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療法告訴了我們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生命中任何時期,,只要你去排斥對抗的部分,,這部分終將成為你痛苦的重要來源。以前我們重點講解的是對于癥狀的對抗排斥,,當你去排斥一種情緒感受的時候,,這種情緒會愈來愈強烈,最后演變成各種癥狀的形式不斷地折磨你,。而你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每天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死敵,偶爾一件不順心的小事都會演變成你們之間的一種激烈的沖突,?;蚴茄哉Z上的相互責難,或是隨意摔壞家中的物品,,或是憤怒下的摔門而出,,更有甚者會選擇離家出走、、,、,、、,、,、這種沖突從表面上看暫時釋放了自己內(nèi)心中的壓抑和不滿,,但情緒過后帶來的是自己的后悔自責以及你和父母之間的更加不理解,,這無疑會進一步激發(fā)自己的憤怒和壓抑的感覺。待到下一次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沖突一定會再次來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你和父母之間的沖突還是你和癥狀之間的沖突都是一場惡性循環(huán)而已,。 很多錯誤的認知阻礙了你和父母的和解之路,。我們有必要把它們梳理清楚。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強迫癥是父母一手造成的,,這是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我們某一天從強迫癥的治療書籍中得知,強迫癥的形成和自己的早期成長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guān)系,,比如父母不恰當?shù)膿狃B(yǎng)方式的時候,,我們開始對父母產(chǎn)生諸多的不滿。當一個父母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作用下,,過分苛責自己的孩子,,過度要求孩子在成績、工作上如何如何優(yōu)秀的時候,,孩子的確更容易形成追求完美,、安全感缺乏的性格缺點。但是我們把強迫癥的獲得完全歸咎于父母的教育方式,,那就真的沒有必要了,。 事實上一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除了家庭的影響之外,,還有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方式,,還有整個社會給你傳遞的價值觀念,當然也包括你自己的接受這些信息的方式,。比如一個人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我想不僅僅來源于父母的影響,它和某些學校過去常常過分強調(diào)考試分數(shù)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并且就強迫癥的癥狀發(fā)病機制來看,,性格的缺陷是基礎(chǔ),更多的是患者本人感覺情緒和念頭的存在是不合理的,進而不斷排斥解決的結(jié)果,。既然發(fā)病的原因很多,,那么完全把癥狀歸咎于父母的身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父母雖然對待我們的方式有錯,,但我們也應(yīng)該盡最大努力去原諒他們。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很多人把父母過于理想化了,,他們認為父母應(yīng)該想心理咨詢師那樣去理解自己,去理解自己的癥狀,。我們聽到最多的抱怨是,,“我有強迫癥,我很痛苦,,但是父母一點都理解不了”,。不可否認,很多情況下父母真的無法理解我們的感受,,因為他們可能從來都沒有患過強迫癥,,要求一個從來沒有患過強迫癥的人去理解你,就好比讓一個男性去理解一個女性在分娩過程中的痛苦,,這根本就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所以,不強求別人去理解自己,,要學會理解別人的不理解,,這點對于和解很重要。 有的人還是在糾結(jié)于過去,,他們還會抱怨說,,“如果父母當初對我好一點,對我的要求沒那么高,,我或許就不會患上強迫癥”,。每一位父母都應(yīng)該選擇恰當?shù)姆绞饺Υ约旱暮⒆樱@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沒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父母都成為心理學家,,都成為強迫癥的治療專家。既然不是專業(yè)人士,,他們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第二,,縱使父母有百般不好,但是父母的出發(fā)點總是為了你好,??创粋€問題,我們不能僅僅從事物表面出發(fā),,更應(yīng)該看到事情的深層內(nèi)涵,。他們可能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留下爺爺奶奶去照顧你,,這或許讓你缺少了很多童年的愛,,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他們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多掙點錢,,好給你一個更好的未來罷了,。他們可能會每次逼著你去完成學業(yè),,當你成績退步的時候大聲責罵你,,這樣你久久無法釋懷,當然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他們只是想讓你考一個更好點的大學,,讓未來更有保障而已。 我們怨恨父母的理由很多,,但是可以讓我們選擇原諒的理由更多,。 很多人不原諒父母,其實也是不肯原諒自己,。 一個人天生下來就會和父母產(chǎn)生一種血緣上的鏈接,,一些強迫癥朋友會習慣性地把父母身上的缺點看成是自己的缺點,為了努力克服這些缺點而不斷地苛求自己,,結(jié)果帶給自己的只能是更多的痛苦,。我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來訪者始終對父親身上的缺點耿耿于懷。原來他的父親是一個軟弱的人,,每當他看到父親在別人面前唯唯諾諾的時候,,他會都會產(chǎn)生很羞愧的情緒感受。在以后的生命當中,,做任何的事情都不容許自己犯一丁點的錯誤,,對于別人任何的否定評價,自己都會感覺痛不欲生,。他的痛苦是為了努力避免成為那個糟糕的父親,,努力活在一個“只有鮮花和掌聲,沒有鄙視和誹謗”的世界里,。這個世界沒有完美,,如果你一味去追求它,,換來的只有是更多的挫敗感。所以當他學會原諒自己的時候,,他逐漸發(fā)現(xiàn)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也應(yīng)該同樣地被原諒。 我們經(jīng)常談接納,,但是我們是否完整地理解它呢,?接納不僅僅指對于癥狀的接納,我們還要學會接納自己,,學會接納父母,。去年的時候我曾經(jīng)看到一位痊愈者的留言,他是這么說的,?!拔覀兠刻於荚跒榱私蛹{而接納,我們翻書查理論,,我們喋喋不休地和咨詢師探討著自己的困惑,,我們究竟理解什么是接納嗎?從病床上站起來,,多去看看父母過的好不好,,多去聽聽身邊又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多去擁抱大自然,,這才是真的接納,。我們真的很難想象一個連周圍的人,周圍的一花一木都不曾理解和關(guān)注的人,,有一天他會接納自己的強迫癥,!” 我們和這位痊愈者一同發(fā)問,如果一個人每天和父母沖突不斷,,這樣的人又如何接納讓人更加痛恨的強迫癥呢,? 文章的結(jié)尾部分給大家一些和父母和解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解的第一步在于正確的溝通,。因為誤解,所以有矛盾,,矛盾沒有及時化解,,沖突只有持續(xù)升級。很多人可能會抱怨說,,沒辦法去和父母去溝通,。每次自己一開口,他們總會用習慣性的口吻把我的話給堵回去,。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還是很愿意去了解你的內(nèi)心世界的,,所以不妨鼓起勇氣自己先邁開這一步,。選擇一個大家都空閑的時間,坐下來敞開心扉談一談,。聽聽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也說說自己對父母的看法。 和解的第二步要嘗試與不良的情緒共存,,而不是立即地釋放它們,。有很多人一遇到與父母意見不合,甚至父母一個動作一個眼生都會暴跳如雷,。這個時候不妨暫且忍耐一些情緒,,離開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環(huán)境,轉(zhuǎn)而去做一點有建設(shè)意義的事情,。比如看看書,,找朋友玩一玩。雖然這個過程你還是會感覺氣憤,,但是你只要這么去做,,多做幾次,你會發(fā)現(xiàn)不發(fā)脾氣好像也可以過,,久而久之你和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會得到改善,。 當然了,強迫癥的人都是一群執(zhí)念很深的人,,一旦有一個可以改變自己的窗口,你都想拼命地抓取,。所以呢,,不必執(zhí)著說我現(xiàn)在一定馬上和父母和解。這種急躁不僅無法實現(xiàn)和解,,可能會讓讓事情更加糟糕,。和解從來都不是一件速成的事情,如果馬上可以和解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如果和解無法實現(xiàn),,我們也不妨把沖突給放一放,自己先動起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無為而治實際上也是和解的一種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