中國電影如何誕生,,還真沒幾個人能答得出來,。旅美女導演胡安以她獨有的女性視角,給中國電影架上了一副《西洋鏡》,,向人們娓娓地講述了中國第一部電影誕生的故事,,她不僅訴說了心中的中國電影情結,也同時彌補了國人的遺憾,。 從現(xiàn)在的進化速度和消化能力來看,,《西洋鏡》應該算是一部老電影了,它是5年前拍的,,我卻是在最近才看到它,。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電影傳入中國100周年而獻禮的作品,它的意義好比舊時名門開堂會時唱的吉祥大戲,。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具備著“影以載道”的功能。 《西洋鏡》 《西洋鏡》透視 《西洋鏡》是我國第一部用電影講述中國電影誕生歷史的趣味故事片,。該片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是根據(jù)1905年任景豐、劉京倫拍攝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故事改編而成,。 片中對于當年《定軍山》的拍攝過程作了很詳細表述,。中國電影的開始注定要與壽辰有關。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六十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板任慶泰忽然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事實上,,這份靈感是蓄謀已久,,譚鑫培的六十壽辰給了它一個釋放的合適的時間和空間。 《西洋鏡》中關于中國電影誕生背景的描繪,,使得《定軍山》的橫空出世給了中國電影一個體面的開始,。一九零二年,中國剛從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的重創(chuàng)中喘過氣來,。而此時的任慶泰,,不過是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京城最早開業(yè)的照相館老板。在1905年以前,,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但后來,,任慶泰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 1904年,,也就是《定軍山》拍攝一年前,,慈禧太后七十壽辰之際,英國駐北京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shù)套慶賀,。老太太鳳心大悅,令有司連夜趕制影片賀壽,,甚而成立電影局,,以錄吾國吾民歌舞升平之盛況,誰知放映中途突然發(fā)生爆炸,。慈禧以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兆頭,,當即下達了一個不準再在宮里放映電影的命令。就這樣成就了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他最終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影片,,拍的是譚鑫培的拿手戲“定軍山”。譚老板披掛整齊,,演技精湛,,無一不絕。 關于《定軍山》的拍攝場景,,資料上的記載也頗有趣味:廊子下借著兩根大紅圓柱,,掛上一塊白色布幔。屋內(nèi)是譚鑫培先生臨時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師、敲鑼鼓家伙的,,都在,。屋外院子里,把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靠前院后墻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他是‘豐泰’最好的照相技師。雖然前幾天練過幾回,,但真的上陣,,仍顯得有些緊張,。一通鑼鼓過后,,布幔后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只見他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梁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這一場景就這么簡短利落地掀開了中國電影史的第一頁,。 《定軍山》奠基 1905年,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后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進入中國伊始,,電影便成了本地商業(yè)文化的盛載和延伸,傳統(tǒng)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時髦的表達方法,。 整個90年代,中國的第五代導演似乎都在進行著他們的尋根之旅,、人文之旅,,當陳凱歌用中國的國粹渲染他的顛峰之作《霸王別姬》時,中國的國粹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中國電影走過了一段長長的非商業(yè)化的崎嶇路程,。電影和娛樂、商業(yè)的結合,,再也無法像《定軍山》那樣簡單,、自然。 有人說中國電影開始于國粹京劇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價值取向問題。世界電影開啟于盧米埃爾兄弟的紀實短片,,為什么中國電影開啟于國粹京?。窟@其中有什么樣的秘密與分歧,?其實并沒有特別的秘密,,中國人只是在這時候使用了一下拿來主義。任慶泰選擇譚鑫培這樣一個看似偶然的決定,,實際上代表著中國電影娛樂化,、商業(yè)化的起源。那時,,京劇是舉國若狂的頭號娛樂項目,,京劇名角就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任慶泰在無意間觸摸了“明星制”的大門,,并且得到了回報,,這一舉措至今仍被大大小小的導演們在效仿。 《難夫難妻》 火“燒”電影史 1909,,無疑是中國電影發(fā)展史上關鍵性的一年,。這一年出了個很大的意外,北京的豐泰照相館失火,。而在此時,,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正規(guī)性的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一切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暗中驗證著中國電影在地域上的首次重心轉移,,由威嚴排場的帝都北京轉向開放且市井化的上海。 上海本來就是催生戲夢的地方,。根據(jù)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史料記載,,中國人第一次看到電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就在上海的一家茶樓里,。那時,電影這種“西洋法術”是穿插在唱戲,、“雜?!薄ⅰ皯蚍ā边@樣的節(jié)目間放映的,??纯蛡円贿吅炔瑁贿呧竟献?,在他們的身邊,,小販們不停叫賣著吃食。然而這“西洋京劇”有時竟然要比譚老板的絕藝更為驚人。 西班牙商人雷瑪斯當時在上海已定居多載,,他積累了相當多的放映電影的經(jīng)驗,,作為一個深諳上海市民趣味的“中國通”,他修建的“虹口活動影戲院”有著成功的包裝,,盡管只是一個鐵皮屋子,,它的經(jīng)營項目卻非常明確——一家只放映電影的“專業(yè)影戲院”。對時髦事物好之若鶩的上海市民很快就填滿了這個鐵皮屋子,。 “豐泰”的一場大火的確燒得有那么點貢獻的意思,。從僅有的文獻看,大火之后出現(xiàn)的虹口電影院和亞細亞影戲公司都對中國電影起了啟蒙和推進的作用,。亞細亞影戲公司對于中國電影,,是一種西資東進的黎明,,之后,,張石川與鄭正秋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在了中國電影的歷史舞臺上。 《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有編劇,、開始講故事的電影,,這并不簡單?!峨y夫難妻》的劇本是鄭正秋根據(jù)他家鄉(xiāng)潮州的鄉(xiāng)俗風情撰寫而成,。故事講述:乾坤二家欲結秦晉之好,于是不顧子女意愿,,請媒人代為奔走,。經(jīng)媒人甜言蜜語,此欺彼詐,,又經(jīng)繁文縟節(jié),,擇吉成親,拜天地入洞房,。一對素不相識的男女逼成夫妻,。 這個單細胞的故事而今聽來乏味至極,但卻意非尋常,。從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到1913年《難夫難妻》登場,中國電影終于開始了用鏡頭講述故事的旅程,。從某種意義上講,,《難夫難妻》和用攝影機完整地拍下一出當時流行的文明戲并無差別。但是,,這個過程卻預示了一種全新的講故事的語言開始在中國大地興起,。它的意義絕不亞于中國第一部小說的誕生。 “故事片”一詞已經(jīng)很少在當今的電影中出現(xiàn)。不知道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電影已經(jīng)找到了一種屬于自己的講故事的方法,。感覺中國電影還處于迷惘之中,,電影人似乎仍然在努力地尋找著故事與表達?!峨y夫難妻》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坐標,,只是不知這個原點中射出的是不是一條永無止境的射線。 但“豐泰”的這場大火,,總歸是燒出了中國電影的大歷史,,和開山之作《定軍山》一樣,以一種帶著京劇色彩的,、戲劇性的開始給整個中國電影的生產(chǎn)歷史作了一個很好的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