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林小夜曲 (一)我的父親因種植橡膠從農(nóng)村進入農(nóng)場五十年代初,,身為初中畢業(yè)的知識青年,,我的父親響應廣東省國營新時代農(nóng)場的號召,從農(nóng)村走進了農(nóng)場,,從農(nóng)民變成了工人,,開啟了獻身橡膠事業(yè)的嶄新華章,。從此,我的父親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橡膠事業(yè),,也差點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那是七十年代的一天,因為土地發(fā)生場群糾紛,。作為隊長,,我爸挺身而出保護橡膠,被村民五花大綁扔進了水庫里,。 目前九十多歲了,,老爸還念念不忘農(nóng)墾的橡膠事業(yè)。 (二)我的母親背著我日夜奮戰(zhàn)在橡膠山上1958年,,我的母親跟隨父親從化州新時代農(nóng)場調(diào)入了新建的廉江塘蓬農(nóng)場,,開啟了為橡膠事業(yè)奮斗的新篇章。作為一名年輕的橡膠女工,,與壯漢一樣,,開荒、育苗,、嫁接,、移植、小苗,、冬管,、割膠……酷暑寒冬,日夜奮戰(zhàn),。 肚子大了,,沒有假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出生滿月后,母親就背著我上山,,刮風下雨,、日曬雨淋,仍堅守著崗位,,沒有任何怨言,,沒有缺過一天工。 (三)橡膠林成為我童年的樂園當我呀呀學語,,步履蹣跚的時候,,就開始跟著母親去橡膠林。母親在辛苦勞動,我在橡膠樹下自己玩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我4,、5歲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跟著小伙伴們一起玩耍了。拿著小木棍,,權當一桿槍,,奔跑、沖殺在橡膠山的梯田里,。當我成為一名小學生時,,似乎成了橡膠園的主人。春天去林帶抓草蜢喂小鳥,;夏天去林帶拾膠塊用煤油泡制膠漿捕捉知了;秋天去林帶用自己織成的線網(wǎng)捕抓小鳥,;冬天去林帶撿拾橡膠果與同伴們的橡膠果互砸看誰的更堅硬,。(四)橡膠林里揮灑過青春的汗水初中期間,全國掀起學工,、學農(nóng),、學軍的熱潮。我們學割膠,。最危險的就是磨割?刀,。還沒有割出乳白色的膠乳,就先把自己的手割出了鮮紅色的血液,。我們學種膠,,最艱難的就是要挖一米見方的膠穴。開挖硬邦邦的黃泥地,,把我們稚嫩的小手都磨出了血泡,,磨成了老繭。我們學冬管,,挖溝,、鏟草,把橡膠落葉和雜草回填在挖好的溝里,。(五)哥哥成為種植橡膠的青年突擊隊員比我大幾歲的兩個哥哥,,高中畢業(yè)后也成為了橡膠工人,成為了種植橡膠的青年突擊隊員,。如今說起,,由施光南作曲,關牧村演唱的《假如你要認識我》仿佛又在耳邊回蕩:珍貴的靈芝森林里栽美麗的翡翠深山里埋 假如你要認識我 請到青年突擊隊里來 …… 兩個哥哥就是唱著這樣的歌曲,踏著父輩們的足跡,,在嚴寒酷暑,、日曬雨淋中重復著開荒、育苗,、嫁接,、移植、小苗,、冬管,、割膠……如今,大哥已經(jīng)退休,,二哥仍在重復著父輩們的足跡,。(六)橡樹林的歲月變遷橡膠,曾經(jīng)的國防戰(zhàn)略物資,,曾經(jīng)有人因毀損橡膠樹而被判刑坐牢,。因此,橡膠在我們這兩代人的心中是至高無尚的,,也留下了無法割舍的橡膠情結,。特別是1996年15號強臺風之后,有多少人含著淚水親手砍掉了自己種植,、管理,、收割了40年的橡膠樹。如果當年沒有砍伐,,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參天大樹,。 幸好,30年之后又開始恢復種植橡膠,。父輩們興高采烈,,可惜力不從心,無法再像當年那樣日夜奮戰(zhàn),。我們這輩人接過父輩的旗幟,,重新挑起了橡膠事業(yè)這負重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近七十年的農(nóng)墾橡膠事業(yè),本應是三代農(nóng)墾人的奮斗歷程,,如今是不是后繼有人呢,? —————— 【今日楊言】146—947 【音樂】《膠林小夜曲》朱逢博 【圖片】《膠林夢·夢膠林》拍攝地:南華農(nóng)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