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魂懾魄的行草書巨卷交響──顏真卿《爭座位帖》評析(作者:崔學(xué)路)歷代書法中,。最接近“人心本田”,、“書為心跡”的行草書巨卷,當(dāng)首推唐代書法巨宗--顏真卿的行草書稿《爭座位帖》了。 此帖系顏真卿與尚書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書信手稿,。傳有七紙,約64行。信中直言指謫郭英乂在兩次隆重的集hui上藐視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以致禮遇高于六部尚書之事,抬高宦官的座次,。為此顏真卿引歷代及唐代成規(guī)抗?fàn)幹?寫下此長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魚朝恩在當(dāng)時是一個大權(quán)在握、驕橫跋扈,、朝野側(cè)目的人物,顏真卿的斥責(zé)打擊了他的囂張氣焰,所以世人稱此書稿為《爭座位帖》,。此稿系顏真卿因不滿權(quán)奸的驕橫跋扈而奮筆直書的作品,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氣勢充沛,勁挺豁達(dá),字里行間橫溢著粲然忠義之氣,顯示了顏真卿剛強(qiáng)耿直、樸實敦厚的性格,。迄今一千余年,讀之莫不令人肅然起敬,。 米芾在《書史》中說:“《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薄按颂陬?zhàn)顬榻芩?想其忠義憤發(fā),頓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書?!贝颂臼且黄莞?作者凝思于詞句間,本不著意于筆墨,卻寫得滿紙郁勃之氣橫溢,成為書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蘇軾曾于北宋長安氏處見真跡贊曰:“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tài)?!?/p> 此帖原為北宋長安安師文舊物,曾刻以傳世,。后安氏兄弟析居家財,真跡一剖為二。其后又進(jìn)入內(nèi)府,不復(fù)外見,。內(nèi)府亦輾轉(zhuǎn)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