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女生居多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是因為他們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承擔著嬰幼兒的啟蒙教育任務,。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不只是完成自己任內(nèi)的課時,還應當完成育人工作,,從了解學生開始,,關心,、愛護,、正確引導學生,才能更好實現(xiàn)幼師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問題學生,;轉化 學前教育專業(yè)中,,以女生居多,中職學校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各位專任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更是要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提高研究能力,,在抓好課程教學與實習管理的同時,,注重問題學生的轉化策略,。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問題學生成因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步伐的加快,,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變化著,。近年來,職業(yè)教育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許多初高中畢業(yè)生開始選擇報考中職學校,,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中問題學生較多,他們中有的厭學,、自卑,、沉迷享樂放縱,也有心理或道德行為失范,。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父母文化程度,、住房條件、經(jīng)濟收入水平以及父母代際關系是否和諧等因素都將影響學生的心理,。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對兒童問題行為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方法的影響,,是孩子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根本問題,。 (二)社會因素 社區(qū)和學校環(huán)境是問題學生形成的重要社會因素,當前不可否認少數(shù)教師由于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法欠妥,,導致為學生產(chǎn)生問題行為的蔓延與惡化提供了條件;盲目的分數(shù)主義和升學主義使得中小學生生活在焦慮緊張之中有礙身心發(fā)展,。此外,,社會上的坑蒙拐騙、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xiàn)象有所泛濫,,互聯(lián)網(wǎng)缺乏的監(jiān)管導致學生價值觀扭曲,,從而出現(xiàn)盲目追求時尚、個性的享樂與拜金個人主義,,導致偏離正常學習生活,。 (三)自身因素 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精力不集中,,沒有耐心,,紀律松散,學習沒有上進心,學習動機不純,、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持久的動力和毅力。有些學生因為一點小困難,,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由于平時嬌生慣養(yǎng),,使得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在遇到困難和矛盾時,往往不能從他人或社會的位置去換位思考和處理問題,。 (四)同伴因素 同伴影響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由于學生是在中職學校,年齡正好在青春期,,這一時期最易受同伴影響,。良好的同伴關系是滿足青少年社交需要、獲得心理歸屬的重要源泉,,因為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同伴之間通過交往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相反,青少年如果在同伴交往交流過程中受到其他問題學生的影響,,就可能對自我知覺而產(chǎn)生孤單,、寂寞、失落,、疏離和不滿的主觀情感體驗,。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問題學生主要表現(xiàn)與轉化 (一)家庭不和諧導致無心學習 案例一,,某教師在擔任學前教育班主任時,,剛進入學校時期,有一名女生無論是周末還是節(jié)假日都不愿意回家,,常常與外面的社會青年混在一起,,其母親十分擔心,,害怕女兒會交友不慎,,被人騙錢騙色。得知這一情況,,該教師并沒有直接批評這一女學生,,而是先去了解這女生的家庭情況,與其母親通電話,誠懇的表示只要清楚該女生不愿意回家的源頭,,該教師一定有信心勸服其脫離損友,回歸家庭,。該同學母親被班主任的誠懇打動,,表示愿意協(xié)助班主任的教育。原來,,該女生是獨生女,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寬裕,,但父母經(jīng)常在家中吵鬧,,影響了其在初中的學習成績,,導致無心向學,轉而初中畢業(yè)便來中職學校學習,。 了解了該學生的這些情況,,該班主任開始研究并實施轉變該生的策略。首先,,在全班開展了一次班會,,主題為“感恩,要趁早”,。該主題班會以親情故事為切入,,中間穿插汶川地震時的一些感人視頻,最后,,讓每一位學生給自己父母寫一封信,;第二步,在班級選出三名同學,,借助幫班主任整理班級資料為由到教師辦公室,然后在辦公室沒有其他老師時,,支開另外兩位同學,,與該女生輕松的談話,初步進入該女生的內(nèi)心,;最后,,該班主任給這位女生寫了一封信,信中附帶了一張精美的小小的書簽,,該女生經(jīng)過了以上事情后,,開始主動找班主任談話,開始信任班主任,,開始告訴老師為什么不愿意回家,,告訴老師在社會上都是和一些什么樣的朋友在交往,經(jīng)過和班主任談話后,,該女生慢慢有了轉變,,開始肯接母親的電話,開始愿意回家,,愿意和父母交談并疏遠社會上的青年,。 (二)過度的“自我意識”導致行為失范 案例二,某班主任曾經(jīng)遇到一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大至手機,、錢包、小至衣物,、生活用品,,她搬至哪間宿舍,哪間宿舍便有失竊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是因為剛開始沒有證據(jù),,只是處于懷疑階段,因此無論怎么交談,,都無法進入其內(nèi)心,。后來該女生在一次偷竊中,被舍友當場發(fā)現(xiàn),,其舍友立刻報告與班主任,。班主任得知情況便找到該女生,勸其把錢物交出,,并要求其當面寫下保證書,,不然便要交與派出所處理,該女生依然頑劣,,不肯承認偷竊事實,,態(tài)度十分囂張,,表明即使交給派出所處理也不怕,。 據(jù)班主任對該女生的了解與研究,,其家境并不貧寒,相反,,其父親每月所給生活費已足夠其花銷,。于是,班主任對該女生表明,,如果依然不悔改,,教師便要通知其父親,告知其女兒有偷竊行為,,并且有舍友作證,,要其父親帶其回家教育。該班主任發(fā)現(xiàn)在提到告知其父親時,,該女生情緒開始激動,,便進一步刺激其情緒,拿出電話,,準備撥打,。這時該女生突然大聲懇求老師不要撥打電話,她表示只要班主任不告知其家長,,她愿意承認她的偷竊事實,,并且愿意寫下保證書,以后不再偷竊,。班主任尊重該女生的要求,,并且表示在全班也幫她保密,只要她把以前所偷竊的財物——歸還同學,,便不再追究,。此事過后,直到該女生畢業(yè),,班級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失竊事件,。 三、學前教育專業(yè)問題學生轉化啟示 (一)了解學生是前提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作為班主任就有責任去深入了解班級的每個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各種書面材料,如學生入學登記卡,、成績報告單等獲得初步印象,;通過班級活動中長期觀察并掌握學生的道德水準、情感表現(xiàn),,洞察其內(nèi)心體驗和個性特點,,從而去理解他們,、信任他們、教育他們,。 案例一的成功,,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一是爭取到了父母的協(xié)助,對該女生的信息掌握的較為全面,,能“對癥下藥”,;二是在了解女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從細節(jié)入手,,逐步走進其內(nèi)心世界,,最后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成功獲取學生的信任,,從而對其進行正面的引導,,“藥到病除”。所以,,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不要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應該樹立創(chuàng)新的理念,,去了解和研究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與其背后的故事,,從而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允許學生犯錯是突破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故事就說明了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并用正確的方法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過程,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錯誤,,當成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智力發(fā)展的教育資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自尊與自卑同在,,逆反心理較強。案例二能夠成功是基于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作為教育者,,要允許學生犯錯。在發(fā)現(xiàn)他們犯錯時,,第一時間不是通知家長,,而是要去了解研究如何能讓該學生不再犯錯,并且在處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犯錯學生的人格,,顧及到其自尊心,。 (三)掌握處理的度是關鍵 教育離不開家庭的配合,什么時候叫家長來比較好,、哪些學生是不宜叫家長來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有些情況是不宜叫家長來的,,如:“學生群體犯錯誤時,,是不宜叫家長的;性格急躁的學生是不宜叫家長來的,;學生學習很用功,,但成績總是在其他同學的后面的學生是不宜叫家長的,;三番五次乞求老師不要叫家長的學生,,你千萬不要去叫等等?!痹谔幚磉@些問題上,,如果不去研究,不管是那一種情況,,統(tǒng)統(tǒng)按照老方法和老經(jīng)驗來做事的話,,不分青紅皂白的都去叫家長來,有時可能就出錯了,,有時還會違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 我國近幾年頻現(xiàn)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這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幼兒教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錯亂與失范,。近日國務院頒布了《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對教師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學前教育專業(yè)是為幼兒園培養(yǎng)未來的教師,,學生的道德行為會間接影響職業(yè)行為,因此,,面對問題學生,,我們中職教師應當用真心、愛心,、耐心,,用恰當?shù)慕逃椒ㄈマD化他們,為幼兒園和早教機構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 參考文獻: [1]菅建偉.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靈[J].中國教育學刊,2018(10):104. [2]馮文全,吳麗秋.越軌社會學標簽理論視角下小學階段“問題”學生德育新思路[J].教育評論,2018(05):84-87. [3]劉云敏.職業(yè)院?!皢栴}學生”教育管理方法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7(08):22-25. [4]陳雙喜.我國“問題學生”成因分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6(03):4-10. [5]周曉東,石軍.建構“問題學生”教育治理的體系論[J].教學與管理,2015(36):65-68. 作者簡介:羅嵐,廣州市黃埔職業(yè)技術學校學前教育部教師,,幼兒園一級教師,,廣州市第二批中小學市級骨干教師,廣東教育學會學前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
|
來自: 張班級管理 > 《對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