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DIY的這套系統(tǒng)我選用貓版M7前級作純前級,,除一個電源開關外,無其他的開關和旋鈕,。Dynaco 6V6推挽作后級,,音量旋鈕則選擇安裝在后級,這樣的好處是音量電位器剛好裝在前級和后級之間,,對噪音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且音量安裝遙控裝置,方便使用,。
先來看看成品圖片,。
上線路圖……圖中工作點都是實測,!
我不喜歡心急潦草的把機器做完,我喜歡盡量細致地制作一個作品,。首先用環(huán)氧版作基板安裝管座,,搭棚釘,搭棚裸機出聲,,然后調整聲音到滿意階段再重新上機殼裝完整,。
為何要重裝機殼?裸機調試時為了方便更換元件沒有使用勾焊,,而固定安裝的時候要用貓版教的勾焊——要知道勾焊折元件是非常麻煩的,。
安裝元件的基板調好之后,用CAD把機箱按照位置尺寸設計好布局,,然后定做機箱,。雖然“DIY”才是主題,但對于機箱這一塊,,我不會選擇自己親手制作,,因為一部膽機就是一部藝術品,除了聲音和指標之外,,外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會選擇訂做!
布局:
機箱圖紙:
在訂做之初,,選用了全鋁材料,,布局在后期看來也不足夠合理,只嘆在定機箱之前沒有拜讀貓版關于機箱的材質以及重心對聲音影響的的帖子?,F在只能將就,,以后要是實在將就不來,就換一體成型不銹鋼機箱,。
在等待定制機箱的空檔期,,繼續(xù)更換電容搭配,調試音色,。選擇有西門子(EPCOS),、MCap蒙多福、JENSEN丹麥戰(zhàn)神,、思碧SPRAGUE,BHC Aerovox及瑞典力發(fā)RIFA,。經過十多天不斷更換、搭配,,聽音得出最喜歡的音色搭配,。
前級3支12AX7的退耦電容完全獨立。第一級10UF,第二第三級22UF,,且地線兩聲道獨立分開,,在穩(wěn)壓電源的濾波電容處合并。嚴格采用J版的母線分級一點接地,。
經過幾種電容的搭配最后選定思碧SPRAGUE,、西門子(EPCOS)加JENSEN丹麥戰(zhàn)神。耦合選定JENSEN丹麥戰(zhàn)神,、MCap蒙多福加JENSEN丹麥戰(zhàn)神,。陰出電容則用V-CAP vcap油浸。電源部分用路版的膽石混合穩(wěn)壓電源,,電容主選用思碧SPRAGUE,。這樣搭配的聲音偏厚、暖,,自然耐聽,。
Dynaco 6V6推挽后級,退耦和地線依然是兩聲道獨立分開,,在主濾波電容處合并,。輸入電容對音色影響很大,也非常敏感,。試過瑞典力發(fā)(RIFA)470UF和飛利浦470UF,,還有思碧SPRAGUE,最終選擇用JENSEN丹麥戰(zhàn)神470UF,。自然平衡,,味道好。耦合用JENSEN丹麥戰(zhàn)神,。電源和陰極用思碧SPRAGUE,。這樣搭配還是一樣,,偏厚暖自然耐聽,。
當所有元件搭配到滿意了就按照尺寸制作裝機時用的基板。
調好,,裝好的元件基板:
遙控裝置板:
電源板:
完成后的前后級整體,,個人感覺還算好看。
音源:CDM4+1541,。
前級:貓版M7
后級:Dynaco 6V6推挽,。
音箱:貴族 T2000。
聽感:這個比較主觀……僅代表我自己,,聲音偏厚暖,。比較耐聽,水分很足。整體韻味很好,,低頻下潛不夠深——應該是音箱靈敏度不夠高,。高頻不夠細致——跳線沒有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