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對我們正常人來說,是個小概率事件,。但有些人,,卻長久的生活在感冒的困擾當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感冒嚴相逼,。 今天咱們聊聊,習慣性感冒,,問題究竟在哪里,?
1. 為什么有些人經(jīng)常感冒?
從中醫(yī)角度說,,是因為腠理不堅固,。所謂腠理,《增韻》說:是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縫隙,。這個縫隙很微妙,,中醫(yī)認為,疾病的發(fā)生與之很有關系,,要學中醫(yī)外感病,,必須先把這個搞清楚,。
《靈樞·五變》中說: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就是說,,那些動輒生病的人,,是因為腠理的縫隙太大了,邪氣輕輕松松就鉆進去,,還賴著不走了,。
而正常人的腠理應該是什么樣的呢?《靈樞·本臟》篇中說:和則腠理致密矣,。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腠理應該是致密的。
在這里我們不妨做個比喻:腠理,,就相當于一道抵抗外來入侵的城墻,。腠理緊密,城墻堅固,,外敵難入,。腠理一旦疏松,就像城墻破敗,,有了裂口,,賊邪便容易攻打進去。 2. 如何讓腠理堅固,?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對那些經(jīng)常生病的人,我們就產生了一個想法:一定得把他疏松的腠理給填補嚴實了,、讓它變得固若金湯,!
有沒有一種東西可以填補腠理呢?有,,這便是“衛(wèi)氣”,。
《靈樞·本藏》篇中說:衛(wèi)氣者,所以...肥腠理,。也就是說,,負責讓疏松的腠理變致密的、壯實的,,是衛(wèi)氣,。
衛(wèi)氣是哪個單位的?歸誰管呢,?
《靈樞·癰疽》篇中說:上焦出氣,,溫分肉,,通腠理。這里的上焦,,就是指的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衛(wèi)氣從肺那里出來,,溫暖肌肉,,布散于腠理之中。
當肺氣不足的時候,,衛(wèi)氣出來的就少,,腠理就疏松,邪氣就容易侵入,,人就容易得外感疾病,。所以,我們補肺氣,,就能提高抵抗力,。
而補肺氣的藥物,最常用的,,莫過于黃芪,這藥您一定聽過,?!侗静萸笳妗氛f:黃芪,味甘性溫,,能入肺補氣,,入表實衛(wèi),為補氣諸藥之最,。
所以,,我們中醫(yī)治療習慣性感冒,有一個經(jīng)典名方,,就是以黃芪為主的“玉屏風散”:黃芪30克 白術30克 防風15克,,打粉,每次沖服9克,。
這個方里,,黃芪補肺氣,充實衛(wèi)氣,。防風走表,,驅散風邪。一補一散,,一方面加固城墻防范入侵,,一方面派大將驅散邪氣,。
對那些體質虛弱,容易受風感冒的人來說,,用這個藥,,就等于給身體加了一塊屏風,而且效果好,,我們尊稱其貴如玉,。
有些醫(yī)家嫌玉屏風散過于燥烈,怕有些人吃了上火,,所以加了一味百合,。百合即可入藥,又可當食材,,甘寒滋潤,,可抵御玉屏風散之燥烈,是一個有想法的改造,,很值得我們學習,。 3. 那么,有沒有比玉屏風散還強力的藥物呢,?
有,,這個方劑,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第六》,。張仲景說: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所謂的“風氣百疾”,,這就說的很廣泛了,比如習慣性感冒,、習慣性蕁麻疹都屬于,。由于體質虛弱造成的常發(fā)性外感病,薯蕷丸可以治療,。
為什么說薯蕷丸比玉屏風散力量大呢,?理由如下:
肺雖然是生產衛(wèi)氣的工廠,但生成衛(wèi)氣的原料,,卻得從脾胃那里購買,。
正如《靈樞·營衛(wèi)生會》中說: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營養(yǎng)精微在肺里和空氣化合,才能產生衛(wèi)氣,。所以,,要想提高衛(wèi)氣產量,,得先提供充足原料,也就得健胃,。
玉屏風散中僅僅一味白術健胃,,而薯蕷丸中,山藥,、人參,、白術、茯苓,、干姜,、甘草、神曲,、豆黃卷,、大棗全是健脾胃的,這么多健胃藥,,力量能不大嘛,!原料充足了,生產才有保障,。
再者,,衛(wèi)氣屬陽,營血屬陰,。與其單獨補肺氣壯衛(wèi)氣,,不如補營血。借用張景岳的話說,,善于補陽氣的人,一定懂得從滋補陰血中獲得陽氣,,這是從非常高深的哲理中推導出來的醫(yī)學方法,。所以,薯蕷丸中地黃,、川芎,、芍藥、麥冬,、阿膠,、當歸滋陰補血,這比單純補衛(wèi)氣,,有更深的一層含義,,效果也更持久。如果大家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舉個例子:現(xiàn)在許多城市搶人才,,留人才,,如果將人才比作衛(wèi)氣,那么如何才能讓人才死心塌地留下呢,?很簡單,,單身狗有了女朋友,他就乖乖聽話了,。
還有,,玉屏風祛邪氣,只有一味防風,。而薯蕷丸,,則有柴胡、桂枝,、防風,,驅邪力量更大。
而我的創(chuàng)造,,則取玉屏風之黃芪,,加入到薯蕷丸中,合兩者之妙,,更增功效,,這點不意竟與古人暗合,《古今驗錄》中真有這么一個方子,,加了黃芪,,名喚大薯蕷丸。
所以,,習慣性感冒的,,不妨自己做些大薯蕷丸丸子,連續(xù)吃一百粒,,庶可建功矣,。 參考文獻: 1.《靈樞經(jīng)》·人衛(wèi)出版 2.《黃帝內經(jīng)臨證指要》·陳明編著 3.《胡希恕講金匱要略》·胡希恕口述 |
|
來自: 獨一無二hazj7i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