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角度來講,人體的氣有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wèi)氣、營氣,、宗氣等,。 其實,氣很簡單,,你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了——
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
肝上沒被氣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里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氣虛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則是判斷一個人氣虛最明顯的指征,。
胖人氣虛,為什么會氣虛呢,?原因不外乎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濕,,四是濕熱,。
氣虛,就是說,,這個人身體內的氣本來就不足,,氣化功能弱,不能氣化掉身體內的脂肪,,古人給這類胖子取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
治療方法:黨參性味甘平,,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多吃小米,、豬肚,、胡蘿卜和香菇,因為這些都是補氣的食物,。
陽虛,指人的陽氣虛弱,,從而引起氣化功能變弱,,古人稱這類胖子為“肥人”。
治療方法:經(jīng)常按摩后背督脈上的長強,、命門和百會三個穴位,。督脈總督一身陽氣, 經(jīng)常按摩這幾個穴位能使陽氣生發(fā),。
痰濕,指人體內的氣本來不虛,,可是由于身體內有痰和濕,,這兩樣東西一結合,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引起了身體氣虛,。
古人稱這類胖子為“膏人”,《說文解字》中說:“凝者曰脂,,釋者曰膏”,,意思是說,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軟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
解決方法:吃冬瓜、赤小豆,、荷葉和山楂,,枇杷葉也不錯。這些食物能化濕,、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時間長了,,身體內的痰就化開了,氣血就通暢了,。同時還要堅持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時,,5公里,。
濕熱,,指身體內的濕和熱相結合,,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從而造成了氣虛,。古人稱這類人為“肉人”,。《靈樞·衛(wèi)氣失?!分姓f:“肉人者,上下容大,?!边@類胖子圓乎乎的,渾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
解決方法:開一些龍膽、石膏,、澤瀉一類清熱化濕的藥,,吃一些綠豆、冬瓜,、苦瓜,、蓮子、薏米等清熱祛濕的食物,千萬不要吃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
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那就是每天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
一式就是牢記氣虛補氣這個大方向,。 三招就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
第一招清心
清心有很多方法, 比如站樁法,。每天什么都不想,,靜靜地在一個地方站上半小時。
每次入靜之后,, 都會感覺到內心一片空明澄靜,,身體內有一股氣慢慢地由丹田而出,緩緩地流遍全身,。站樁完畢后,,感覺渾身通暢。
第二招就是喝粥
粥雖簡單,,但什么 人喝什么粥卻頗有學問,。暑熱之人應喝綠豆粥,因為綠豆能清熱解毒,。
受風寒之人應喝姜粥,,因為姜能溫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意思是 說,秋天的姜能讓原來短命之人活到天年,。
第三招是艾灸
每天用艾條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氣海穴和膻中穴,。這四個穴位都是補氣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補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