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明清研究室主任高翔說:“歷史學家從不愛看古裝戲,,慘不忍睹,!職業(yè)責任感逼迫得你總能發(fā)現(xiàn)戲里不尊重歷史的地方?!彼袁F(xiàn)在一部熱門電視連續(xù)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為例: 紀昀字曉嵐,,河北獻縣人。他生在官宦之家,,30歲后中進士極負盛名,。 45歲時候,因為親家做官虧空,,要被抄家,,他秘密通知親家準備,,事發(fā)后被發(fā)配到新疆三年。此后,,紀昀把精力都貫注在《四庫全書》上。在高翔16年研究清史的經(jīng)歷中,,目前還沒有任何可靠證據(jù)證明紀曉嵐與和王申有直接的正面沖突,,而與和王申有直接沖突的首席大學士阿貴卻從來沒有出現(xiàn)在戲說的電視劇中,。他們當時矛盾很深,從不講話,,連辦公也不在一處。 紀曉嵐是重要的文學家,、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思想家。同時,,他也是圓滑的政客,在朝沒有主持公正的勇氣,,也沒有那種政治地位,。乾隆對他的評價是跟養(yǎng)伶人一樣,,是“無用的腐儒”。他的官職也一直在緩慢提升,,死前才當上協(xié)辦大學士。他的學識也沒有高到可以在知識界呼風喚雨的地步,,當時的袁枚和戴震都是學術界的領導人物,而紀曉嵐的主要成就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總撰,。 該書反映了18世紀我國學術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中國學術史,、思想史的必讀書。該書雖是由他定的稿,,但也并不都是由他執(zhí)筆,。他在皇上身邊,比較風趣幽默,,民間流傳了他的許多傳說,,但都無法考證。他的主要著作是《閱微草堂筆記》,,雖然也是寫鬼神的故事,但與《聊齋》不太一樣,,有較深的思想內(nèi)涵。 有史書記載,,他是個生活奢侈的人,每天吃多少肉,、用多少侍女伺候都是有數(shù)的,但從不喝酒,。 從歷史角度看,,劉墉在朝中的地位遠遠趕不上紀曉嵐,他只是仰仗家庭出身好,。劉墉對和王申不滿源于國外的一些資料記載,但也只是一兩句話,,并不能說清楚。他不是很能干,,政績不突出,。但是很節(jié)儉,在整頓官風腐敗當中,,曾查辦過和王申的親信,但那也是受乾隆支持的,。而且親信到底算一種什么關系也不好說,。和王申是個大貪官無庸置疑,,但他有才華,聰明伶俐,,處理政務十分拿手,。英國人曾評價他是老練的,、精明強干的政治家。 《紅樓夢》更沒有什么原稿,,當時清朝禁它,也是因為它像《金瓶梅》一樣是淫詞小說,,而不是反書。該書與紀曉嵐也沒有任何關系,,一律都是杜撰的,,觀眾可不能把它當做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