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此文時,,我想重點強調(diào)一點,,下文中所涉及到的方藥,必須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方可服用,,無他,,方中所用到的半夏有劇毒,倘隨便服用,,或可危及生命,。切記! 好了,,上面的話挺駭人的,,下面咱們調(diào)整一下緊張氣氛,說點稍微輕松點的吧,。
半夏其實可以很溫厚,,只要你把它給煮熟了(簡而言之,生半夏讓人中毒的原因同生山藥粘液可讓人過敏而熟山藥則食用安全相類似),。醫(yī)圣張仲景在世時,,便特別青睞半夏,,更在其著作《傷寒論》中多次使用到半夏,每每藥到病除,。 開頭我那么說,,僅僅是給不明情況者提個醒:中藥方劑不是白開水,在還沒搞清楚到底怎么喝之前不能張口便喝,。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或由陽盛陰虛(《宋案》),,或由心腎不交(《邊案》),,或由胃氣失和(《陳案》),或由營衛(wèi)失常(《扈案》),,但無論哪種病機,,終究越不過“陰陽失和,陽不入陰”八個字,。因此,,在施治的過程中,須當(dāng)以調(diào)和陰陽為根本,,在此基礎(chǔ)上再輔以交通心腎,、和胃祛痰、鎮(zhèn)斂心神之法,。
今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wèi)氣獨行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滿,,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diào)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fā)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此所謂決瀆壅塞,,經(jīng)絡(luò)大通,,陰陽和得者也。 上文給出的方劑是半夏秫米湯,,為《內(nèi)經(jīng)》十三方之一,。 組成:生半夏五合(約65g),秫米一升(200ml),。 煎服方法:半夏,、秫米合用,并助以甘瀾水,;久煎,,過濾之后只喝濾液;睡前服用,。 關(guān)于此方,,《方劑大詞典》有收載,但其主治僅記為治療“痰濕內(nèi)阻,,胃氣不和之失眠”,,大抵是因為方中半夏有治療腹脹、除脾濕的緣故,,因此其將半夏秫米湯歸類為治療“痰濕內(nèi)阻,,胃氣不和之失眠”,此舉雖穩(wěn)妥,,但有違于《內(nèi)經(jīng)》設(shè)本方的主旨,,極大的局限了半夏秫米湯的功效,。臨床療效證明,半夏秫米湯在“失眠界”雖不至于“一方平天下”,,但其治療范圍絕不限于“痰濕內(nèi)阻,,胃氣不和之失眠”。
半夏,,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據(jù)《禮記.目令》記載:五月半夏生,蓋當(dāng)夏之半也,。”其生當(dāng)夏季之半,,即夏至前后,夏至一陰生,,為大自然陰陽交會之期,,取象比類,格物致知,,半夏可為引陽入陰而使陰陽交會的藥物,。《本經(jīng)疏證》云: “半夏味辛氣平,體滑性燥 ,故其為用 ,辛取其開結(jié) ,平取其止逆 ,滑取其入陰,燥取其助陽。而生于陽長之會,,成于陰生之交,,故其為功,能使人身正氣自陽入陰,。”《本草綱目》記載: “(半夏)治腹脹,,目不得瞑。” 秫米,,一說為黃糯米,,一說為高粱米,《本草綱目》記載“秫,,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眠。半夏湯(即半夏秫米湯)中用之,,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盛矣。 ” 二藥一溫一涼,,雖簡單無華,,但由于半夏秫米湯是針對失眠的基本病機衛(wèi)氣運行失常而設(shè),故凡失眠病證,皆可以此方為基本方治療,。“此所謂決瀆壅塞,,經(jīng)絡(luò)大通,陰陽和得者也,?!?/span> 01 必須在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使用!為確保效果,,可在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根據(jù)具體病情適當(dāng)化裁,如心脾兩虛加黨參,、炒白術(shù),,痰熱擾心加黃連、淡竹茹,,食滯胃脘加陳皮,、六神曲等。,。 02 方中半夏劑量須大,一般不可少于40g,否則無效,。 03 方中半夏為生半夏,,制半夏無此神效。因生半夏有黏液,,具有養(yǎng)陰收斂陽氣的作用,,炮制后粘液全無,故無效,。 04 秫米必須為未加工的谷米,,而非現(xiàn)代去皮去胚后的精米。 05 原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其意思應(yīng)該是說,,為了讓半夏之毒充分化掉,,此藥須煎得久一點慢一點(久煎的生半夏無毒,這也是為何古人敢用半夏治病的原因),,為防萬一,,煮熟了的藥須用濾布過濾掉,人只喝過濾之后的清湯,。 06 倘若不慎半夏中毒,,立即吃點生姜,切記! 以下引自百度
旱半夏與水半夏同為半夏,,兩者主要是通過種塊形狀來區(qū)別。旱半夏塊莖成 球形或扁球形,,直徑0.5-4厘米,,底部與下半部淡黃色,種莖的底部或側(cè)部有占球徑表面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疤痕”,。水半夏則因底部有一尖,,形似犁頭尖,所以水半夏又稱“犁頭尖”,。旱半夏為“球”,,水半夏為“錐”,形狀很易區(qū)別,。 另外,,半夏以個大、皮凈,、色白,、質(zhì)堅實、粉性足者為佳,。以個小,、去皮不凈、色黃白,、粉性小者為次,。 附 組成:合歡皮12克,,夜交藤18克。 用法:泡茶飲 此方使用較為方便,,解郁和血,,寧心安神,對于郁抑不樂,,胸宇痞悶之失眠患者,,效果頗佳。 藥物成分:人參,、白術(shù)(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dāng)歸、木香,、遠(yuǎn)志(去心甘草炙),、龍眼肉、酸棗仁(炒),。輔料為賦形劑蜂蜜,。 此為中成藥,口服,,一日兩次,,以此一丸。 此藥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治療心脾氣血兩虛所致的失眠,。 經(jīng)方組成:酸棗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服用方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分3次溫服,。 此方用于治療由于肝血不足,陰虛內(nèi)熱所致的失眠。 甘麥大棗湯 原料組成:淮小麥30,,甘草10,,大棗10枚 制作方法:將甘草、小麥,、大棗放入砂鍋內(nèi),,用適量水煎煮20分鐘。 此方養(yǎng)陰降燥,,安全性頗高,,主治心陰受損,肝氣失和之臟躁,。 最后,,借用一下《內(nèi)經(jīng)》中岐伯回答黃帝的話: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fēng),,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有道是: “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br> 【每日一膳】夏季開胃、降火佳品,,廣東省中醫(yī)院楊志敏教授今日推薦 作者:麗音 美編:小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