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是臘八節(jié),,你喝了臘八粥了嗎,?下面小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臘八粥的做法大全。臘八節(jié)早晨喝一碗暖暖的臘八粥,,一定會讓人心情愉悅,,全天有力氣。那就一起來看看做法吧,!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據說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或饋贈親朋好友,。 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魚肉等葷菜吃多了,過去象征生活樸素的清粥小菜反而成為一種餐飲時尚,。以往到了臘八節(jié)才喝的臘八粥,,現(xiàn)在平時生活中也非常受歡迎,不少白領還會在前一天用電飯鍋煮上,,次日清晨上班前喝上一碗,,健康又養(yǎng)生。各種雜糧匯集到一起,,經過長久的熬制,,香味四溢,的確是很好的早餐,。 做法一 【材料】:圓糯米150克,,綠豆25克,紅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圓25克,,紅棗25克,,陳皮1小片, 【調料】:冰糖75克,, 【做法】:1.先將所有材料用水泡軟,,洗凈, 2.粥鍋內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開后,,轉中火煮約三十分鐘, 3.放入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特點】:甜爽可口,,營養(yǎng)豐富。此粥涼食,、熱食均可,。 做法二 【原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臘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獨具特色,。 做法三 【原料】紅棗、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紅豆,、小米(根據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制作方法】 1,、紅豆,,玉米提前泡3-4小時。 2,、其他材料混合洗凈,。 3、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 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三小時后最好!臘八粥簡單又營養(yǎng),,喜歡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也可就菜吃,。 做法四 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臘腸。 【材料】:小米,、玉米,、黃豆、綠豆,、紅豆各2湯匙;配料:碎豬肉約100克,,蓮子、栗子數粒,,鹽少許,。 【做法】: 先把各種豆類在冷水里浸30分鐘,濾干;蓮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燒滾,,先將豆類放入煮約15分鐘,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滾后用慢火煮約45分鐘即成,。 做法五 西米甜臘八粥 制作:1、米(糯米更好,,加些紫米或黑米更好),、綠豆、紅豆洗凈,,加清水上火煮,。先大火燒開,,加熱5分鐘改小火。 2,、紅棗、桂圓肉,、銀耳,、栗子、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白果,、蓮子,、山楂、金桔,、梅肉(無核的話梅肉,、杏脯以及各類果脯等)、花生仁,、芝麻,、蕓豆、芋頭(洗凈去皮切小塊),、冰糖等放下鍋中,。 3、約1-2個小時即成,,越長時間越好,。 要點:教你一個讓粥變得很膩的絕招,而且還可以偷一下懶,。這就是去買點西米,,約半個小時放一些,可以使粥變得膩糊更香甜,。其他各種小材料可因條件而加減,,多誰少誰無所謂的。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臘八節(jié)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 。,。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jié)日,??梢姡梁蟮谌齻€戍日曾是臘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余,。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節(jié)》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臘日》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jié)物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