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物語 所謂平等,就是窮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亞里士多德 壹 昨天無意中看到一則新聞: “大衣哥怒曬村民7年欠條,。” 大衣哥,,想必大家都認(rèn)識吧,, 就是當(dāng)年在《星光大道》一炮走紅的朱之文。 朱之文走紅后,, 參加了一些上演,,也掙了一些錢。 朱之文掙錢后,,并沒有忘記回報鄉(xiāng)親,, 他出錢給村里修了橋鋪了路。 鄰居和村民們找他借錢,, 他一聲不吭就借了出去,, 最多的一戶借了他50萬。 幾百萬借出去了,, 但村民們就像用自家的錢一樣,, 沒有一個有要還的意思。 這幾年,,大衣哥商演越來越少,, 手里逐漸拮據(jù)起來。 他去找這些村民還錢,, 可村民們都不還,, 有的村民甚至還罵大衣哥, “他應(yīng)該給我們每家人配輛小轎車?!?/span> 7年要賬無果,,無奈之下, 大衣哥就曬出了村民們的欠條,, “太讓人寒心了,。” 村民們?yōu)槭裁床辉敢膺€錢呢,? “他這么有錢,,給我們花花又怎么了?” 貳 大衣哥的這條新聞,, 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fā)生的一件事,。 家住杭州市濱江區(qū)黃女士, 駕駛寶馬車行駛過一個路口時,, 一輛電動三輪車迎面開了過來,。 開車的是一個小伙子, 一邊開車一邊玩手機,。 黃女士見狀一直按喇叭,, 希望引起小伙子的注意, 可小伙子玩得太入神了,, 根本沒有注意到喇叭聲, 結(jié)果三輪車啪一下撞上了寶馬,。 寶馬左前車燈外殼破碎,, 修好要花13000多元。 但小伙子卻拒絕賠償,, 他理直氣壯地對黃女士說: “你這么有錢,, 你也不差這點錢, 為什么一定要讓我賠,, 我上次撞了保時捷都沒有賠這么多,, 你為什么讓我賠這么多?” 這個撞寶馬車的小伙子,, 跟借朱之文錢的村民,, 都有著一樣的邏輯——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活該,。 叁 我為什么要說這兩件事情呢,? 因為“我窮我有理”這樣的道德綁架, 在生活中是越來越普遍,。 比如,,作家“曲之刀”講過一件事:
本來是她不對,,結(jié)果H反倒成了壞人。 類似這種“我窮我有理”的例子,, 幾乎每天都有在我們身邊發(fā)生,。 如果我們找這種人理論, 他們就會以“窮”為武器,, 大言不慚地對我們進行道德綁架,。 肆 還有一部分人, 跟“我窮我有理”有著一樣的邏輯,。 這部分人叫“我弱我有理”,。 比如,安徽盲人讀大學(xué)事件,。 安徽一位盲人考上了某所大學(xué),, 由于學(xué)校寢室沒有專門的殘障設(shè)施, 于是校方就與盲人父母進行溝通,, 決定為其在校外租一套房子,, 空調(diào)、洗浴等設(shè)施都很齊全,, 房子與學(xué)校也僅有一墻之隔,, 由盲人母親進行陪讀照顧,。 學(xué)校承擔(dān)全部房費, 并給盲人學(xué)生配備特殊教師團隊,。 盲人父母一開始同意了,, 但沒過兩天就不滿起來, 要求學(xué)校提供護工,、助殘車和導(dǎo)盲犬,。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 我很氣憤,,覺得盲人父母有點過分了,。 還要求提供導(dǎo)盲犬, 全中國一共才幾只導(dǎo)盲犬啊,。 校方?jīng)]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 于是他們就四處找媒體投訴, 說學(xué)校照顧不周,、歧視殘疾人,。 他們的邏輯就是:我弱,你們就應(yīng)該遷就我,、照顧我,。 ▲ 老人扇年輕人耳光,強迫其讓座 伍 喜歡進行道德綁架的,, 不僅僅是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 還有“我老我有理”,, 還有“我小我有理”,, 還有“我沒文化我有理”。 于是,,我們便經(jīng)常遭遇這樣的事情: “你現(xiàn)在這么有錢,我花你點怎么了,?” “你這么有錢,,為什么還要我賠?” “你這么有錢,,就不能把我那3萬塊錢算了,?” “我這么慘,讓你幫幫忙不應(yīng)該嗎,?” “你這么年輕,,不應(yīng)該給我讓個座嗎?” “我年紀(jì)大了,,插個隊怎么了,?” “你怎么好意思跟一個老人計較,?” “孩子這么小,你就不能讓著點他嗎,?” “你怎么能跟一個小孩子計較,?” “孩子小不懂事,誰小時候不淘氣,?!?/span> “你是男人,怎么能和女人一般見識,?” “你是讀書人,,怎么能跟我這種沒文化的人計較?” ………… 窮,、弱,、老、小等等,, 就這樣成了一些人的擋箭牌和護身符,。 因為我窮、我弱,、我老,、我小, 所以你必須無條件幫我,, 你必須無條件寬容我,, 你必須無條件讓我占便宜, 不然你就是摳門,、小氣,、沒禮貌、沒道德,、沒良心,。 可都是第一次做人啊, 憑什么我就要讓著你,? 強者幫助弱者,,富人幫助窮人, 只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 吳恒忠夫婦 陸 我講兩個故事吧。 第一個是重慶吳恒忠的故事,。 2001年,,60余歲的吳恒忠夫婦, 為了減輕兒子一家的負(fù)擔(dān),, 就跟兒子吳君分了家自己過,。 分家后,,吳君四處借錢, 蓋了新房和買了一輛貨車,。 2003年4月,,在一次運輸中, 吳君出了車禍,,當(dāng)場身亡,。 吳君走了,但留下了19萬元債務(wù),。 借錢給吳軍的人唉聲嘆氣: “這下完了,,錢都打水漂了?!?/span> 就在這時,,吳恒忠上門了。 吳恒忠挨家挨戶詢問:“我兒子借你家錢了嗎,?” 如果借了,,他就用筆記下來。 “當(dāng)初吳君借錢時,,人家是相信他才借的,,人死了賬不能了?!?/span> 吳恒忠決定替兒子還債,。 他跟妻子每天起早貪黑, 開墾荒地,,種菜還債,。 足足用了9年,吳恒忠才替兒子還清了債務(wù),。 “這下心里就踏實了,。”他說,。 ▲ 許濤與父母 第二個是許濤的故事,。 2012年,,曾鵬宇在逛微博時, 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借款承諾”: “雖乳臭未干,, 但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籌借善款,。 因為哪怕僅僅是一塊錢一毛錢, 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也是極大的幫助,。 我希望您給我一個詳細(xì)的賬號,, 我會在3—5年內(nèi)把錢打給您。 因為是借,, 我承諾每年支付5%的利息給您……” 承諾是一個叫許濤的大學(xué)生寫的,, 他父親得了白血病, 急需40萬元做手術(shù),。 許濤家里很窮,,迫不得已, 他只有通過微博“借錢”籌款,。 曾鵬宇有點感動,,就捐了一筆錢。 捐完錢后,,曾鵬宇很快就忘了這事,。 2015年5月9日,曾鵬宇突然接到一個電話: “您好,,我叫許濤……我是來還錢的,。” 曾鵬宇以為是詐騙,,立馬掛斷電話。 可許濤還是不停撥打過來,, 曾鵬宇只好再次接起電話,。 一番交談后,曾鵬宇終于記起此事,。 許濤說:“今天我把錢還給您,?!?/span> 曾鵬宇說:“不用還了?!?/span> 但許濤堅持要還,,曾鵬宇只好把賬戶給他,。 一會兒,,曾鵬宇就收到了錢,。 這筆錢,,比他的捐款多了10%。 許濤在匯款留言中寫道: “兩年,,每年5%的利息,,謝謝您?!?/span> 我敬佩吳恒忠和許濤這樣的人,, 窮而不賤,弱而不LOW,。 “我雖然窮,,但我有底線和尊嚴(yán)?!?/span> 柒 “印度的良心”阿米爾·汗,, 在《真相訪談》節(jié)目中, 跟一位博士探討尊重老人的話題:
特別喜歡阿米爾·汗對尊敬的詮釋,。 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所謂平等,,就是窮人不占富人的便宜?!?/span> 這句話延伸開來就是: 所謂平等,, 不僅僅意味著富人不欺負(fù)窮人, 也意味著窮人不欺負(fù)富人,。 所謂公平,, 不僅僅意味著強者不欺負(fù)弱者, 也意味著弱者不欺負(fù)強者,。 我們可以窮,,但不能賤。 我們可以弱,但不能L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