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我是誰”? 你有沒有疑惑過這個千古以來的哲學(xué)難題,?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這也是清朝順治皇帝久久解不開的的心中大惑,。 誰讀懂了生命的來龍去脈,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書,。 從我們出生到懂事時,,大人就會反復(fù)告訴我們——“記住,你姓xxx,,你是xxx人......”,。 是的,當(dāng)你姓了某個姓氏時,,其實就已經(jīng)知道了你的家族血緣關(guān)系,,通過這個姓氏還可以追溯根源。 那么,,想要了解“我是誰”,,何不先了解自己的先祖和逝去的親人? 中國人重視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 千年來,人們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跡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以此證明家族的存在,、延續(xù)家族的血脈。 這就是家譜,。 家譜,,流淌著中國人的血脈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 在中國,家譜約有3000年歷史,,素來與國史,、方志并稱為三大歷史文獻。 古語云: 三世不修譜為不孝,。家法壞,,譜諜尚有遺風(fēng);譜諜壞,,人家不知來處,。故譜不可不修,。 古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span> 中國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講求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 尋根問祖,,是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 家譜,,延續(xù)著家族的血脈,更傳承著祖上的遺訓(xùn)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續(xù),或綿延家風(fēng),,或與時俱進,,而為人孝悌,始終是治家的根本,。 家無家譜,,就如國無國史 如今,一本本家譜已成陳跡,,很難再與家族的后人重逢,。 現(xiàn)在還講究這些的人也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輩,,各地親戚回鄉(xiāng)過年,,叔輩子侄相互分不清,長幼全都亂了套,。 只在一些鄉(xiāng)村,,還保留了這一文化習(xí)俗,修譜人也大多是老人,。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 自古以來,,家譜承載著倫理規(guī)范,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系著社會秩序,。 縱觀歷史,,國家可滅,朝代可替,,家庭可散,,個人可亡,惟有民族,、家族歷久長存,,生生不息。 而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xù)的唯一存在證明,。 因此自唐代以來,,歷代都對撰修、研究家譜大力提倡和支持,。 “凡國必有史,,有家必有譜?!?/span> 家譜包含有哪些內(nèi)容 姓氏源流 中國姓氏在經(jīng)過歷史不斷演變,,如: 戰(zhàn)亂,遷移,,改朝換代,,以及避諱改姓、避難改姓,、復(fù)姓改為單姓等,,姓氏變得更為復(fù)雜,其真正的出處,、源頭就更需要詳細考證了,,《家譜》中有詳細記載。 從一姓到一國一家,,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 世系表 “世系表”,簡而言之,,就是說明一個家族成員,,如: 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guān)系,,寫清楚祖先后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 它有四種基本的記述格式: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 家訓(xùn) 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的節(jié)儉持家思想,,今天看來仍有積極意義,。 在家譜中有不少詳記家訓(xùn)、家規(guī)等以資子孫遵行的,。 當(dāng)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xùn),如顏氏家訓(xùn),、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膾炙人口。 家傳 家傳一般分為: 列傳,、內(nèi)傳和外傳等,。 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 內(nèi)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dāng)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 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征集等。 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內(nèi)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jīng)籍、表策,、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十分豐富。 家譜圖像 家譜主要以文字內(nèi)容為主,,圖片資料為輔,,但一張好的圖片也能將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質(zhì)傳達出來。 將圖片、照片納入家譜的意義在于,,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huán)境背景,,使家譜不在局限在文字記錄、整體概念,,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 只要是能讓人對家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古地圖或老照片,均應(yīng)該被收入家譜里,,包括:
家譜到底有什么用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 通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tǒng),,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guān)系的親疏遠近。 “親我者,,我親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緣,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長久存在和不斷復(fù)興,就是要告訴人們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得到發(fā)揚光大。 尋根留本,,承前啟后 古人曰: “譜諜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譜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里來,?有了譜書你就能夠追根溯源。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在世幾十年總歸要悄悄地離開人世。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就是人之本。 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span> 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guān)系的標(biāo)志,,人獸之別就在于他們對于血緣關(guān)系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個人,無論他漂泊有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xiāng),,因為那里有曾經(jīng)養(yǎng)育他的親人,,那里埋葬著他的祖先,。 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是中國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根本意義上的“身份證”,。 敦親睦族,,凝聚血親 古人認為,家譜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 通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復(fù)登門拜訪,,不斷了解情況,,追根溯源,尋祖問宗,。 加強了家族內(nèi)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家族內(nèi)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 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傳承親情教育,,激發(fā)起對祖輩的敬意與懷念。 因為修撰家譜和逢年過節(jié)中緬懷先祖的各種儀式,,使得子孫后代能更加自覺地做到尊老敬長,,憐惜孤寡幼小。 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倡導(dǎo)和睦之風(fēng),,有利于家庭的團結(jié)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會的和睦與和諧,。 治家齊國,,教化子孫 家譜中包含的許多祖訓(xùn)家規(guī),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如敬父母,、尊長者、睦族人,、和友鄰,、恤貧孤、尙節(jié)儉,、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內(nèi)容。 有的家譜中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忠君愛國,、造福鄉(xiāng)梓、刻苦學(xué)習(xí),、奮發(fā)拼搏的典型事跡,,都是對族人和后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 治國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族,,一個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會,,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yǎng)教育出眾多品德高尚、能力出眾的人才,。 好的祖訓(xùn)家規(guī)就能彌補現(xiàn)代教育只重知識才能卻忽視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譜正有著這樣的功能,。 傳承歷史,,問祖憑證 家譜都有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等諸多內(nèi)容,。家族的歷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海外華人熱心回國尋根問祖,,造福鄉(xiāng)梓,,他們尋根問祖最信得過的就是查閱家譜。 對于因各種原因遷居他鄉(xiāng)的普通人,,家譜就是他們與祖籍,、族人溝通的橋梁,是他們思鄉(xiāng)念祖的精神象征,。 因此,,家譜不但是家族歷史的記錄,也是天涯游子落葉歸根的精神寄托和尋根依據(j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