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言傳身教,,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常言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身為父母,,對孩子起著重要的榜樣作用,。如果父母努力表現(xiàn)出好的方面,就會給孩子起到好的示范,;如果父母表現(xiàn)出的是不好的方面,,那么就會對孩子造成錯誤的導向。一句話,,父母的思想素質(zhì),、文化修養(yǎng)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1.愛成績,,更要愛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是令?感動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墒侨缃?,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越來越帶有功利性,他們不再愛孩子的本身,,而是愛孩子的學習成績,,愛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愛,,慢慢變味了! 如果問任何一對父母:“你們愛孩子嗎,?”相信得到的回答都是:“當然?。∵@還用問,,自己的孩子能不愛嗎,!”這個回答是那么不假思索,,是那么干凈利落,但如果你再追問:“你們愛孩子什么呢,?”不少父母就可能露出“狐貍尾巴”了,。 有的父母可能會滿臉得意地說:“因為我的兒子很聽話啊,我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叫?別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從來不讓我操心?!?/span> 有的父母可能不無得意地說:“我的女兒可聰明了,,雖然只有5歲,但是琴棋書畫樣樣通,!” 還有的父母會說:“我的女兒眼睛圓圓的,,大大的,光看她那張臉,,你就不由自主地會愛上她,。” …… 父母能找出無數(shù)個愛孩子的理由,,卻抓不到愛孩子的核心理由--因為那是自己的孩子,,愛他需要理由嗎?如果父母這樣回答,,那么他的答案才是最富有智慧的,。 ◎愛孩子不需要理由,因為那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愛孩子是因為孩子聽話,,試問:“如果孩子不聽話了,,父母還愛孩子嗎?”如果父母愛孩子是因為孩子聰明伶俐,,試問:“如果孩子不會琴棋書畫,,不認識字,不會背詩,,父母還愛孩子嗎,?”如果父母愛孩子是因為孩子長得可愛,試問:“如果孩子長得不可愛,,父母還愛孩子嗎,?” 當然,父母依然會愛孩子,,因為愛孩子是父母的一種天性,,是無條件的,。但是如果父母在乎孩子聽不聽話,在乎孩子聰不聰明,,在乎孩子可不可愛,,問題就出現(xiàn)了,于是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父母抱怨,、嘮叨:“寶寶,,你要乖、要聽話,,不然媽媽不愛你了,。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薄皩殞殻阋J真認字,、背詩,,你要是不認真,媽媽就不喜歡你了,?!?/span> 當父母說出這些話時,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居然把最真實的愛藏了起來,,同時傳達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息:我要乖,媽媽才愛我,;我要好好學習,,媽媽才喜歡我。于是孩子認為“乖”“好好學習”成了父母愛自己的一個條件,,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嗎,?這種情況絕非子虛烏有,看看下面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全明白了,。 孩子考得好,,爸爸媽媽特意買禮品、做好吃的,,來犒勞孩子,;孩子考得差,回家被父母打罵一頓,,還要遭受洗碗,、掃地等懲罰。孩子感到很無語,、很失落,、很疑惑,,不由得暗自發(fā)問:爸爸媽媽到底是愛我,還是愛我的考試分數(shù),? 如今,,這種現(xiàn)象已非常普遍,家長過分地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一切以孩子的分數(shù)為出發(fā)點,,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雖然家長在乎孩子的分數(shù)不代表他們不愛孩子,,可是給孩子造成的錯覺就是“父母不愛自己”,。這對孩子的打擊和傷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屢次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批評,,最后放棄了努力,,抱著“反正父母不愛我”的心態(tài)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生活中,父母經(jīng)常在批評或打罵孩子之后說這樣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好??!”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他是一片真心,,從來沒有變過,。可是父母卻不知道,,孩子很難理解他們的好,。那么,父母要通過怎樣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真愛,,讓孩子知道父母愛他沒有任何理由,,不講任何條件呢? ◎考慮孩子的感受,,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父母為了孩子好,,給孩子報特長班、興趣班,,可是孩子不愿意上,,父母很生氣,批評孩子,,沒用,;打罵孩子,依然沒用,;最后孩子煩了,,說幾句頂撞的話,,甩門而去。氣得媽媽大哭道:“真是太傷我心了,,我這么愛他,,他卻這樣氣我!”這種抱怨和沮喪的聲音相信在生活中我們都聽見過,。 “父母是為孩子好嗎,?”對于這個問題,父母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是有些孩子卻不這么認為,,因為父母的愛讓他們感到很有壓力,有時候甚至感到痛苦,,孩子難以承受父母的愛,。所以他才接受不了父母的“愛”。 所以,,父母如果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就必須考慮孩子的感受,給孩子需要的愛,。如果孩子不愿意上特長班,、興趣班,就不要逼孩子去上,,而要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成長氛圍,,這樣孩子才會快樂,才會感謝父母,,才會明白父母是真的愛他,。 ◎可以反對孩子的表現(xiàn),但不能否定孩子本身 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父母會不高興,,會責備孩子,可是責備的時候往往不注意措辭,,動不動就說:“你這個討厭的孩子,,你又把杯子打碎了,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你怎么就是聽不進去,,真是笨蛋,氣死我了,!” 孩子打碎了杯子,,需要父母的教導,可是父母教導的內(nèi)容卻是:孩子你很討厭,你很笨,,我很生氣,。試問,孩子聽到這樣的教導,,會認真接受嗎,?要是你,你也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因為這種教導否定了你的人格,,忽視了你的感受,是不尊重你的表現(xiàn),。 同樣,,孩子也能感受到這種傷害。這時候,,孩子就會懷疑父母是否真的愛自己,,一旦他認定父母不是真的愛自己,就可能表現(xiàn)得更糟糕,。正確的做法其實只有一句話:“下次小心點兒哦,,要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間,這樣,,才不會打碎,。”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定然不會生氣,而是會牢記教訓,。因為父母淡化了他的錯誤,,指出了他下次應該怎樣做,而且沒有任何批評的意思,。以此為鑒,,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是指出孩子的錯,,告訴孩子怎樣避免犯錯,,而不是否定孩子本身。 2.關起門來為孩子鼓掌 無論是世界偉人,,還是普通民眾,,抑或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都不能缺少肯定,、欣賞和喝彩的感受,。因為這些感受是使人奮進的催化劑,是人克服挫折的安慰劑,是激勵孩子不斷進步的橋梁,。 “你瞧人家,!”這是很多父母最愛對孩子說的話,也是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話,。因為這句話表露了父母對孩子的不滿,,帶有攀比之意,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惹得孩子很不高興,。 有位母親經(jīng)常對孩子抱怨:“你瞧瞧人家能考90分,你卻只考70分,;人家當班長,,你卻當組長;人家比賽得第一名,,你卻什么獎也得不到,。我怎么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終于有一天,,兒子忍無可忍了,,沖媽媽喊道:“媽媽,你瞧李阿姨當經(jīng)理,,你卻當部門組長,;張阿姨每月掙5000元,你卻掙2000元,;隔壁王嬸嬸家有電腦,,咱們家只有電視。我怎么有你這樣的媽媽,?” 媽媽被兒子的話觸動了,,無奈地說:“兒子,跟人家比,,永遠會氣死你,。” 兒子笑著說:“是啊,,那以后不要再拿我和別人比了,。” 媽媽啞口無言,,終于明白了自己的過錯,。 生活中,像這位媽媽一樣的父母真不少,,他們不懂得為孩子的成績喝彩,,只知道拿自己孩子與那些更優(yōu)秀的孩子作比較,比來比去,總是把孩子比下來,,然后批評孩子,,希望以此刺激孩子繼續(xù)努力。家長的這種想法值得理解,,不就是希望孩子更進一步嗎,?那么何不把批評換作鼓勵和贊揚呢?要知道,,鼓勵和贊揚更能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勁頭,,孩子更容易取得進步。 身為家長,,要知道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天下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人間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因此,,你的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勢,所創(chuàng)造的成績,,都值得你去肯定和喝彩,,這樣才能給孩子信心和力量。有一位童話大師說:“信心是希望之橋,,經(jīng)??隙ê⒆樱瑸楹⒆雍炔?,可以激勵孩子不斷上進,。”所以說,,為孩子喝彩,,真的很重要。 有一個美國男人娶了一個俄羅斯女人當老婆,,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妻子不懂英語,,看不懂兒子的作業(yè),,可是每次兒子把做完的作業(yè)給她看時,她總是對兒子贊賞有加,。然后把作業(yè)掛在客廳里,,等有客人來時,她就會很自豪地向客人介紹兒子的作業(yè),,夸贊兒子的字寫得很工整,。客人很配合地夸獎,使一旁的兒子聽得信心大增,,發(fā)誓以后更認真地寫作業(yè),。就這樣,兒子的作業(yè)一天比一天寫得好,,不但完成的質(zhì)量高,,字也寫得越來越好,后來還在書法比賽中獲得了好成績,。 天下所有的孩子,,個性不同,能力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渴望父母為他喝彩,。父母說他行,他就會“行”給父母看,;父母說他不行,,他就會“不行”給父母看。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給你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驚喜,,就要多給孩子掌聲和喝彩,讓孩子在你的激勵中不斷進步,。 ◎從細節(jié)處賞識你的孩子 我們經(jīng)常提倡賞識教育,,那么,真正的賞識是怎樣的呢,?有些家長并不了解,,他們認為賞識就是夸獎,一有機會就夸獎孩子,,看到孩子寫完作業(yè),,就夸孩子:“你真懂事,真棒,?!笨吹胶⒆又鲃邮帐巴婢撸部浜⒆樱骸澳阏娑?,真棒,。”看到孩子按時起床了,,依然夸孩子:“你真懂事,,真棒?!?/span> 殊不知,,這些家長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對孩子的夸獎太籠統(tǒng),沒有針對性,,使孩子感到迷糊,,甚至厭煩。其實夸獎是有技巧的,,要有針對性,,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因什么而夸獎他,從細微之處去夸獎,,這樣更容易打動孩子,。 比如,看到孩子按時寫完作業(yè),,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作業(yè)完成得很及時啊,,真不錯,好習慣要保持下去哦,?!笨吹胶⒆又鲃邮帐巴婢撸改缚梢詫⒆诱f:“主動收拾玩具是有責任心的表現(xiàn),,媽媽為你感到高興,。”要把孩子好的行為表現(xiàn)指出來,,讓孩子明白父母因為什么而贊賞他,。這樣孩子下次就會繼續(xù)好的行為。 ◎給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的表揚環(huán)境 有句話叫“關起門來為孩子鼓掌”,,這樣做不僅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賞識,,還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呵護和保護。為什么要關起門來呢,?首先,,可能是因為孩子膽小羞怯,不敢當眾表演,,關起門來是為了鼓勵孩子更放松地表演節(jié)目,。其次,關起門來,,是為了不讓別人聽到孩子受到的表揚,,讓孩子沉浸在親情的關切之中,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這樣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幫助的。因此,,父母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安全的表揚環(huán)境,,鼓勵孩子在祥和的氛圍中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喝彩之余不忘指出孩子的不足 再優(yōu)秀的孩子也有不足的地方,父母在為孩子好的表現(xiàn)喝彩的時候,,不要盲目地夸贊孩子,。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足之處時,完全有必要指出來,,引導孩子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這樣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比如說,,父母鼓勵孩子畫畫,,孩子也畫了。畫完之后,,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畫,,指出畫中的“亮點”,然后指出欠缺的地方,。這樣孩子才不會沉迷在表揚聲中,,而會懂得虛心地改進不足。
3.要言傳,,更要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如果不合格,怎么指望他教出好學生呢,?所以,,父母想要教好孩子,首先要完善自己,,否則,,連教育孩子的資格都不具備,勢必難以讓孩子信服,,更難保證把孩子教好,。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杰作。孩子的誕生對父母來說是一件喜事,,把孩子教育好更是一件喜事,。在孩子的身上,每個父母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沒有哪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無用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作為,。但是,,當父母一邊指責和埋怨孩子,一邊羨慕人家的孩子時,,是否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為孩子做了好榜樣,?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兒時期可塑性非常大,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相反,,如果父母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就可能成為孩子的反面教材,。如此一來,,父母將是孩子一生不幸的開始。 有些父母經(jīng)常說:“我都這把年紀了,,這輩子沒什么指望了,,就等著孩子將來能混出個名堂?!彼麄儾恢?,一心指望孩子將來有出息,自己卻不改變,,年幼的孩子會改變嗎,?這是很值得懷疑的,就像很多父母不懂得看書學習,,卻每天強迫孩子專心學習,,試問孩子怎么可能聽父母的話呢? 胡先生搬家的時候,,除了搬走那些家電,,還要搬走很多書,于是就和搬家公司的人商量價錢,。 “我有一些書需要搬,,請問你要加多少錢?”胡先生說,。 “帶我去看看吧,!”在胡先生的帶領下,一個汗淋淋的搬家工人進了書房,。書已經(jīng)裝好了,,幾十個箱子,讓搬家工人愣了一下,。 “你要這么多書干什么,?”搬家工人一邊說,一邊踢胡先生的箱子,。胡先生是個愛書如命的人,,趕忙制止搬家工人“踐踏”書籍的行為,。 “那就加50吧!”搬家工人說,。 搬了幾箱后,搬家工人說渴了,,于是胡先生下樓買來10瓶水,。又搬了幾箱,那人說要抽煙,,于是胡先生下樓給他買了幾包煙,。 書太重了,搬了一會兒,,搬家工人發(fā)牢騷:“哎呀,,書這么重,又占地,,留著干什么,?看完了就扔了唄?!焙壬娝麑苡幸庖?,就和他聊了起來。 “請問你今年多大年紀???”一問才知道,胡先生與那位搬家工人同齡,。 “其實我非常感謝這些書,,要不是讀了這些書,我今天可能和你干一樣的活兒了,?!蹦侨艘宦牐c頭稱是,,嘴里說道:“我也知道讀書重要啊,,所以我讓兒子多讀書,可是他就是不讀,?!?/span> “你愛讀書嗎?”胡先生問道,。 “我這把年紀了,,就是一個搬家的大老粗,讀啥書啊,,有那閑工夫還不如睡睡覺呢,!”他樂呵呵地說,。 “你看看,自己在家不讀書,,怎么又要求孩子多讀書呢,?如果你愛讀書,孩子不就跟著你學了嗎,?”胡先生說,。 那人想了想,問胡先生:“你是干啥的???” “我呀,主要是幫一些家長教育孩子,?!闭f完順手遞給他一張名片。 “胡老師??!原來是你,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你呢,,那今天搬書不要錢了,,算是我們家長對你的感謝吧!”他見胡先生是頗有名氣的教育專家,,馬上變得熱情起來,,胡先生并沒有料到自己的知名度會普及搬家公司,心中暗自好笑,,馬上從書箱里拿出幾本書,。 “錢必須給你,我們同歲,,今天你幫我一個大忙,,我就送給你幾本書吧……” 在這個故事里,搬家工人和胡先生同歲,,境況卻大不一樣,。當然,還有很多人比胡先生更成功,。在我們的生活中,,年齡相同,命運不同的人大有人在,。今天,,很多孩子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出發(fā),但是10年20年之后,他們之間同樣會有很大的差距,。 作為過來人,,我們都知道差距是慢慢積累的,所以,,家長總是督促孩子去努力,,不能松懈,可是他們似乎沒有做好孩子的榜樣,。經(jīng)常要求孩子讀書的家長,,有可能討厭讀書;不讓孩子看電視的家長,,有可能在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正在看電視;不讓孩子睡懶覺的家長,,有可能每天賴在床上遲遲不起來…… 一句話,,很多家長喜歡說一套做一套,總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卻沒有做到,;總是教育孩子要認真學習,自己卻不懂得學習,。這樣又怎么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聽從父母的教育呢,?下面幾種情況是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的,也是家長很容易犯的錯誤,。 ◎逼孩子看書學習,,自己卻打麻將 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很多家長知道這個道理,,卻并不這樣做,他們總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一輩子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學習。但他們知道孩子年幼,,不能不讀書,,因此經(jīng)常逼孩子看書學習,但與此同時,,他們自己卻坐在麻將桌上打麻將,。在這里,家長可謂給孩子充當了生動的反面教材,。 其實,,想讓孩子愛上學習,你不需要費盡口舌地催促,只要在孩子小的時候,,你一有空就手捧一本書,,專心地閱讀,慢慢地,,孩子就很容易模仿你認真地看書,。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會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 ◎要求孩子尊重長輩,,自己卻對父母大呼小叫 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有些家長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對長輩禮貌,,而自己卻忽視了尊重長輩,經(jīng)常對老人大呼小叫,、愛答不理,。殊不知,這樣又怎能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輩,、尊重父母的美德呢,?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在家里,,在尊敬長輩方面做孩子的榜樣,。要知道,孩子最喜歡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對老人非常恭敬禮貌,,孩子怎么會對長輩無禮呢? ◎要求孩子做作業(yè),,自己卻在電視機前全神貫注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回家做作業(yè),,自己卻一回家就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有趣的電視節(jié)目,,卻不知這樣會影響孩子寫作業(yè),。孩子見父母那么認真定然感到好奇,很想知道爸爸媽媽究竟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這樣一來,,孩子就沒辦法專心地做作業(yè)。而父母見孩子沒專心做作業(yè),,又會責怪孩子做作業(yè)不認真,。試問,孩子內(nèi)心會有多么委屈,? 要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父母先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做孩子的好榜樣。要知道,,身教遠遠重于言傳,,父母只有在以身作則的同時,結合口頭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4.為孩子做敬重長輩的典范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小教育孩子敬重長輩,,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美德,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作為父母,,要努力做孩子敬重長輩的典范,使孩子向父母學習,,學會尊敬長輩,。 電視上曾有這樣一則廣告: 一位年輕的媽媽剛下班回家,就開始忙家務,,忙完之后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你累了吧,,快歇一會兒吧!別把身子累壞了,?!彼呛堑卣f:“媽,不累,?!蹦贻p媽媽的一言一行被4歲的兒子看到了,他牢記在心,。 一天晚上,,兒子一聲不響地給媽媽端來一盆水,雖然他端水的樣子很吃力,,雖然盆里的水濺了出來,,可孩子仍是滿臉燦爛的微笑。他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就在這時,響起了畫面配音:“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師,。” 愛就是這樣傳遞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樣下養(yǎng)成的,。想要培養(yǎng)孩子一顆孝敬長輩,、尊重長輩的心,讓孩子懂得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孩子?敬長輩的楷模。因為一個行動勝于千句言語,,想要教育孩子敬重長輩就自己先做出來,,讓孩子懂得向父母學習。 好的榜樣會把孩子教好,,壞的榜樣會把孩子教壞,。孩子是變好還是變壞,關鍵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的示范是對還是錯,,從這一點上來看,父母的榜樣作用和示范意義重大,。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好地表明了錯誤的示范會影響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一對中年夫婦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少不更事的孩子,,可是他們對父母很不孝順,竟然把父母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去?,,每天用木碗送給老人一些吃剩的食物,。一天,他們看到年幼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感到好奇,,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刻木碗,,等你們老了,,我就用這個給你們盛飯?!?/span> 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過來,,他們知道自己的不孝行為已經(jīng)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于是馬上把老人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還把那只木碗扔掉了,每餐都給老人好東西吃,。他們的孩子也慢慢改變了對他們的態(tài)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相處,。 這個故事對于三代同堂的家庭很有意義: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不能忽視了對老人的尊敬,,不能為了省事丟給老人一個木碗。時刻都要記住,,孩子正看著你,,你怎樣對老人,將來孩子也會怎樣對你,。 ◎從小建立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 現(xiàn)在很多家庭中的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成了孩子的保姆和侍從,整天圍著孩子轉,,大人對孩子稍有照顧不周,,孩子就哭鬧、發(fā)脾氣,,孩子要是有了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性,,談何孝敬長輩呢?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自己與父母,、與爺爺奶奶的關系,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長者,,是家里的主事人,不能顛倒主次,,任意在家里逞強。 ◎從小事抓起,,從小事做起 孝敬長輩表現(xiàn)在很多小事上,,比如給長輩盛飯、倒水,,攙扶老人,,給老人讓座。當父母或爺爺奶奶回家時,,要求孩子向父母或爺爺奶奶問好,;當父母或爺爺奶奶勞累時,要求孩子主動幫助或請父母,、爺爺奶奶休息一下,;當父母或爺爺奶奶生病時,教孩子學會照顧,,多說寬慰的話,,替他們做家務等,。 孩子在這些小事上的表現(xiàn),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如果做父母的懂得從小事抓起,、從小事做起去孝順老人,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懂得這樣對待爺爺奶奶,,對待父母。 如果和老人住的地方相隔較遠,,工作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么可以經(jīng)常在休假日抽時間帶孩子去探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聚聚,、聊聊,,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這樣對孩子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能幫助孩子逐步養(yǎng)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一天,,爸爸問:“魚放哪兒了,?”奶奶奇怪地問:“什么,,驢放哪兒了,咱們家哪兒來的驢???”小孩子聽了大笑起來,爸爸馬上伏在奶奶耳邊,,一字一句地說清楚,然后把兒子叫到房間,,對他說:“奶奶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咱們不能笑話她,。以后和奶奶說話,要說慢點兒,,說清楚點兒,知道嗎,?”兒子知道錯了,,點了點頭,。 生活中,這樣的小事很多,,你是否以這些小事為契機來教育孩子孝順老人呢?平心而論,,敬重,、孝順老人的時候,,注意細節(jié)最能感染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習慣,,要注意小事,,比如,為媽媽梳梳頭,,為奶奶捶捶背等,都是一種孝心的表達,。
5.帶孩子做文明的公民 在公共場合,你的孩子能做到禮貌待人,,遵守公共秩序和規(guī)則嗎?千萬不要認為在公共場合,,大家彼此不認識,,就可以任意妄為。要知道,,一個人的素質(zhì)和教養(yǎng)如何,在公共場合能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而這種教養(yǎng)與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興高采烈地來到電影院的售票處,,對售票員說:“我要買3張電影票,一張大人票,,兩張兒童票?!?/span> “女士,請問你的孩子多大?。?歲以上的孩子要半票,,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費看電影?!笔燮眴T禮貌地問。 “哦,,那就買兩張票吧!我一個孩子今天剛好6歲,,一個孩子還不滿4歲?!?/span> 售票員把電影片遞給那位母親,忽然笑著說了句:“其實,,你如果不說,我也看不出你的孩子已經(jīng)6歲了,。”言外之意是說她太老實了,,甚至有些笑話她傻的意思。 那位母親平靜地說:“可是,,我如果說假話,,我的孩子是知道的,?!?/span> 這是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但卻蘊涵了動人的情節(jié),,讓人受益良多。這位年輕的母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誠實--這一寶貴的品質(zhì)傳遞給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懂得不在公共場合做那些貪小便宜的事情,要努力表現(xiàn)出自己的教養(yǎng)和公共品德,。 在這里,,這位母親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見其母,,知其子?!笨梢娔赣H對孩子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國外有專門機構經(jīng)過數(shù)年調(diào)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孩子90%以上的素質(zhì),是由母親決定的,。換言之,母親的素養(yǎng)如何,、教育方式如何,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乃至一生的發(fā)展,。 有一個因搶劫罪進入少管所的少年回憶說: 我第一次做壞事的時候,,大約是在四五歲,。一次,媽媽帶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當時我的個子超過了“一米線”一點點,原本應該買票的,,但媽媽卻用手按了一下我的頭,我領會了媽媽的意思,,很機靈地屈著腿走了過去,售票員沒有發(fā)現(xiàn),。 下車后,媽媽很得意地對我說:“你今天挺聰明的啊,,下次帶你坐車的時候,你還要像今天這樣,,知道嗎?”我點了點頭,,媽媽非常高興。 從那以后,,我就學乖了,每次媽媽帶我坐車時,,不等媽媽提醒,我就會有意識地曲著腿上車,,售票員一次都沒有發(fā)現(xiàn)。每次下車后,媽媽總是得意地說:“今天坐車又沒花錢,。”還經(jīng)??湮衣斆?。有了一次又一次占便宜的成功感,,我便想著占大便宜,,漸漸地,我養(yǎng)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最后結伙搶劫。 母親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孩子的年齡越小,,受到父母的影響就越大。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公共道德,、懂禮貌的文明人,,那么不妨經(jīng)常帶孩子去公共場合,有意識地教孩子遵守公共秩序,,教孩子養(yǎng)成禮貌的習慣。 ◎給孩子樹立文明禮貌的榜樣 在公共場合,,講究文明禮貌,與人和諧相處,,是很有必要的。講文明禮貌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歡迎,,而不是像過街老鼠一樣,被人敵視,,甚至人人喊打,。想讓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xiàn)出文明禮貌,父母就要努力為孩子樹立榜樣,,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等,。在人行道上行走,一律靠右,,不要隨意橫穿馬路,亂闖紅燈,。這些基本的公共交通規(guī)則都是需要父母給孩子示范的,。 ◎給孩子樹立正派上進的形象 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是正派的,,對于社會上的丑惡現(xiàn)象,,不但要分辨清楚,,而且要疾惡如仇,,該反對的絕對不姑息,,該揭發(fā)的絕不縱容,能抵制的應該努力抵制,。這種正派的態(tài)度應該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讓孩子看見,、聽見,對孩子才能產(chǎn)生有效的影響,。 據(jù)報道,,有個孩子跟爸爸坐公共汽車,,孩子發(fā)現(xiàn)小偷在偷別人的錢包,孩子把這一情況及時告訴了爸爸,,爸爸只看了看小偷,,然后對孩子使了個眼色,,讓他閉嘴,。很明顯,,這位父親是害怕小偷報復才會這樣做的。但是他把是非,、善惡混淆了,,對孩子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很明顯,,這是不正派的作風,是膽小怕事的表現(xiàn),。當然了,,這樣的事情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才行,。 ◎在公共場合應該注意文明細節(jié) 或許你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公共場合喜歡追逐打鬧,尤其是一些不宜喧鬧的場合,,如博物館,、圖書館,,在這些場所打鬧會影響到別人,。乘電梯的時候,應該靠右站立,,可有些孩子偏偏靠左站立,甚至在電梯里嬉鬧,。還有一些常見的不文明的現(xiàn)象,,比如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設施等,,這些細節(jié)問題父母都應該教育孩子引起重視,。
6.領著孩子招待客人 很難想象,,對來到家里的客人不冷不熱的父母,能培養(yǎng)出一個熱情待客的孩子,。父母待客禮貌、熱情,,孩子才能更好地學會禮貌、熱情地待客,,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小主人。 無論是節(jié)假日,,還是平常日子,家里都可能會來客人,,你是怎樣接待來客的,,關系到孩子怎么樣對待來客。因為你接待來客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然后孩子也學著你的樣子對待客人,。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現(xiàn)的有禮貌和有教養(yǎng),,那就應該努力給孩子做禮貌待客的榜樣。 同時,,父母還要教孩子學會禮貌地對待小朋友,,告訴孩子不要和小客人搶吃的、搶玩具,,因為那是很不友好的行為,,讓孩子知道如果對待小客人不禮貌、不友好,,以后去別人家可能不會受到熱情歡迎,那樣串門做客就會失去趣味,。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受人喜愛,,為了讓孩子給別人留下熱情待客的美名,家長要重視向孩子傳授待客之道,。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周女士和女兒靜靜在家里看電視。突然,,有人敲門,,來者是周女士丈夫的老同學,周女士與他也很熟悉,,因此很熱情地將他請進屋,,讓他坐下,,然后給他倒了杯水,。交談之后,周女士得知對方是來找丈夫的,,于是很抱歉地說:“他剛出去了,,估計要過一會兒回來,我給他打個電話,,叫他趕緊辦完事回來,。” 在周女士丈夫回來之前的這段時間里,,周女士和他閑聊起來,,聊聊對方的妻子,聊聊孩子,。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一會兒周女士的丈夫回來了。然后周女士去廚房準備飯菜,,靜靜也跑到廚房里幫媽媽摘菜,、洗菜,干得特別認真,。 要吃飯了,,靜靜在周女士的鼓勵下,,跑到叔叔的旁邊,熱情地叫叔叔吃飯,,然后給大家盛飯,。吃飯的時候,靜靜居然出人意料地幫助叔叔夾菜,,得到了叔叔的大聲稱贊,,她感到很高興。有了這次待客經(jīng)歷之后,,靜靜變得懂事了很多,。當家里再有客人來拜訪時,她不再自顧自地看電視,,而是會主動站起來向客人問好,,然后給客人倒水,和客人閑聊,。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一個懂禮貌,、有教養(yǎng)的小紳士或小淑女。孩子也希望自己被大家歡迎,,他們也想成為人見人愛的小紳士,、小淑女。所以,,父母培養(yǎng)孩子懂禮貌的習慣很有必要,,而且只要父母教育得當,小紳士,、小淑女就在你身邊,。 所謂教育得當,指的就是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當家里來客人時,,就是父母對孩子進行身教的好機會。父母怎么招待客人,,孩子就會學著怎么招待客人,。從這個角度說,父母千萬不能怠慢客人,,否則孩子以后也可能傲慢地對待客人,。具體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待客之道呢?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訓練孩子的禮貌言行 家里來客人了,,孩子怎么與客人相處呢?這個問題父母需要給孩子講解一下,使孩子懂得一定的規(guī)矩,。比如,,聽到敲門聲打開門要說“請進”;見了親友,,要按稱謂主動問好,,主動和客人打招呼,對于年老體弱的客人,,可以鼓勵孩子攙扶行走,;然后拿出茶點和客人分享,不應顯得不高興或獨自吃,;如果客人給孩子帶來禮物,,要讓孩子雙手去接禮物;當客人提問時,,要讓孩子大大方方地回答,,在客人面前最好不要撒嬌,不要耍脾氣,;大人談話的時候,,要讓孩子安靜,最好不要無禮地插話,;如果有小客人,,可讓孩子拿出玩具和小客人玩;在進餐的時候,,要等客人完全入席后才能動筷子,;當客人告辭時,提醒孩子把客人送到門口或電梯門口,。 ◎給孩子樹立文明的榜樣 古語說:“己正而后能正人,?!弊鳛楦改?,如果要求孩子禮貌待客,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對孩子最生動,、最實際的教育,。父母應該充分利用家里來客人的機會給孩子做示范,使孩子看到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看到父母的禮貌,、熱情,就會獲得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形成禮貌待客的品德,。 有個女孩叫莉莉,,她從小就懂得把“您好”“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掛在嘴邊,親朋好友,、鄰居都夸她是個懂禮貌的孩子,。家里來客人時,她的表現(xiàn)更是讓人拍手稱贊,。莉莉之所以這么有禮貌,,懂得熱情待客,與她媽媽的身教是分不開的,。她媽媽是商場售貨員,,自身的文明素質(zhì)較高,平時家里來客人了,,媽媽總是熱情地接待,。在媽媽的影響下,莉莉漸漸也學會了禮貌待客,。 ◎?qū)⒆拥拇捅憩F(xiàn)作出評價 父母的反應通常很能刺激孩子,。客人在時,,父母如果及時指出孩子良好的表現(xiàn),,并提出表揚,孩子一定會非常開心,;客人走后,,父母還可再次對孩子的表現(xiàn)作出點評,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指出孩子不足的地方,,并告訴孩子怎樣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接待客人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失誤,比如打碎了杯子,、弄臟了飯桌,,父母千萬不要當面批評,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于孩子的過失要重視動機,、輕視后果,要原諒孩子由于經(jīng)驗不足所造成的過失,。 要知道,,孩子禮貌待客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平時不斷教育、訓練和強化,。年輕的父母要經(jīng)常為孩子創(chuàng)造教育情境,,讓孩子受到不斷的暗示和熏陶,鞏固孩子熱情,、禮貌待人的行為,,這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7.做孩子的誠信榜樣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德,。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信的品質(zhì),讓孩子養(yǎng)成說話算數(shù)的習慣,,對孩子為人處世是很有好處的,。想要孩子做到說話算數(shù),父母首先要對孩子說話算數(shù),,做孩子誠信的榜樣,。 古人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痹诤⒆映砷L的過程中,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說話算數(shù),,卻忽視了自己的榜樣作用,,經(jīng)常給孩子開“空頭支票”,答應孩子的事情轉眼就拋在腦后,,不去兌現(xiàn),。久而久之,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不守信的次數(shù)多了,,就漸漸認為不守信沒關系,,于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就可能輕視自己的承諾,,變得不守信用,。父母只有對孩子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才能使孩子變得守信用,。 媽媽對子航說:“兒子,你要好好學習啊,,如果下次考試你能得優(yōu),媽媽就帶你去野炊,?!弊雍皆谟變簣@里成績平平,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媽媽向子航許下諾言,,想以此激勵子航。 子航聽到媽媽的話,,非常高興,,當即和媽媽拉鉤,表示會認真學習,。果然,,子航表現(xiàn)得很不錯,每天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完成作業(yè),,還積極復習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半個月之后,子航真的得了優(yōu),。當他把好消息告訴媽媽時,,媽媽很高興,但是卻絕口不提帶子航去野炊的事,。 子航忍不住了,,就問媽媽:“媽媽,咱們什么時候去野炊???”媽媽說:“我最近比較忙,沒辦法請假,,去不了?。 弊雍揭宦牼图绷?,馬上說:“不行,,你答應過我的,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啊!” 媽媽見子航說她說話不算數(shù),,非常生氣,,說:“說話不算數(shù)?開玩笑,,媽媽整天忙著賺錢,,還不是為你,你倒好,,居然說媽媽說話不算數(shù),,是沒良心?!眿寢尩脑捵屪雍礁械胶軅?,從此他再也不相信媽媽的話了,,學習上也失去了動力。幸虧后來老師了解到情況,,及時跟子航媽媽做了溝通,,讓子航媽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歡許諾,,但是卻沒有履行承諾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的做法習以為常,,也就不會去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失信感到生氣,,累積的怨氣不但嚴重影響親子間的和諧關系,,也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 事實上,,父母向孩子許諾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是為了給孩子增添進步的動力,希望孩子變得更出色,,只是父母沒有意識到無緣無故地爽約,,會使正面刺激變成消極打擊,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和進步的動力,。古人說,,人無信不立,父母說話算數(shù)才能教出誠信的孩子,,這個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在這方面,我們應該以古代著名思想家曾子為榜樣,,時刻提醒自己:絕不無緣無故地對孩子爽約,。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兒子要跟他去,。妻子覺得帶孩子不方便,就哄兒子:“好兒子,,你別哭,,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眱鹤勇犝f有肉吃,,非常高興,就答應留在家里,。 當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時,,見曾子正在磨刀,,覺得奇怪,,就問他磨刀做什么,,曾子說:“殺豬燉肉給兒子吃?!逼拮有χf:“我只是哄哄兒子,,你還當真啊,?” 曾子嚴肅地說:“你要知道,,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如果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孩子長大后就會不講信用,。”于是,,曾子和妻子真的殺豬燉肉給兒子吃,。曾子夫婦的行為感染了兒子,一天晚上,,兒子睡下了但又爬起來,,曾子不解,問他干什么,,兒子說他答應今天把借來的書還給朋友,,雖然很晚了,但是不能不講信用,。聽了兒子一番話,,曾子笑得非常開心。 曾子的誠信行為值得每個父母學習,,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誠信的人,,那么就要努力做到說話算數(shù)。 ◎尊重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可以隨便哄騙 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重視孩子的感受,,是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愛,。有些父母不這樣想,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可以隨便哄騙孩子。當孩子抱怨大人說話不算數(shù)時,,他們卻認為孩子不尊重父母,,沒有禮貌,,然后訓斥孩子。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委屈,,因為首先父母不兌現(xiàn)承諾是一種錯,,然后還批評孩子不尊重大人,不禮貌,,當然是錯上加錯,。 ◎不可胡亂許諾,如果許諾應努力兌現(xiàn) 許諾應該適度,,不可太多,,如果許諾多了,對孩子的刺激性就減弱了,。而且父母的許諾必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 一旦許諾,,就一定要努力兌現(xiàn),,如果實在有客觀原因無法兌現(xiàn),也應向孩子解釋,,請求孩子的理解和原諒,,這樣方能維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誠信形象和威信。就像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的那樣:“如果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能及時向孩子說聲‘對不起’,那么,,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使孩子學會尊重別人,養(yǎng)成守信的習慣,?!?/span> ◎適當增加精神許諾的比重 許諾有物質(zhì)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父母重視對孩子進行物質(zhì)許諾是可以的,,但不能過度,否則會使孩子變得虛榮,、自私,。為了避免孩子染上這些毛病,父母應該增加一些精神方面的許諾,,比如給孩子買書,、帶孩子外出旅行、陪孩子看電影等,,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又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增進親子感情。
8.給孩子做個樂觀的榜樣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行為比語言更有教育作用,,父母對生活、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父母若能樂觀,、堅強地面對,孩子也會學著像父母那樣堅強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nèi)菝玻梢月冻鲂θ?;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力。身為父母,,可以用這段話激勵自己,,一定要讓自己快樂起來,給孩子做個樂觀的榜樣,,使孩子變得堅強而成熟,。 猶太民族有句俗語:如果你斷了一條腿,那你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兩條腿,;如果你斷了兩條腿,,你就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脖子;如果你斷了脖子,,那你就沒什么好擔憂的了,。這句話很好地表明,同樣是一件事情,,換個角度看問題,,就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就能排除消極,、悲觀的因素,,從而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爸爸帶明明去動物園玩,,在看到駱駝的時候,,爸爸給明明講了一個故事: 小駱駝原來非常自卑,,因為它覺得自己長得很難看。一天,,它難過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長得這么難看,我們的睫毛為什么這么長呢,?” 媽媽告訴小駱駝:“睫毛長有好處啊,,當風沙來的時候,長睫毛可以擋住風沙,,讓我們看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我們的背為什么那么駝呢,?丑死了?!?/span> 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備水和養(yǎng)分,能讓我們有耐力行走十幾天,?!?/span> 小駱駝又問:“媽媽,我們的腳掌為什么那么厚,?笨死了,。” 媽媽說:“我們的身子很重,,腳掌又厚又大可以防止我們陷入軟軟的沙子里,。” 在媽媽的講解下,,小駱駝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改變了自卑的心理,變得樂觀起來,。 講完故事后,,爸爸對明明說:“每個事物都有另一面,當你遇到一件壞事時,,不要太難過,,因為它也有好的一面,要樂觀堅強地面對,?!?/span> 在生活中,你的孩子也會遇到小駱駝那樣的困惑。在困惑沒有解除之前,,孩子可能會陷入片面的思維中,,看不到事物的優(yōu)點,變得自卑,、沮喪,。如果孩子長期這樣看問題,就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優(yōu)點,,放大自己的不足,,這樣他會越來越看不到希望,從而產(chǎn)生自卑和悲觀的情緒,。 所以,,父母應該學會用積極的態(tài)度看問題,這樣才能化悲痛為力量,,堅強地面對生活,。就像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那樣,當他的家中被盜時,,朋友寫信安慰他,沒想到他回信說:“我現(xiàn)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只偷了我的東西,,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了我的一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幸運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span>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你遇到困難時,請不要抱怨,,而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在看待別人的時候,不要挑剔,,而要多看,、多想別人的優(yōu)點。對待孩子,也不要一味斥責,,而要多鼓勵和夸獎他,。這樣,孩子會在積極樂觀的環(huán)境中成長,,自然容易變得樂觀堅強起來,。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孩子樂觀、堅強的品格,,以下幾點值得父母借鑒,。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他的內(nèi)心通常會非常沮喪,,這時父母應鼓勵孩子把感受說出來,有助于緩解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和壓抑,。比如,,當孩子受到不公平的評價時,他可能會想:“為什么他們這樣對我,?我好委屈,,難道我這么糟糕嗎?”此時,,父母應鼓勵孩子把內(nèi)心的感受說出來,,并告訴孩子:“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不必計較別人的看法,。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你在爸爸媽媽心目中是最棒的,?!边@樣,孩子就會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告訴孩子,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當孩子遇到困難,、遭遇挫折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個人都會遇到麻煩,,困難是考驗,挫折是朋友,,困難和挫折都可以磨煉你的意志力,。雖然困難會讓你感到很頭疼,但實際上事情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备嬖V孩子,,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每次承受困難之后,,都會獲得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會讓你越來越成熟,。當孩子露出堅強的微笑時,,你應該大聲地肯定他百折不撓、樂觀向上的處世態(tài)度,。 有兩個小男孩在做游戲的時候,,為由誰當“奧特曼”誰當“怪獸”而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動起手來,。那個被推倒在地的男孩很不服氣,,說:“有本事我們來比掰手腕,誰贏了誰就當奧特曼,,誰輸了誰就當怪獸,。”另一個男孩說:“比就比,!”結果那個被推倒的男孩贏了,,他當奧特曼,那個輸了的男孩心服口服,,甘當“怪獸”。那個被推倒的男孩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后,,對兒子的行為給予了充分肯定,,說他像一個男子漢。 ◎適當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 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順境中,,容易變得養(yǎng)尊處優(yōu),,嬌生慣養(yǎng)。當他遇到困難或失敗時,,就會經(jīng)不起打擊,。為了讓孩子能經(jīng)得起失敗的打擊,父母在平時不妨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想辦法去面對困難,,這對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性格很有好處。孩子經(jīng)歷的困難多了,,受到的磨煉也就多了,,也就容易變得成熟和堅強。 ◎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小題大做 在生活中,當孩子摔倒,、擦傷時,,父母可能心里著急,但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裝作無所謂的樣子,,對孩子說:“一點兒小傷,,沒關系的?!边@樣會給孩子積極的暗示,,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坦然面對。如果父母一驚一乍的,,孩子反而會緊張地大哭起來,。有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由于膽小怕事,,見了蟑螂,、毛毛蟲、老鼠等會嚇得大呼小叫,。作為家長,,即使真的很害怕,也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鎮(zhèn)定自若,,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9.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 愛干凈、講衛(wèi)生,、不挑食等習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講衛(wèi)生,、不挑食的同時,,自己卻亂丟垃圾、飯前便后不洗手,,吃飯的時候嫌棄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合胃口。殊不知,,父母的言行舉止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如果想讓孩子養(yǎng)成講衛(wèi)生、不挑食的習慣,,父母自己就應該先做到,,這樣孩子自然會跟著學。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媽媽去接放學的兒子時,,見兒子隨地亂扔垃圾,,當即教育了兒子一番。但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她教育完兒子,,就往地上吐了一口痰,然后直接帶著兒子走了,,垃圾依然留在地上,。父母經(jīng)常教育孩子不能挑食,自己卻在吃飯的時候沒精打采,,抱怨道:“哎,,整天吃這個菜,難吃死了,?!薄霸趺从质俏骱J炒雞蛋啊,?” 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不講衛(wèi)生,、挑食,僅僅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一邊教育孩子要這樣做,,卻一邊用不良的行為否定自己的話。叫孩子不要隨地丟垃圾,,自己卻把煙頭扔在地上,;叫孩子飯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卻飯前便后不洗手,;叫孩子別挑食,,告訴孩子每個菜都好吃,自己卻挑三揀四,。這種言傳身不教的做法,,怎么能讓孩子信服呢?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教孩子怎么做之前,父母用正確的行為給孩子示范,。比如,,父母要求孩子飯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就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這種習慣,,然后結合口頭教育,,孩子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當然,,還有很多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遵循言傳身教的原則,,具體表現(xiàn)如下。 ◎注重在生活細節(jié)上給孩子做榜樣 在生活中,,講衛(wèi)生有很多細節(jié)性的表現(xiàn),,比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臉,,飯前便后勤洗手,不亂丟垃圾,,勤換鞋襪,,不隨地吐痰,等等,??墒呛芏喔改缚偸潜е鵁o所謂的態(tài)度,認為飯前便后不洗手有什么關系呢,?往地上吐一口痰又有什么呢,?結果他們不去做,卻把孩子誤導了,。其實,,這些小細節(jié)對于成人來說是很容易做到的。父母如果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多注意一下,,就能做好孩子的榜樣。 ◎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 有些孩子的好勝心比較強,,喜歡和同齡的孩子比,,當他發(fā)現(xiàn)別人做得比他好時,就會努力地做得像別人一樣好,。 有個孩子不講衛(wèi)生,,晚上睡覺前,媽媽要求他刷牙,,他卻問:“為什么要刷牙呢,?”媽媽告訴他刷牙是為了保護牙齒,防止蟲子吃掉牙齒,,他卻說:“蟲子咬我,,我也咬它。況且我的牙齒好好的,,不刷牙也沒關系,。”媽媽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隨孩子去,。 可是有一次,,媽媽無意中說到隔壁的一個小孩很講衛(wèi)生,她的孩子當即問道:“真的嗎,?”媽媽靈機一動,,對兒子說:“其實你很多方面都挺好的,如果你能刷牙,,那你會更出色,。”這一招很靈,,兒子乖乖地刷牙了,,從那以后,兒子一直很自覺地刷牙,。 這個故事說明可以拿別人的孩子來和自己的孩子作良性的比較,。孩子之間可以進行良性的比較,目的是激發(fā)孩子的好勝心,,促使孩子進步,。這一招可以用在培養(yǎng)孩子講衛(wèi)生、不挑食的習慣方面,。 ◎制造和諧的進餐氛圍 在吃飯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和孩子談論其他的事情,比如學習成績,、上興趣班等,,更不宜在飯桌上批評孩子,教育孩子,,因為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因為恐懼,、擔憂、難受等負面情緒而影響食欲,。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吃飯的時候?qū)P牡爻燥垼秃⒆娱e聊一些輕松的話題,,營造快樂的氣氛,,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孩子才會樂于進食,,從而減少挑食的可能性,。 ◎努力不讓孩子挑食的行為得逞 孩子不愛吃某個菜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擔心孩子餓著了,,然后給孩子準備其他的食物。相反,,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個菜很好吃,,全家人都愛吃這個菜,,吃了之后身體會更加強壯,而且今天只有這個菜可吃,,不吃的話就會餓肚子,。這種積極、堅定的態(tài)度,,可以有效地阻止孩子的挑食行為,。 ◎堅決不給孩子挑食的機會 很多時候,孩子挑食是因為家長不必要的提問,,比如,,不少家長總習慣問孩子:“你喜歡吃這個嗎?”“你喜歡吃什么呢,?”這些問題實際上給了孩子挑食的機會,。孩子會覺得只要說出自己喜歡吃的,父母就會給自己準備,,當他覺得某種食物不好吃,,就會找借口不吃。想要避免這個問題,,家長最好少問或不問孩子喜歡吃什么,。 ◎經(jīng)常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吃飯的時候,家長應表現(xiàn)出極大的食欲,,比如,,吃飯時對餐桌上的食物贊不絕口,說:“真好吃,,我太愛吃這些菜了,。”孩子長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會主動模仿,,從而養(yǎng)成積極進食的習慣。 ◎?qū)⒆舆M行巧妙的誘導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挑食時,,要善于誘導孩子吃掉他不愛吃的食物,。比如,孩子不愛吃魚,,但愛吃蘿卜,,媽媽可以把魚和蘿卜合在一起做一個菜。最初的時候,,多放蘿卜,,少放魚,以后慢慢增加魚的分量,,使孩子逐漸接受蘿卜中的魚,。這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原來你是喜歡吃魚的,。”
10.培養(yǎng)孩子惜時的好習慣 強烈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高效辦事的必要保證,,從小讓孩子形成強烈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做事果敢、不磨蹭,、不拖拉的習慣,,對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生活質(zhì)量是很有幫助的。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延續(xù)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誰能夠把握時間,誰就會充分利用時間,,早點兒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錢,其實在時間和金錢之間,,還有效率和財富,。換言之,爭分奪秒可以提高效率,,從而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可以說,,時間比金錢還重要,,珍惜時間不僅是珍惜財富,更是珍惜生命,。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做事喜歡磨蹭,沒有時間觀念,。主要表現(xiàn)為找借口拖延或三心二意,,根本談不上效率。拖延是一種惡習,,孩子越拖延就越不想做事,,漸漸地陷入惡性循環(huán),變成一個懶蟲,。懶蟲的顯著特點就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三心二意,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玩玩具,,這樣既做不好作業(yè),也玩得不痛快,。相信下面這種情況是很多家長見過的。 “媽媽,,我回來了,!”振華放學回到家,放下書包,,從房間里拿出幾個玩具,,坐在沙發(fā)上準備玩?!皟鹤?,你的作業(yè)做完了嗎?”媽媽問,。振華說:“沒有,,急什么,我先玩玩再做也不遲,?!眿寢層X得孩子說的也沒錯,就沒有再說什么,。因為她平時也是這么干的,,她下班回家后經(jīng)常上網(wǎng)偷菜,而不是做飯,,經(jīng)常是老公回來了,,她還沒“開火”。 事實上,,老公也是這樣的人,,他見廚房冷冰冰的并不生氣,而是跑到妻子旁邊,,對她說:“你做飯去吧,,我來玩玩?!逼拮尤N房后,,他就開始玩游戲。妻子一邊做飯一邊看老公游戲,。振華經(jīng)??吹礁改高@樣三心二意,做事磨蹭,也就很自然地染上了拖拉的不良習慣,。 一個小時后,,媽媽發(fā)現(xiàn)振華依然在興致勃勃地玩玩具,有些生氣地說:“你還沒寫作業(yè)???這樣拖下去,拖到什么時候???難道要拖到明天早上做嗎?”振華不以為然地說:“媽媽,,急什么,,作業(yè)不多,吃晚飯后兩下就做好了,?!眿寢屖且粋€愛拖延的人,因此不覺得兒子的話過分就不再催促他寫作業(yè)了,,再說馬上就要吃飯了,,吃完飯再讓兒子寫也可以。 吃完飯后,,振華很自覺地坐在電視機前,,媽媽催他做作業(yè),他不耐煩地說:“急什么啊,,動畫片這么精彩,,錯過了多可惜啊,!作業(yè)可以等下再做,,動畫片等下就沒了?!边@時振華的爸爸發(fā)言了,,他大吼道:“馬上去做作業(yè),不許磨蹭,!”振華見爸爸發(fā)火了,,乖乖地去做作業(yè)了,盡管他心里有一百個不愿意,。 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如果孩子把這個時間段浪費掉了,那么不但完不成這個時間段里應該完成的事情,,還會影響下個時間段內(nèi)的事情,,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直至造成一連串不良的后果。 因此,,父母絕不能讓孩子拖延,,應該讓孩子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又有新功課,。在處理學習和玩的關系時,,父母應盡量引導孩子先做作業(yè)再玩。當然,,也可適當滿足孩子玩的需要,,但要掌握一個限度。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玩得過分,以至于忘了做作業(yè),。此外,,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有下面幾種方法。 ◎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 如果父母是一個做事勤快的人,,平時盡可能今日事今日畢,,生活節(jié)奏快而不亂,那么孩子自然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相反,,如果父母在家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懶懶散散,做事慢騰騰的,,或耗費大量的空閑時間,,那么想讓孩子自覺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習慣是很難的。父母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樣,,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平時做家務時,在保證質(zhì)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效率,。也可以把當天未完成的工作帶到家里做,,“充電”學習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也可以通過練字,、畫畫來打發(fā)空閑時間??傊?,父母是否珍惜時間,行動最能說明問題,。 ◎讓孩子意識到拖延的后果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時,,應該及時提醒他,。比如,晚上9點了,,孩子還在抱怨作業(yè)沒做完,,這時候你可以認真地對他說:“如果你放學回來就趕緊做作業(yè),我相信你現(xiàn)在可以悠閑地坐在電視機前面,?!边@句話一定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經(jīng)常這樣提醒孩子,,告訴孩子拖延的后果--浪費時間,,把事情搞砸,孩子就很容易改掉拖延的習慣,。 ◎讓孩子嘗嘗磨蹭的惡果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父母不用太擔心,。當孩子磨蹭著不肯起床時,,父母提醒孩子一兩句,然后不再理會孩子,,讓孩子去睡懶覺,。如果孩子慢騰?地起床,父母不要給孩子穿衣服,,讓孩子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沒有哪個孩子愿意被老師批評,,下一次為了避免被批評,,孩子就會自覺地按時起床。 ◎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做任何事都要合理安排時間,,孩子年幼,,不懂得安排時間,就可能做事沒效率,。因此,,父母應該針對孩子的習性,教孩子制訂一份時間表,,按照時間表去做,,形成一種規(guī)律、習慣,,這對孩子充分利用時間是有一定好處的,。同時,有了父母的陪伴和指導,,孩子的干勁兒會更大,。值得牢記的是,,當孩子表現(xiàn)不錯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表現(xiàn),,給孩子一些贊揚,,這會激發(fā)孩子高效辦事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