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于1942年9月,,馬爾塞尤坐在“黃色14號”里準備出發(fā),。9月1日這天,他在3次出擊作戰(zhàn)中擊墜了17架敵機,,創(chuàng)下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1942年9月26日是馬爾塞尤在“二戰(zhàn)”中最后一個有勝績的日子,。這天上午他在6分鐘內(nèi)擊墜了4架敵機,下午又取得了3次勝利,,總戰(zhàn)績高達158勝,。在最后一次擊墜中,他遇到了一位與其能力不相上下的英軍飛行員,,長達11分鐘的空中對決給他留下了至深的印象,。馬爾塞尤與對手像兩只蝴蝶一樣上下翻飛,誰都無法取得有利的攻擊位置,,到最后兩人甚至還在距地面僅100米的相同高度上頭對頭地彼此凝視,。兩人幾乎同時開火,但都極敏捷地躲開了死亡之吻,。紐曼等人全程都在通過無線電追蹤,,大家很清楚馬爾塞尤可能正在經(jīng)歷一生中最艱難的一戰(zhàn)。馬爾塞尤向地面報告說油料指示燈亮了,,他準備返航回家,。他拉起機頭,向著逐漸隱去的落日方向飛去,,駕駛“噴火”戰(zhàn)斗機的英軍飛行員也加大油門追了上去,。就在這時,“噴火”戰(zhàn)斗機突然噴出了耀眼的火焰—向落日飛去的馬爾塞尤之前已悄然降低了發(fā)動機功率,,側(cè)翻著進入俯沖狀態(tài),,拉起戰(zhàn)機后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垂直上升橫滾機動,突然間出現(xiàn)在“噴火”的身后,。英軍飛行員在刺眼的余暉中未能發(fā)現(xiàn)馬爾塞尤的蹤跡,,后者在100余米的近距離內(nèi)輕按機炮按鈕,“噴火”立即起火,,機翼與機身很快脫離,,飛行員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艱難的第158 勝,。馬爾塞尤自己也累癱了,,著陸時他面如白紙,大汗淋漓,,雙手顫抖,在他的地勤組長邁耶和馬蒂亞斯的托抬下才得以離開了座艙,。
馬爾塞尤稍微恢復后曾告訴大家:“我?guī)缀蹙鸵J為這是我的最后一戰(zhàn)了,,但看來我的最后時刻還沒到……這是我遇到過的最難纏的對手,他的轉(zhuǎn)彎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备ダ数R斯克特也曾回憶說:“這次戰(zhàn)斗后約亨看起來好像老了20歲,。這無疑是所有飛行員都期盼,但又都恐懼的一戰(zhàn),。我們或許會面對一個可能更出色,、運氣更好、更快的對手,,而上帝在某一天也可能不再青睞于你,。你的朋友,甚至敵人在墜落的戰(zhàn)機里被灼燒的模樣永遠都會留在你的心里,。怎么不會這樣呢,?我們中的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能以這種方式離去,。我想馬爾塞尤看到了自己也將以那種方式死亡,。面對自己一生中最優(yōu)秀的敵手,他贏了,。但他并沒有變得傲慢,,而是陷入了深深的內(nèi)省之中。我相信,,在那一時刻他意識到了自己一點都不特別,,他也是個凡人。這個現(xiàn)實真的震撼了他,?!?/span>
攝于1942年9月,一張難得的彩色圖片,,馬爾塞尤正在沙漠中思考著什么,。 不管馬爾塞尤的自信心是否有所動搖乃至遭受重創(chuàng),但他的雙手一直哆嗦不停,,直到9 月30日坐進駕駛艙時才有所好轉(zhuǎn),。這幾天里, JG-27收到了一批新的Bf-109 G-2型戰(zhàn)斗機,,但馬爾塞尤拒絕換裝,,因為他太熟悉自己的座機,它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紐曼只得搬出凱塞林,,后者連哄帶勸總算說服了馬爾塞尤。如果凱塞林能預知自己的命令將會葬送他的頭號英雄,,想必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強迫馬爾塞尤,。紐曼很憂慮馬爾塞尤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建議后者回國休假,但遭到謝絕,。馬爾塞尤不愿離開,,施塔爾施密特的陣亡讓他內(nèi)疚不已,生怕自己離職期間又會增加新的傷亡,;他也放不下馬蒂亞斯,,雖有紐曼和弗朗齊斯克特的鄭重承諾,但他還是憂慮馬蒂亞斯的命運,;另外,,他還計劃圣誕節(jié)回國休假時完婚。隆美爾也曾打電話邀請他與自己搭乘同一運輸機回國,,馬爾塞尤也以同樣的理由謝絕了元帥的好意,。
攝于1942年9月29日,馬爾塞尤最后的兩張照片之一,。次日,,馬爾塞尤即墜機喪生。 1942年9月的最后一天,,隆美爾輕快地走進希特勒的書房,,從元首手中接過了一個黑皮箱—里面裝的是閃閃發(fā)光、鑲有鉆石的元帥官杖,。53 他們兩人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就在他們舉行儀式之時,在遙遠的北非大漠里,,馬爾塞尤的生命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當日上午10點47分,馬爾塞尤駕駛著嶄新的Bf-109G-2戰(zhàn)斗機,,帶領第3中隊為斯圖卡轟炸機編隊護航,。完成了第382次作戰(zhàn)任務后,馬爾塞尤奉命率隊前往伊馬以德南面攔截英軍戰(zhàn)斗機機群,,不過他們趕到時并未發(fā)現(xiàn)敵機的蹤影,,于是掉頭飛回基地。11點30分,,馬爾塞尤向戰(zhàn)友們示意,,濃煙正涌入自己的駕駛艙,發(fā)動機也出現(xiàn)了問題,,戰(zhàn)友們隨后看到他的座機冒出白色蒸汽,,然后出現(xiàn)了隨風飄浮的灰色煙霧。僚機飛行員施朗通過無線電向紐曼通報了馬爾塞尤的不妙情況,,珀特根也報告了高度和方位,。這時,,馬爾塞尤的座艙冒出的煙越來越濃,戰(zhàn)友們還看到他在座位上掙扎,,頭部近乎瘋狂地左右擺動,好像已不能很好地控制戰(zhàn)機,,馬爾塞尤還在無線電里邊咳嗽邊說:“我看不見,,什么都看不見了!”施朗和珀特根這時已飛行在馬爾塞尤的兩側(cè),,通過無線電為他指引方向,,還安慰他說只需再忍耐幾分鐘就能飛抵德軍一側(cè)。11 點39分,,馬爾塞尤一行飛抵德占區(qū)上空,,他顯然已無法再容忍座艙里的濃煙,“我得想辦法出去了,,堅持不下去了”就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馬爾塞尤在約3000余米的高空準備棄機,他將飛機倒轉(zhuǎn)過來準備跳傘,,也許是剎那間失去了空間感,,也有可能是長時間的窒息導致了腦缺氧,再加上濃煙擋住了視線,,他的戰(zhàn)機進入了約70到80度的倒飛俯沖狀態(tài),。戰(zhàn)友們看到他小小的身體從座機里出來了,正當歡呼的聲音就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之時,,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馬爾塞尤的左胸撞在飛機尾翼上了,!如果這一撞擊沒有直接要了馬爾塞尤的命,那么他也有可能因立即昏厥而沒有打開降落傘,,戰(zhàn)友們眼睜睜地看到他的身體像一塊破布一樣徑直地墜落,,足以拯救生命的白色降落傘一直沒有撐開。 攝于1942年9月30日,,一幅令人悲傷的圖片,,JG-27的軍醫(yī)正在檢視馬爾塞尤的尸體。 人們在西迪拉赫曼 (Sidi Abdel Rahman) 以南約7公里處發(fā)現(xiàn)了馬爾塞尤的尸體,,他在墜地時因頭部朝下而摔得面目全非,。弗朗齊斯克特和JG-27的一位軍醫(yī)趕到出事地點后收殮了他的尸體和遺物,尸身運回基地后,,紐曼雖一言不發(fā)但顯然心在流血,,聞訊趕來的飛行員們嗚嗚地哭泣,馬蒂亞斯則完全崩潰了,。弗朗齊斯克特晃悠著走進馬爾塞尤的帳篷,,把他生前最喜歡的唱片“藍色倫巴”(RumbaAzul) 放進留聲機,基地上空頓時回響起這首被馬爾塞尤放過無數(shù)遍的曲調(diào)。當大家坐下來陷入了沉默時才發(fā)現(xiàn)馬蒂亞斯不見了,,他直到晚上才回來,,手里拿著一串貝殼做成的項鏈。他把項鏈遞給珀特根,,后者問他這是什么,,他說:“是57個貝殼,代表著8月末我遇到上尉后他的57次勝利,。我一直在一個個地收集這些貝殼,,有時為找到一個完全匹配的、又白又漂亮的貝殼得花好長時間,?!瘪R蒂亞斯略帶孩子氣地展示著項鏈,眼淚早已順著黑色的面頰撲簌而下,,“把項鏈放進他的墓穴里吧,!”說完這句話后,馬蒂亞斯再次消失在夜色中,。當夜,,紐曼向整個聯(lián)隊發(fā)布了一道命令: “1942年9月30日,從未被擊敗過的馬爾塞尤上尉以飛行員的方式死去了,。我們很難接受這個聰穎,、歡快、勇敢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就這樣離去了,。他面對我們最苦澀的對手—英國人—所取得的勝利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為他曾是我們的一員而感到高興和驕傲。這些堂皇的言辭無法真正體現(xiàn)出失去他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他留給我們的是我們都有責任以他為榜樣,,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一個戰(zhàn)士。他的精神將成為本聯(lián)隊恒久的典范,?!?/span>
10月1日,馬爾塞尤被安葬在埃及德爾納 的德意軍人公墓,。凱塞林元帥在悼詞中說:“馬爾塞尤上尉倒下了,但他從未被擊敗過,。隨著他的離去,一位英雄的戰(zhàn)士,,一位非凡的同志,,一位空戰(zhàn)藝術(shù)家和世界最優(yōu)秀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永遠離開了我們?!奔~曼在向這位匆匆而去的年輕人告別時說:“一顆永不停息的心現(xiàn)在安息了,,但我們還要繼續(xù)飛下去,。愿馬爾塞尤的戰(zhàn)斗精神鼓舞JG-27的所有戰(zhàn)士?!瘪R爾塞尤的一生就像一顆流星,,雖然短暫,但光芒四射,。他的離去對第1大隊的士氣造成了致命打擊,,弗朗齊斯克特戰(zhàn)后就曾說“我們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生命也終結(jié)了?!背两诒粗械牡?大隊作為作戰(zhàn)單位幾乎完全停擺,隨后被命令撤出戰(zhàn)斗長達一個月之久,。加蘭德也注意到JG-27因馬爾塞尤之死而呈現(xiàn)出的低迷士氣,,坦承失去他“實為具有高度象征意義的悲劇”。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馬爾塞尤被重新安葬在托布魯克的紀念花園中,,除了生卒年月和軍銜外,他的墓碑只有一個字:Undefeated (從未被擊敗過),。1954年,,馬爾塞尤的母親曾來到這里,孤獨潦倒的老嫗長久地呆立著,,默默地思念她永遠引以為榮的兒子,。 一張反應馬爾塞尤與母親在一起的照片 1975年10月24日,在紐曼,、加蘭德,,以及勒德爾和克爾納這兩位戰(zhàn)后官居空軍準將的老戰(zhàn)友共同努力下,西德空軍位于于特爾森 (Uetersen) 的軍營被正式改稱為“馬爾塞尤軍營”,。 此后經(jīng)年,,紐曼與施勒爾等人一直試圖在馬爾塞尤的喪生處立起一座紀念碑, 他們的努力終于在1989年得到了回報,。在埃及政府的配合下,,紐曼與JG-27的老兵們 (施勒爾不幸已于4年前去世) 在當年10月22日出現(xiàn)在紀念馬爾塞尤的金字塔前,赫然躋身其間的還有從南非專程趕來的馬蒂亞斯,。當紐曼揭開遮擋著金字塔銘文的幕布時,,一行簡單的文字躍然眼前:“這里安息著漢斯- 約阿希姆·馬爾塞尤上尉:從未被擊敗過?!?/span> 馬爾塞尤的老同學施勒爾晚年一直努力在馬爾塞尤的喪生處建立一座紀念碑,,但遺憾的是他在1985年即告辭世,未能看到圖中的金字塔在1989年的落成,。 這座巍然矗立的金字塔無聲地見證著后人對馬爾塞尤的緬懷和景仰,,默默地褒揚著他無畏的勇氣和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在淚眼婆娑的垂暮老人們心中,這里埋葬的不僅僅是一個倒下了再也沒有爬起來的空戰(zhàn)天才,,也是一個他們曾有幸與之為伴的精靈,,一個多次冒險向?qū)κ滞▓蟊环w行員狀況的信使,一個秉持榮譽感和公正心的空中騎士,,一個毫無顧忌地熱愛搖擺舞和爵士樂的文化叛逆,,一個完全無視邪惡的納粹種族政策的權(quán)威挑戰(zhàn)者,一個歡快的,、周身充滿感染力的忠實戰(zhàn)友……一個真正的騎士,。 本文摘自《帝國騎士:第三帝國最高戰(zhàn)功勛章獲得者全傳》2018修訂版 1941年7月創(chuàng)設的“鉆石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曾被納粹德國視為表彰非比尋常的戰(zhàn)場勇敢行為和成功指揮的“*極勛飾”,。盡管此后的戰(zhàn)火愈演愈烈,,但這一*富盛名的德GJ事榮譽直到二戰(zhàn)結(jié)束前也只頒授給過27名軍人?!兜蹏T士:第三帝國*高戰(zhàn)功勛章獲得者全傳》這套書以這27名軍人為主題,,試圖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豐沛的歷史圖片,較為全*,、相對客觀地勾勒出他們的傳奇人生和戰(zhàn)場經(jīng)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