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 24 日 0 點 31 分,著名心理專家李子勛老師因病去世。大多數人認識李子勛,,都是通過央視的一檔夜間節(jié)目 --《心理訪談》,。李子勛,原中日友好醫(yī)院專職心理醫(yī)生,,是帶領心理學在中國落地生根的第一人,。作為第一批心理治療師、心理督導師,、精神科醫(yī)生,,他多年來致力于心理健康科普的心理專家,在親子,、情感,、婚姻與家庭等多方面提出許多獨到見解,陪伴一代人心理成長,。今天我們重溫李老師關于如何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的相關研究,。 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互動的結果我們有時會埋怨現在這個家庭關系不好、不舒服,,以為這種情況是誰的責任,,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就會發(fā)現,這里沒有因果,,你認為是原因的東西,,本身可能就是結果,因果是互換的,、循環(huán)的,,而且經過無數次的循環(huán),才形成了現在這個格局,。 我們著重觀察的是關系,,而不是觀察家庭教育中的對錯,家庭關系是一種存在性的關系,,沒有誰對誰錯之分,。 我們重視的是一種關系教育,強調孩子在家庭結構中的關系,,孩子在這種關系中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是什么。 我們的目的是減輕人們的焦慮,,而不是增加人們的焦慮,。讓大家看到,問題其實也沒有那么嚴重,,只是家庭類型的一種表現,,假如覺得現在不好,,自己可以換一個樣子,家庭也可以隨之改變,,不會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如何在日常的養(yǎng)育中,,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我們一般會依循以下三個原則: ①關系大于教育我說的良好的親子關系不是過度親密的、過度依戀的糾纏關系,,而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相互尊重的關系,。 當你和孩子建立起這樣的關系的時候,,就會發(fā)現,你希望孩子怎么變他就會怎么變,。你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學,,他就會一直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因為他把這個目標看成是自己的目標,。 在我遇到的很多個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確的教育方法,卻有非常糟糕的親子關系,,他們中有些人還是教育家,,教育別人頭頭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卻不行,。因為他們太重視教育了,,忽視了和孩子的良好的親子關系,總是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這就像一個團隊,,如果人際關系良好,,團隊就會充滿朝氣,有活力,,你讓他做到十分,,他就會做到十二分,你不用告訴他,,他會自覺去做,。 糟糕的親子關系的結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確,,結果越差,。 媽媽處處關心孩子,、照顧孩子,并不能構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媽媽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媽媽,媽媽絕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如果孩子說他喜歡韓國的歌,,要把頭發(fā)染黃, 媽媽不會阻止他,,而會說:“是嗎,,這個想法不錯,媽媽沒有什么意見,,但是我不知道你染成黃頭發(fā)老師會怎么說,。” 孩子看到媽媽尊重他的意見,,他就不染頭發(fā)了,,因為他會想:“假如我染了頭發(fā),老師會怎么說,?” ②我們要用成長,、發(fā)展的眼光看孩子如果一個孩子說謊,父母知道后會非常緊張,,認為孩子品行不好,, 就會充滿焦慮,當一個人充滿焦慮的時候,,思維就狹窄,,處理問題的方法就簡單甚至糟糕, 如罵孩子,、懲罰孩子,。 如果用成長的眼光看孩子, 就會鼓勵孩子犯錯誤,,當然是要犯他那個年齡應該犯的錯誤,。 男孩有攻擊性,你不要去打壓他,,而要去引導他,,他把別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你不要訓斥他,,不要說他是壞孩子,,而要說聰明的孩子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懲罰他,; 一種是認為孩子犯錯誤對他的成長是重要的,,孩子需要犯他這個年齡應該犯的錯誤, 包括撒謊,、打架,、偷別人東西等。 一個8歲的孩子打動物,,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情,,但是清華大學的劉海洋用硫酸燒熊就引起公憤。 為什么,? 每個年齡段的人只能犯這個年齡段應該犯的錯誤,這是社會容許的錯誤,。一個 5 歲的孩子在王府井大街上撒尿,,沒有人會指責孩子是小流氓,但是一個 30 歲的人在王府井大街上公然撒尿,,派出所就會把他帶走,。 所以我們不要把孩子犯錯誤看成多嚴重的事情,甚至我們要鼓勵孩子犯每個年齡段可以犯的錯誤,。犯錯誤恰恰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就不能從錯誤中學習,,不能成長,。 如果一個媽媽從小處處關心、事事照顧她的兒子,,什么錯誤也不讓他犯,,兒子非常聽話,鄰居都說她有一個聽話的好兒子,,兒子到青春期后就沒有經驗來處理他的焦慮,,處理他的挫敗感,他不敢欺負別人,,就會欺負最愛他的人——媽媽,。 最愛他的人給他安全感,所以他就對媽媽說粗話,,干一些無法無天的事情,,因為他知道攻擊別人會受到懲罰,攻擊媽媽不會,。 為什么會這樣,? 孩子小時候沒有犯錯的經驗,長大就會犯一些大錯誤,。 因為他小時候沒有從犯錯中學習到責任和聰明的應對,,都是媽媽替他處理好了,,現在他大了,媽媽沒有能力幫助他處理好社會矛盾了,,他就容易把憤怒指向媽媽,,把一切不順都歸咎于媽媽。 ③教育方式大于教育內容教育的正確或錯誤不重要,,有效才重要,。很多家長讀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書,結果是書讀得越多越糟糕,,和孩子的關系像仇敵似的,。家長不能在孩子面前扮演專家角色,因為很多孩子藐視權威,,你越權威,,孩子越不想聽話。 社會并不像教育家所認為的那樣理性和單純,,很多人寫教育孩子的書不是真心為每個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傳一種他喜歡的教育理念、一種觀點,,為了維護這個觀點,,他會故意把事情說得很簡單明了的樣子。 如果家長把教育專家的話太當真,,可能得不償失,。所以,請家長不要太當真,,只當成一種可選的方式,,而非絕對的答案。 正確和錯誤不重要,,有效(useful)才重要,。 這樣的觀念比較符合現代實用主義的思想,我們要告訴孩子一些實用的東西,,不要只告訴孩子正確的東西,,很多正確的東西只存在于書本中,在生活中它們就死了,, 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實用的教育才是現實教育,這種教育恰好不妨礙孩子建立適合自己也適合社會的價值體系,、倫理與哲學思想,、審美態(tài)度與世界觀。 文章來源:北京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