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星球一個貼子里隨口吹了個niubility,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寫一篇解釋清楚,,不好脫身啊。??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一) 很久很久以前,,在河南New York,,新鄉(xiāng),發(fā)生了一場徹底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戰(zhàn)爭,。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第七天,,勝利方君王召開慶功表彰大會。其中,,賞賜了一大塊銅料給一個叫做利的參戰(zhàn)軍官,。 得到銅料后,利感到很自豪,,用來干點啥好呢,?嗯,打造一個銅器吧,,再刻上“參加某日某場戰(zhàn)斗紀念”幾行小字,,作為“軍功杯”,傳家寶,。 歷史如此奇妙,。利的這個“軍功杯”,三千年滄海桑田,,機緣巧合流傳至今,,真的成了全體中國人的絕世傳家寶—— 這場戰(zhàn)爭,就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zhàn)”,! 這個銅器,,就是1976年3月在陜西臨潼出土的“利簋青銅器”! 簋是用來盛酒的器具,?!袄笨逃?行共32個字的銘文,迄今為止仍是已知西周最早的,、有銘文的銅器,! 銘文: “珷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聞,,夙又商,。辛未,王才闌,,易又事利金,。用乍旜公寶尊彝,?!?/span> 武王伐紂,在甲子日黎明,,逢歲星當空,,對伐商能否順利進行占卜,兆象很好,。就在當天,,一舉打垮商軍。七天以后的辛未這天,,武王在駐軍處,,賜給又事(官名)利以金(銅料)。利覺得很榮耀,,鑄此簋作為紀念,。 “利簋”的史料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當時人記當時事”,,是真正的實時記錄,是活生生的證據(jù),。 “銅”證如山,,它明明白白記載了“牧野之戰(zhàn)”的兩大關(guān)鍵要素—— 發(fā)生在甲子日; 這天清晨有歲星上中天的清晰天象,! 二) 無獨有偶,,先秦以降的各種文獻資料,“武王伐紂”的歷史書寫,,和“利簋”一樣,,有個非常奇特的特點: 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之中,就數(shù)它留下的天象記錄最多,,也最復雜,! 一般來說,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留下的天象記 ,,也就1,、2項,最多不過2,、3項,。 但是,與“武王伐紂”前前后后相關(guān)的天象記錄,,據(jù)檢索,,目前可見居然有十數(shù)種之多。 從“利簋”可以看出,,周代當事人的實時記述,,“武王伐紂”光輝歷史,一開始就已經(jīng)自帶強烈的“天象”印記了,。 可見,,后世文獻資料的記載,應該不是空穴來風了,,最初的源頭就是如“利簋”一樣的西周各種史料,。 史料記載的這十數(shù)種天象,無一例外寓意著:周克商不是叛逆,,而是天命所歸,,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三) 經(jīng)綜合梳理,,“武王伐紂”時期的十數(shù)種星空異象,主要有如下幾個關(guān)鍵點: 1)“甲子朝,、歲星上中天”——牧野決戰(zhàn)在甲子日清晨,,可見歲星。 “珷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聞,夙又商——《利簋銘文》 2)“東面而迎歲”——周師向東進軍途中也見到了歲星,。 “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薄痘茨献印け杂枴?/span> “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薄盾髯印と逍А?/span> 3)“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星在天黿”——周軍出發(fā)前后日月星辰位置和運動態(tài)勢,。 “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國語·周語下》 當時,,歲星在鶉火宮經(jīng)過,,月亮在天蝎座π星之處,太陽位于天空黃道上橫跨銀河之處,。過兩天,,月亮和太陽在斗宿會合,,水星出現(xiàn)在寶瓶宮天區(qū),。日月和水星都到達北方七宿之間。 4)“旁死霸,,既死霸”——周師出發(fā)后至甲子日決戰(zhàn)前,,至少走了一個月時間,期間應有兩次“霸”,,朔,,發(fā)生:第一次在癸巳前2日,第二次約在牧野之戰(zhàn)前五日,。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紂?;浫魜矶?,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翌日辛亥,祀于天位,?;浳迦找颐?,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薄稘h書·律歷志下》引《武成》 四) “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jīng)常、越是執(zhí)著地思考它們,,心中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贊嘆和敬畏—— 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span> 核心問題來了,古代史料中“武王伐紂”天象記錄以及具體干支時間,,可靠嗎,? 歷朝歷代無數(shù)學者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每一個觀點都引經(jīng)據(jù)典,,上下求索,眾說紛紜,。 最早的認為武王伐紂是在前1127年,,最晚的認為是前1018年,相差一百多年,,誤差太大,。 1997年,經(jīng)對周武王時期灃河王宮遺址地層進行碳14測年分析,,結(jié)合殷墟,、晉侯墓等相關(guān)考古數(shù)據(jù),終于把誤差大大縮小—— 武王伐商應在前1020年到前1050年這30年之間,。 時代的發(fā)展,,終于到了科學手段正式介入的時候。我們作為當代人,,有機會見證“科技驗證歷史”,,幸運。 五) 1999年,,上海天文臺采用國際天文學界最權(quán)威的行星星歷表數(shù)據(jù)庫及軟件,,對文獻中的每一項天象特征進行檢驗。 1)時點 他們發(fā)現(xiàn),,前1119一前1000年間,,日、月,、星位置能同時滿足“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及歲星”的,,只有13個日子: 結(jié)合后“東面迎歲”方位,只剩下紅圈標注的三個日子,。其中,,第一個落在誤差30年之外,第三個歲星可見度太低,。 最佳的答案呼之欲出——前1045年12月3日,! 用軟件驗證,完全證實這一天清晨5:30,,周人地區(qū)所見天象確實是“東面迎歲”: 2)時段 這個時點,,能夠符合文獻記載的其他天象和歷法節(jié)點嗎? 前1045年12月3日是丁亥,,三日后出現(xiàn)一次朔,,即前1045年12月7日,次日是壬辰,,與《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霸”精準吻合”,。 顯然,此時周軍先頭部隊已經(jīng)在向牧野進軍的路上啦,。 過了14天,,從12月21日起連續(xù)五天,,出現(xiàn)“星在天黿”的天象,。 再過16天,前1044年1月6日辛酉,,發(fā)生了第二個朔,,《武成》“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封”,,5天后是哪天?—— 前1044年1月9日,,甲子,! 這個甲子日是不是牧野決戰(zhàn)日,就看它有沒有如“利簋”所載的“歲”,,即木星上中天—— 軟件演算,,令人無比驚奇,這一天,,在河南牧野當?shù)貢r間4:55分,,正南方向所見:好大好閃的歲星當空掛! 歲星處于地平高度約60度,,是最利于觀測的角度,,且南方天空中令沒有任何其他行星,。 想象一下吧,前1044年1月9日,,清晨,,周軍列陣出擊,正南方天空“歲星”高懸,,一閃一閃亮晶晶—— 此情此景,,天命昭示,萬眾見之,,何等軍心振奮,,何等刻骨銘心,無怪乎利鑄就“軍功杯”,,特意要記上此事,。 更妙的是,牧野之戰(zhàn)大約一個月后,,從前1044年2月4日起至24日,,水星再次“在天黿”,更易在日出前被觀測到,。 3)時期 前1045年12月3日后一兩日大軍出發(fā),,至前1044年1月9日決戰(zhàn),前后剛好一個月多一點,,37天,。 這37天里發(fā)生的天象,不但均高度吻合文獻所記,,而且史料記載的各個歷法節(jié)點,,也能完美覆蓋: a)“東觀兵”。 經(jīng)演算,,《國語》的4個天象里,,“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星在天黿”均在這37天里出現(xiàn),,“歲在鶉火”出現(xiàn)在兩年前“武王東觀兵”時期。 前1047年下半年,,歲星運行在黃經(jīng)68°~107°,,此時“鶉火之次”范圍在96.63°一129.91°,下半年大部分時間歲星都在“鶉火之次”,。 這一年,,周武王和姜太公一伙,“東觀兵,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大搞聯(lián)合軍事演練,,宣告滅商革命的正式開始。 “九年,,武王上祭于畢,,東觀兵,至于盟津,?!菚r,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诉€師歸。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 《史記·周本紀》 b)周武王啟程日,。 《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這句話,,記錄了滅商軍事決戰(zhàn)期間,革命領(lǐng)袖周武王從周地出發(fā)的啟程日,。 “死霸”的旁的翌日,,“癸巳”,即朔的第三天,,前1045年12月9日。先頭部隊已經(jīng)出發(fā)五六天,,武王親率主力隨之開拔,。 c)渡孟津。 《尚書·泰誓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這里明說,周師渡孟津是一月戊午,。 這個日子對得上嗎,?前1044年1月3日剛好是戊午,高度契合,。 地理上,,自岐周至孟津,路程約900里,,按大軍每日行進約30-40里,,不多不少正需要一個月。 d)到牧野,。 《世俘》:“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渡過孟津5天后到達牧野,,與商軍交戰(zhàn),。 孟津到牧野,距離大約250里,,從1月3日到9日,,剛好耗時5天,再合情合理不過了,。 軍事決戰(zhàn)日,,發(fā)生在冬季,是“履霜,,堅冰至”的日子,,也吻合傳說中姜太公《六韜》記載: “武王伐紂,雪深丈余,。五車二馬,,行無轍跡,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舊唐書·禮儀志一》“長孫無忌奏議引《六韜》原文” e)建國大典,。 “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粵五日乙卯,,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武成》 這幾句,,記錄了周朝開國大典各個儀式的具體日期,,也契合檢驗結(jié)果—— 前1044年2月19日確實出現(xiàn)過一次“既旁生霸”天象。 據(jù)此,,第六日庚戌,,2月24日,“武王燎于周廟”,,拜祭祖廟,,紀念革命烈士; “翌日辛亥”,,2月25日,,“祀于天位”,舉行祭天大典,,宣布革命成功,,受命于天; “粵五日乙卯”,,3月1日,,“乃以庶國祀馘于周廟”,舉行處置戰(zhàn)犯俘虜儀式,。 六) 是的,,這就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古人歷史記載與現(xiàn)代科技的完美結(jié)合—— 文物、古籍等關(guān)于“武王伐紂”記載,,經(jīng)過復雜,、苛刻的科學驗算,彼此之間居然真能相互對應,,且能從中建立起精確日程表,! 認真看看吧,以下上海天文臺檢驗出來的,、三千年前“武王伐紂”時一系列重要行動精確日期: 當然,,從學術(shù)的角度,這個結(jié)果也許沒人敢說百分百準確,。隨著考古發(fā)展,可能會有更多“武王伐紂”新文物的出土,,甚至會改寫這個結(jié)果,。 還有,,對上述現(xiàn)存文獻中的文字,、月相釋讀不同,仍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爭議。 例如,,對“利簋”銘文中的“歲”字,除了釋為“歲星”外,,還有 “戉 ”,、“歲祭 ”、“劌 ”,、“新年”等多種觀點,,每種觀點都會導致不同的結(jié)論。 但是,,就目前資料及技術(shù)手段來看,,就文獻記載與天象一致性來看,這份日程表應該是迄今最令人信服的結(jié)果了,。 七) 好了,,回到本文題目,哥哥告訴你,,“革卦”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歷史秘密呢,? 簡單講一下:這一卦,是“革命之卦”,,記錄了周克商軍事決戰(zhàn)的主要歷程—— 在里面,,隱藏著武王帶領(lǐng)主力部隊從周地開拔牧野的紀念日。 這個日子,,就是“革卦”經(jīng)文中兩次出現(xiàn)的“巳日”:“巳日乃孚”,、“巳日乃革之”。 “巳日”是那一天,?是《武成》“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中的“癸巳”,即前1045年12月9日,,武王揮師出擊紀念日,。 革命領(lǐng)袖“巳日”出發(fā);“鞏用黃牛之革”,,軍事物資器械準備充足,;“征兇”,渡孟津前的占卜,;“有孚改命”,,攻破商都;“虎變,、豹變,、革面”,,建新政權(quán),改正朔,、易服飾,。 “巳日”這一天作為決戰(zhàn)的起點日,意義重大,,在經(jīng)文中兩次提及,,以提醒后人永志不忘這一光輝的重要革命紀念日。 (2019年1月13日,,手寫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