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懸念玩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這個故事的成敗,。 “第一本”懸念 在劇本創(chuàng)作中有一個通用的規(guī)律,即“第一本”原則,?!氨尽边@個量詞,是指攝影機裝入一卷膠片所能拍攝的段落,,約15分鐘左右,。所謂的寫好“第一本”,即寫好前15分鐘的劇情,,放在小說上就是不知強調了多少遍的開篇,。
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開頭的劇情直接決定了制片人是否采用你的劇本,,讀者是否會往下看你的故事,,哪怕是藝術類電影,,也是需要在開頭把自己的特色與感染力充分展現(xiàn)。所以對于懸疑故事而言,,你的第一個懸念或者說第一個小高潮一定要盡早發(fā)生,。 懸念三類 而接下來的懸疑故事中,依據(jù)懸念的著力點大致分為三種:
1,、讀者與主角所知道的信息量對等 這一類故事是主要人物與讀者共同破案的過程,,作者會把主角知道的線索和信息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觀眾。此刻的懸念在于共同破案的緊張與驚奇,,此刻讀者也作為故事的參與者,一同來“偵破”案件,。
2,、讀者知道得比主角少 這一類大多用于典型的“偵探”型懸疑小說。即主角通過調查和在現(xiàn)場觀察到了許多信息,,但不會展示給讀者,,直到最后偵探這個大“英雄”在給眾人破案講述真相時,這些背后的信息和線索才被讀者所知,?!睹麄商娇履稀肪褪堑湫停履蟿硬粍泳秃孟窨吹绞裁挫`光一閃,,然后偷偷命令警察去幫他調查,。
此刻的懸念在于兇手到底是誰,以及為什么,。這和第一類有所不同,,讀者難以參與其中,所以“偵探”才是主角,,才是頭頂光環(huán)的哪一個,,讀者只能跟著偵探的調查過程一步步抽絲剝繭,然后去猜測真相,,因為所有的真相,,只有兇手和偵探才知道。
3,、讀者知道的比主角多 這一類的懸疑故事,,懸念緊張來得更直接,即讀者是早已看過劇本的上帝,,知道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但主角不知道。
所以此刻的懸念就在于讀者很緊張主角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真相,,也會為主角陷入危機而捏一把汗,,主人公的命運,,才是懸念的主旨。
而希區(qū)柯克的懸念原則,,大多屬于第三種,。 炸彈理論 希區(qū)柯克曾說過一個著名的“炸彈理論”——
試想一下:三個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椅子下有一個5分鐘后爆炸的定時炸彈,。該怎么樣把這個故事拍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呢?
第一種:鏡頭不交代椅子下的炸彈,,5分鐘后炸彈爆炸,。這種情況下除了能讓觀眾感受瞬間爆炸的震撼,再無其他,。這個過程提供給觀眾驚奇,,專業(yè)術語叫“突發(fā)式懸念”。
突發(fā)式懸念(亦稱吃驚或驚奇)主要依靠對觀眾保密,,通過使觀眾大吃一驚來加強戲劇效果,;是劇情發(fā)展過程中出乎觀眾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復雜情況和險要轉折,,描述情節(jié)多用突發(fā)式懸念,。
第二種:先告訴觀眾椅子下有炸彈,三人繼續(xù)聊天,,5分鐘后炸彈爆炸,。這個過程觀眾開始產(chǎn)生了緊張的心理,擔心起了人物的命運,,比起第一種會更有懸念感,。但這還不夠。
第三種:先告訴你椅子下有炸彈,。三人聊了三分鐘準備離開,,其中一人提議說,咱們再聊一會吧,。一分鐘后三人再次準備離開,,這時候另一個人提議,別著急,,咱們再喝一杯吧,。如此一來,剩下的一分鐘里,,無論炸彈是否爆炸,,都足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這個過程專業(yè)術語叫“期望式懸念”,,此時移情度變高,,讀者會說“我的天吶,,別炸!千萬別炸??!”讀者投入了角色并為角色著急。
這就是希區(qū)柯克的做法,,真正的一波三折,。 希區(qū)柯克說:“炸彈絕對不能爆炸,炸彈不爆炸,,觀眾就老在惴惴不安,。”在這個懸疑理論的基礎上,,希式電影中情節(jié)的階梯式推進和逐漸緊張的氛圍融合得非常完美,,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希式風格。
所以,,希區(qū)柯克一向都預先將答案告訴觀眾。最著名的是《迷魂記》中,,朱迪與瑪?shù)铝帐峭粋€人的謎底在情節(jié)中間就被揭示,,在當時曾引起過許多爭議,因為原著中這個謎底是最后才被揭穿,。然而預先告知答案后,,觀眾自然而然將焦慮的心情對準了主人公的命運。
當然,,希式懸念只是懸疑故事中的一種,但他絕對是能將自己故事中的懸念做到最極致的人,。最后分享一個希胖在1939年于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節(jié)選,,主題為“情節(jié)劇和懸念”,希望能對各位大大有靈感上的撞擊,! 情節(jié)劇和懸念 文/希區(qū)柯克 我認為幾乎所有故事都能使用懸念,。甚至一個愛情故事也可以有懸念,。過去我們總認為懸念就是把某人從斷頭臺上救下來,諸如此類,,但是一個男人能否得到那個女孩也是懸念,。我真的覺得懸念必須在很大程度上與觀眾自身的欲望或期盼相關。 它可以是舊式的追逐戲,,我稱之為客觀懸念,還有一種叫主觀懸念,,就是讓觀眾自己通過某個角色的眼睛或心理去體驗,。這個才是不一樣的東西。 還有一種東西可以稱之為“跳板情景”,。這是你要在全片的“第一本”所建立的情景。你可以讓一個值得同情的角色卷入到某種麻煩之中,,什么麻煩都行,。然后,,影片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他能脫離險境嗎,?”我總是管這東西叫做“跳板情景”,。 我剛剛完成一部電影,,叫《牙買加旅店》(1939),查爾斯·勞頓主演,說到這個,,我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雖然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讀過那本書,但書里有個角色是鄉(xiāng)村牧師,。他就在那個附近發(fā)生海難的村子里——村里有幫打劫的誘使船只觸礁沉沒,。他們的老窩就在牙買加酒店里,旅店老板是這幫人的頭,,但他要聽從或者受制于書中一個神秘人物,。 好了,,你們都知道,在那種“誰干的”偵探故事中,,兇手不外乎是男管家或女仆!(笑聲)而本片正是這種“誰干的”故事形式,,但不同的地方是,,元兇這個角色如此之重要,以至于你必須選一個知名演員來演,,因為整部影片的結尾全都在他身上,。問題是,這樣一來就不存在懸念或意外了,。話雖這樣說,,無論勞頓原來是什么身份,你當然還會驚喜一下。一個不錯的稱贊,,你們難道不覺得么,?(笑聲) |
|
來自: 冬天惠鈴 > 《A04小說/編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