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讓三分,,天空地闊,。 心田培一點(diǎn),子種孫收,。 【譯文】善心是最寶貴的,,一生用不完;以善心作良田,,后代子孫綿延耕種不完,。凡事能退讓一點(diǎn),天地寬廣;心中培養(yǎng)善念,,子孫自有收獲,。 2. 留福與兒孫,未必盡黃金白銀,。 種心為產(chǎn)業(yè),由來皆美宅良田,。 【譯文】給子孫造福不必都是黃金白銀,,修養(yǎng)身心勝過經(jīng)營豪宅良田。 3. 作本色人,,說根心話,,干近情事。 【譯文】做真我,,說真話,,干合乎情理的事。 4. 謀占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chǎn)賢郎,。 【譯文】一心置產(chǎn)賺錢,,定生不肖子孫;尊敬先生,,則有賢良后代,。 5. 施必有報(bào)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勸人,; 施不望報(bào)者,圣賢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濟(jì)世,。 【譯文】做好事而得善報(bào),是天地間不變的道理,,有仁心的人以此勸人,;布施不求回報(bào),乃圣賢的心胸,,君子用這種胸懷以濟(jì)世,。 6.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 吾本薄德人,,宜行積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愈薄矣,; 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 【譯文】我是福德少的人,,應(yīng)該多做惜福有德的事,。福氣少的人必定刻薄,愈刻薄則福氣愈少,;福分厚的人必定寬厚,,愈寬厚則福分愈多。 7.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jì)人,謂之福,。 有著述行世,,謂之福。有聰明渾厚之見,,謂之福,。 無是非到耳,謂之福,。無疾病纏身,,謂之福。 無塵俗攖心,,謂之福,。無兵兇荒歉之歲,謂之福,。 【譯文】有時(shí)間讀書,,有力量助人,有著作發(fā)行,,有聰明見識(shí),,沒有是非,身體沒有疾病,,沒有煩心的事以及沒有荒年等等都是福氣,。 8. 談經(jīng)濟(jì)外,寧談藝術(shù),,可以給用,。 談日用外,寧談山水,,可以息機(jī),。 談心性外,,寧談因果,可以勸善,。 【譯文】金錢以外,,談?wù)勊囆g(shù),可受用許多,;生活以外,,聊聊山水,可去機(jī)巧之心,;人性之外,,說些因果報(bào)應(yīng),可助人為善,。 9. 作德日休,是謂福也,;居易俟命,,是謂洞天。 【譯文】修身養(yǎng)性不停止是有福境界,,順其自然以安命是洞察天機(jī),。 10. 心地上無波濤,隨在皆風(fēng)恬浪靜,;性天中有化育,,觸處見魚躍鳶飛。 【譯文】心中無煩亂起伏,,自然一切都寧靜,;天性得到教化,到處可見美好景色,。 11. 貧賤憂戚,,是我分內(nèi)事,當(dāng)動(dòng)心忍性,,靜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轉(zhuǎn)之,; 富貴福澤,,是我分外事,當(dāng)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譯文】貧困多憂是我分內(nèi)的事,,要忍耐,更要努力做善事以等待機(jī)會(huì);富貴榮華是我分外的事,,得到后應(yīng)謹(jǐn)慎保有,,更要做好事,使福澤能持久,。 12. 熱不可除,,而熱惱可除,秋在清涼臺(tái)上,; 窮不可遣,,而窮愁可遣,春生安樂窩中,。 【譯文】氣候炎熱不能排除,,但煩惱可以清除,清涼臺(tái)上充滿秋意,;窮困不能排遣,,但憂愁可以排遣,安樂窩中充滿生機(jī),。 13. 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 【譯文】富貴貧賤難以令人滿意,,若知足就能稱心如意;自然美景沒有永久的主人,,得到閑暇觀賞便是主人,。 14.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譯文】知足即能永遠(yuǎn)滿足,,而終身不受恥辱,;知道進(jìn)退,終身沒有恥辱,。 15. 急行緩行,,前程總有許多路; 逆取順取,,命中只有這般財(cái),。 【譯文】不論走得快或走得慢,,面前總有那么多路要走;無論是該得的,,還是不義之財(cái),,命中的錢財(cái)就只有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