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語錄體散文集,,孟軻及其弟子萬章著,記錄孟子與其弟子們的活動和言論,。全書原11篇,,現(xiàn)存7篇,共261章,?!睹献印酚涊d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xué)說,,以及唯心主義的哲學(xué),、倫理教育思想等。注釋本甚多,,主要有趙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義》及近人楊伯峻《孟子譯注》等,。 孟子的政治主張的核心是仁政論,。仁政論在經(jīng)濟方面的內(nèi)容是“井田制”。在井田制度下,,“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提出恒產(chǎn)恒心論,。他說:“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并進而由“恒產(chǎn)”描寫出一幅理想的圖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匆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一圖景的描寫,在《孟子》書中凡三見,,內(nèi)容大同小異,,《盡心上》說,這是周文王時候的制度,。它反映出耕織結(jié)合,、自給自足、使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的封建小農(nóng)經(jīng)濟,;也具有村公社授田制的色彩,。它主張在“黎民不饑不寒”的條件下,進行“孝悌”的教化,,以家庭的長幼有序來促使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同時,這也是孟子所向往的“以德服人”的“先王之道”的理想。 孟子反對所謂“暴君汙吏必慢其經(jīng)界”,,即“為田開阡陌封疆”,。他提出了“正經(jīng)界”的主張,并把這說成是施行仁政的首要任務(wù),。他說:“夫仁政,,必自經(jīng)界始?!边@種主張的實際內(nèi)容,,是要使貴族保存封土,維持世祿,,所謂“經(jīng)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認為,,只顧“君之倉廩實,,府庫充”,而不管人民的疾苦,,國君只顧享樂而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樣,,上下的階級矛盾尖銳,,勞動力逃亡,老百姓“放辟邪侈,,無不為己”,。消除這種社會危機的辦法,只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矣,。” “政在得民”與“民貴君輕”,是孟子仁政論的重要政治內(nèi)容,。在孟子看來,,國君能否保持政權(quán),主要是能否得到人民的擁護,。他在《離婁上》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彼磳Α芭懊瘛?、“暴民”:“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彼J為得民,,在于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怎樣才能得到民心呢,?他說:“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庇终f:“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薄疤煜虏恍姆跽撸粗幸??!泵献訌娬{(diào)以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意識向人民灌輸以穩(wěn)定社會秩序外,也注意到保障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是使人民心服的重要條件,。“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笨傊?,統(tǒng)治者應(yīng)考慮到人民的疾苦,不能獨行其樂,,更不能“陷溺其民”,。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天下,。他在《梁惠王下》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政在得民”的思想,,是針對當(dāng)時大量人口流失,,企圖解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勞動力危機問題,。他曾對齊宣王說:“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之士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就是這個意思。他認為“得民”的效果,,是要使“效死而民弗去,。” 孟子于“政在得民”的思想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把人民看作國家不可缺少的要素:“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他認為在一個國家中,,人民是無所謂變換的,,而象征政權(quán)的社稷,執(zhí)掌政權(quán)的國君,,乃至天子,,都可能變換。他說:“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薄读夯萃跸隆酚?,齊宣王問孟子:“湯放桀,武王伐紂,,”“臣弒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泵献右髧腥收椭孛竦某霭l(fā)點,,都是維護君權(quán)。他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钡谒莻€時個時代,這仍不失為光輝的思想,。 孟子仁政論的理論基礎(chǔ)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边@種不待學(xué)習(xí)便能做到的“良能”,不待思考便會知道的“良知”,,是生下來就具有的“善性”,。“測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心中的這四種善良的本質(zhì)構(gòu)成了四種“善端”,,也就是四種道德品質(zhì),,所謂“測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人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他把這種“善端”比作人的四肢,,說“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也就是說,,這四種“善端”和肢體一樣是作為人不可缺少的東西,。凡是沒有這四種“善端”的人,都被孟子看作“非人也”,。這些道德品質(zhì),,不僅是人人具備的,而且“仁義禮智根于心”,,即“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授)我也,,我固有之”的先天本性。這就走上了唯心主義先驗論的道路,。但孟子也認為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有影響,。他說:“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泵献舆€宣稱:“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边@種盡心,,知性、知天的認識路線,,及其存心,、養(yǎng)性、事天的認識目的,,又把人性論引向神秘主義的“天人相應(yīng)論”,。自然他教人注意存心養(yǎng)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求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有他的積極面,。但他過分強調(diào)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于我矣,”“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就鉆進神秘主義的死胡同了。 孟子在《離婁上》對仁義禮智的解釋,,突出仁義的地位,,禮智的作用是在加強仁義的重要性?!叭手畬?,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他又以兒童“天生”的“愛親”,、“敬長”來說明仁義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睆倪@里可以看出,孟子反復(fù)強調(diào)的“根于心”的“四端”,,主要是仁義之端,。而他所說的仁義,其實際內(nèi)容又是儒家所強調(diào)的忠孝:“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這就顯示出孟子要維護的是封建地主階級“親親”,、“尊尊”的道德原則,。孟子特別反對楊朱、墨翟的學(xué)說,,他在《滕文公下》,痛斥:“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也是從尊君,、親親的角度來立論的,。既然人性天生都是善的,仁義禮智等道德都是“根于心”的,,為什么又有人發(fā)生不善的行為,,不能“居仁由義”呢?這在孟子看來,,是由于人們追求“利欲”而失去“善性”所造成的,,不是由于天生的不同,是由于環(huán)境使其變壞了,?!胺翘熘挡艩柺庖玻渌韵菽缙湫恼呷灰??!睘榇耍岢米晕倚摒B(yǎng)的辦法,,把失掉的“善性”找回來,。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也是:“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br> 孟子把“仁義”和“利欲”看成是兩種根本對立物。他雖然提出人人皆有善性的主張,,而實際上卻認為“小人”把“善性”丟掉了,,只有君子才把“善性”保持了下來;“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君子所以異于之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彼选叭柿x”“利欲”看成是區(qū)分君子和小人,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標志,?!坝磁c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異)也,?!薄半u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基于這種偏見,,孟子在宣揚他的政治主張時,,對國君和國君如何統(tǒng)治人民的側(cè)重點是有所不同的。他向國君宣傳“仁義”,,“先王之道”,,“仁政”;而講到國君怎樣統(tǒng)治人民時,,卻說明要給予人民一定的物質(zhì)利益,,并強調(diào)“教化”,才能鞏固統(tǒng)治,。 孟子仁政論的歷史根據(jù)是“先王之道”,。孟子所說的“先王之道”,,是指“先王”的政治。他所說的“先王”,,是指堯舜禹湯文武,,而又常常以堯舜為代表,所謂“言必稱堯舜”,,“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孟子稱頌禹湯文武,更稱頌堯舜,,不僅備極稱頌堯舜的道德品質(zhì),,而且把堯舜作為政治標準、行為的楷模,。他說:“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庇终f:“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碑?dāng)孟子與白圭討論稅制問題時,,他認為收稅“欲輕之于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在孟子看來,,“仁政”,,就同規(guī)矩、音律的功用一樣,,應(yīng)作為政治的準則,。他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guī)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從這一大段引文中可以看出,,孟子所說的“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他十分強調(diào)“先王之道”,,更突出原始社會末期的傳說人物堯舜,是為了便于闡發(fā)他的政治見解,。他說“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是在抬高他所理想的仁政的地位,。孟子的仁政論及為其所制造的歷史根據(jù),,正如荀子所說是“按往舊造說”而他使用的方法也是牽強的比附。 孟子提出“先王之道”,,是企望用“仁政”來矯正當(dāng)時的政治,,他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是歷史的倒退。他說:“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也?!庇终f:“自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彼J為社會歷史的變化發(fā)展,是治亂的循環(huán),。他說:“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边@種往復(fù)循環(huán),,大約五百年是一個周期。五百年必然要有“圣王”出現(xiàn),,開創(chuàng)太平盛世。在這期間也必然會產(chǎn)生輔佐“圣王”的顯赫人物,,所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孟子充滿信心地說“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哉”,。好象他就是當(dāng)時的“名世者”了。在孟子看來,,治國的道理,,古今沒有兩樣。他說,,舜和文王,,一個生在東方,一個生在西方,,兩地相隔一千多里,,時代相距一千多年,“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庇终f:“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認為戰(zhàn)國時期實現(xiàn)“先王之道”有很好的條件,他說:“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不懂得政治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發(fā)展而變化,;他也不懂得原始社會末期氏族部落的首領(lǐng)堯舜與階級社會的君主有本質(zhì)的不同,。他企望“先王之道”在戰(zhàn)國時期重現(xiàn),而提出歷史循環(huán)論,。社會歷史本來是以螺旋的形式不斷的向前發(fā)展,,而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興者”的說法,是把“螺旋”曲解為“循環(huán)”,。這種治亂更替循環(huán)的觀點,,實際上是認為歷史是變而不變,“先王之道”是永恒的真理,。這反映出他的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孟子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從他“仁政”的內(nèi)容及其理論基礎(chǔ)“性善論”和歷史根據(jù)“先王之道”來看,,他的出發(fā)點是唯心主義的,,保守的,調(diào)和的,;但有古代民主的一面,。那種痛恨暴政,重視人民經(jīng)濟生活及其在政治上重要性的思想,,是有進步意義的,。這種思想,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起過不同程度的作用,,影響是很大的,。 《孟子》一書雖屬對話體,,但篇幅加長,議論增多,,不像《論語》那樣簡括含蓄,,而是洋洋灑灑,氣勢滔滔,?!睹献印肺恼碌奶攸c是具有雄辯性,富于邏輯力量,,利用生動形象的寓言,,深入淺出地說明道理?!睹献印肺恼職鈩莅蹴?,感情充沛,深為后代散文家推崇,。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蘇洵曾說:“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不為巉刻斬絕之言,,而其鋒不可犯?!保ā渡蠚W陽內(nèi)翰第一書》) 儒家百科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四書五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