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仍然少量存在,,被古人發(fā)現(xiàn)后奉為神獸。三皇五帝時代,,猛犸象和劍齒虎還沒有滅絕,。神話中的異獸,可能都是史前動物。介紹一下本人的幾個吧,。 1.無支祁 無支祁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它是大禹治水的對手,被應龍制服,?!渡胶=?jīng)》說:“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 所有無支祁記載都有一個特點: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他是淮河的水怪,,每到出現(xiàn)時電閃雷鳴,。 它非常可能是一種已知動物:古巨猿,。 據(jù)記載,,白色的巨猿并不少見,白化基因也可以在族群中穩(wěn)定遺傳,。巨猿身高三米,,力量當然非常巨大,,并且行動迅捷,。而且這種巨猿和人類的存在時期有萬年以上的交叉,很有可能與人沖突并被獵殺,,尤其是在原始深山老林遇到早期拓荒者時,。這種巨猿很有可能因為生活在淮河流域,喜好潮濕會游泳,,而被和水神相聯(lián)系,。 后世的記載更印證了我的猜想:《太平廣記》一直到唐朝還有目睹無支祁的記載,“見一獸,狀有如猿,,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高五丈許”,。說明無支祁不止一只,它很有可能是我國東部殘存的古巨猿白化種,。 無支祁是古巨猿,,幾乎可以確定無疑了。順帶一提,,這種妖獸和印度的猴神哈努曼,、中國后來的孫悟空淵源都很深,可能是同一概念演變過來的,。 2.應龍 這個神獸簡直太有名了,。《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shù)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文選》云:“天有九龍,,應龍有翼”,。王逸注解《楚辭》:“或曰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徑所當決者,,因而治之”。 總而言之:有翅膀但不能飛,、好風雨(有可能生活在河海),、黃褐色、有很顯眼的尾巴,。 這個不多說了,,直接上圖吧: 滄龍,。 (滄龍生活的年代和人類沒有交叉,所以這個我也是有點虛的,。不過和滄龍類似的海洋生物很有可能在古代海洋或江河中殘留) 這種巨大的“龍”如果被沖上岸,,劇烈掙扎間很可能在沙地上畫出水道,掙扎的姿態(tài)可能也是應龍被貶后“不得上”說法的來源,。 看滄龍的骨架,,更像龍骨:如果古人看到海水沖上來這么一架骨頭,認為這是龍,,我一點都不會感到奇怪,。 3.麒麟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麟),牝麒也,?!倍斡癫米ⅲ骸盃钊琨帲唤?,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睆钠渫獠啃螤钌峡矗{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于一體;尾巴像龍尾,,有一角帶肉,。 獅頭牛尾之類都不難找到符合的特征,但“一角”很難解釋,。鹿科動物都是兩只角,,哪有一只角的呢,? 還真有,。它叫奇角鹿,。 它兩只頭角和耳朵長在差不多的位置,加上顏色一樣可能被看成一體,,人們就把它的鼻角當成“一角”,。奇角鹿發(fā)現(xiàn)的基本都是頭骨,對它的身體結構大多靠猜測,。因此我們很難說麒麟身上的鱗片有沒有可能只是像鱗片形狀的毛發(fā),,或者這種鹿也是有尾骨(像龍一樣)的?如果鼻角也覆蓋肉質(zhì),,那么和麒麟就一模一樣了,。 4.夔牛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還有史書記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p> 眾所周知,脊椎動物從祖先開始就是四足,,哪有一只腳的道理,?況且就算是變異動物,產(chǎn)生率也很低,,哪能做鼓“八十面”,? 所以,這種動物肯定是有什么特征被當成一只腳了,,它真正的腳被人們忽略掉了,。 我想到了錘尾雕齒獸。 雕齒獸平時在地面活動,,四只腳基本看不見,。大粗尾巴有支撐作用,,如果做直立狀,遠遠看去,,確實有點像是某種一只腳的動物,。它的頭和牛很像,并且完美符合“無角”“蒼身”,。這種動物體型非常大,,高達數(shù)米。完美解釋了殺一只夔牛就“制夔牛鼓八十面”,。 |
|
來自: king9413 > 《山海經(jīng)與先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