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瓶裝水,、果蔬汁,、乳制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農夫山泉,、怡寶,、統(tǒng)一、匯源等,,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不錯成績。在乳制品方面,,伊利,、蒙牛、光明共占據70%的市場份額,。但光明乳業(yè)慢慢掉隊,,乳制品市場由三足鼎立變?yōu)槎ハ酄帯6嗄陙?,在伊利和蒙牛的背后,,還有一段十分富有戲劇性的商業(yè)故事,,這一切還要從伊利創(chuàng)始人鄭俊懷和牛根生說起。 1982年牛根生進入回民奶食品加工廠(伊利前身)當一名刷奶瓶的工人,,1983年鄭俊懷出任廠長,,兩人從此相識,。牛根生通過努力一步步做到伊利副總裁,分管經營事業(yè)部,,伊利80%銷售額都是來牛根生的部門,,他的能力和處事風格得到員工認同,。1993年鄭俊懷通過股份制改造,,成立伊利集團,,出任董事長。 1996年伊利上市,,已經合作13年的好友,,可以說都很成功。但好景不長,,兩年后,,牛根生發(fā)現(xiàn)工作阻礙越來越大,一個副總裁買一個掃帚都要審批,,他找到了鄭俊懷反應,,從言語中看出了老大哥的不信任。此時牛根生才意識到深陷困局,,之后選擇辭職,,在辭職的過程中,上演了一部商業(yè)版《漢獻帝三請曹丕稱帝》,,這一次鄭俊懷成了劇中的曹丕,。 離開伊利之后,牛根生去了北大進修,,在安靜的校園環(huán)境中,,他對16年的職業(yè)生涯進行了總結反思,就像春蠶一樣,,褪去自身不甘和浮躁,,變得更加沉穩(wěn),走出北大的他即將展翅高飛,。 1999年,,一個機會悄然到來,。原先跟隨自己打拼過的兄弟都被伊利免職,找到他之后,,希望能追隨他干一番事業(yè),,牛根生一看,幾乎奶制品行業(yè)精英都站在身邊,,最難得到的人才他全都有,,之后創(chuàng)立蒙牛乳業(yè)。 創(chuàng)立之初,,陸陸續(xù)續(xù)有很多老員工都過來跟他,,牛根生明白蒙牛的優(yōu)勢在于人才,通過生產外包的方式積累資源,,但很快受到伊利的打壓,,沒能成功。在這種情況下,,牛根生急中生智,,采用秘密的方式,和哈爾濱一家乳制品企業(yè)簽訂協(xié)議,,派駐高管接管這家企業(yè),,幫助企業(yè)提供效益,蒙牛第一批產品從此地出廠,。當時伊利是乳制品企業(yè)龍頭老大,,而且處處打壓蒙牛,想要夾縫中生存,,只能出其不意,,這一次牛根生采用“背靠大樹好乘涼”策略,以伊利為標桿,,提出“向伊利學習,,爭做內蒙乳業(yè)第二品牌”的策略。 一夜之間,,全城300幅廣告牌全是蒙牛的廣告,,讓老百姓知道了蒙牛,之后部分廣告牌被砸,,在外人看來是一件壞事,,但牛根生卻利用這次砸廣告牌事件營銷,讓老百姓對蒙牛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他將“向伊利學習”廣告語印刷在產品包裝上,再次獲得了市場的好評,。就這樣在一次次打壓下,,蒙牛不僅沒有敗退,反而越做越大,,成為業(yè)內銷量黑馬,。 創(chuàng)業(yè)僅3年,牛根生將蒙牛提升到國內知名品牌,,成為中國企業(yè)成長百強冠軍,。牛根生憑借過人的智慧將蒙牛從1000名之外帶到了行業(yè)第4的位置。2002年實現(xiàn)營收4.59億,,此時的伊利營收是40.1億,。蒙牛真正家喻戶曉,是在2003年,,蒙牛成為“神舟五號”贊助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蒙牛隨即在全平臺發(fā)布公益廣告“舉起你的右手,,為中國喝彩”,那一刻,,中國人把對神舟五號,,對整個民族的自豪感和蒙牛品牌連接在一起,。2005年蒙牛收入達到108.25億元,,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30%,成為中國乳制品行業(yè)第一,。 功成名就,回報社會,。2005年蒙牛在港交所上市,牛根生捐出自己所有的股份做慈善,。也是在這一年,伊利董事長鄭俊懷因涉嫌挪用公款入獄,,被判6年,也許這就是天意,。牛根生信奉“財散人聚,財聚人散”,,在伊犁時,,他把部分收入分給低下的兄弟,,任蒙牛總裁期間更是將80%年薪散給了員工,、合作伙伴及有困難的人,。2009年牛根生辭去蒙牛一切職務,專職做慈善,,被《鳳凰周刊》評為全球四大捐款巨頭(其他三位是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之一,。 在牛根生和鄭俊懷相遇的22年中,2005年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從共同奮斗到分道揚鑣,,繼而在乳制品行業(yè)相互較量。不能單純的用對與錯來看待兩人的過往,,從另一方面說,,正是鄭俊懷的打壓激發(fā)了牛根生的斗志,成就了蒙牛這個巨頭,。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fā)光,形容牛根生一點沒錯,。 |
|
來自: 了明y > 《事業(yè)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