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和母親同時掉河里,,你先救誰,?這個經典問題困擾了億萬中國人。一直以來,,無數(shù)人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好像無論怎么回答,這都是一道送命題,。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說當父親和丈夫同時“掉河里”時,,你會救誰呢,?這個問題與上面那個同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早在2700年前就有人給出了答案,。 春秋時期,鄭國大臣祭仲可謂“第一權臣”,,他先后輔佐過五任鄭國國君,,手握廢立國君的大權,是鄭國的頂梁之柱,。但是,,由于他專擅大權,受到鄭厲公的猜忌,,生怕祭仲對自己不利,。公元前697年,鄭厲公派出一位殺手,,欲除掉祭仲這個心頭大患,。 鄭厲公也好笑,你說殺就殺吧,,偏偏派的殺手是祭仲的女婿雍糾,。雍糾對鄭厲公忠心耿耿,雖然有過猶豫,,但還是接受了任務,,他準備了豐盛的晚宴,等祭仲赴宴時將其刺殺,。 祭仲又稱祭足 就在一切準備妥當時,,雍糾的妻子雍姬知道了此事,丈夫要殺自己的父親,,這還了得,!可她既然成了雍糾的妻子,一切就得聽從夫家的,,但是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父親赴死,。如果告訴父親,自己的丈夫肯定也會沒命,。左右為難之際,,雍姬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希望她能出出主意。 雍姬問母親:“父親與丈夫相比,,誰更親呢,?”她母親回答:“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天下任何男子,,都可能成為你的丈夫,,但你的父親只有一個,這怎么能相比呢,?(成語“人盡可夫”就出于此,,但意思完全變了)。雍姬聽了母親的話,,便將雍糾的刺殺計劃告訴了父親,,祭仲得知后先下手為強,殺死了雍糾,。鄭厲公也被迫逃離鄭國,,逃走時拉著雍糾的尸體,一邊走一邊罵:“這么大的事你跟女人商量,,真是死的活該,!” 在丈夫與父親的生命同時遭遇威脅時,雍姬根據(jù)血緣的關系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當然,,這畢竟是2700年前的事,用古人的做事準則當作今天的行事標準,,顯然不妥當,。但是,這也算古人給我們的一個答案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