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偉 輯 “被古詩滋養(yǎng)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 這句話,,出自尹建莉老師所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尹建莉老師指出:“中國文字原本就蘊含著藝術美,,周作人先生說,中國漢字具有游戲性,、裝飾性與音樂性的特點,。而中國古典詩歌更濃縮了我們母語的精華,以其特有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美觀性等特質,從古到今始終散發(fā)著迷人而高貴的氣質……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里,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時代的背誦,,不要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詩詞為主的古典詩歌,,我覺得它值得一個人從小背到老,。” 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小編精選了三首與中秋和明月有關的古詩詞,,供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在感受到古詩詞之美的同時,,領略到一份別樣的“中秋樂”,。另外,我們還從尹建莉老師的文章中摘錄出了一些精彩的詞句,,匯編成一篇《怎樣跟孩子一起讀古詩詞》的文章,,附在文后,供大家學習和思考,。 《山居秋暝》 /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小釋:又寫秋意,,又寫明月,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堪稱古今第一,尤其前面四句,,是山水詩中的千古名句,極為通俗易懂,,而且逢著秋風秋雨后清爽無比的秋夜,,一定能讓孩子理解和喜愛。后面的四句可以給孩子這樣解釋一下:竹林里傳來了洗衣姑娘們的喧笑聲,,過往的漁舟輕輕搖動了蓮葉,,春天的芳菲就讓她過去吧,這秋天的空山里同樣令人駐留,。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小釋:《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這首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徘徊室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xiāng)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堪稱“中國人必背古詩”。因為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所以家長可以跟孩子多朗誦幾遍,此外,,如果孩子有興致,,家長還可以給孩子介紹李白的另外一首詩《月下獨酌》,這首詩比較長,,重點在于介紹和朗誦前面四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跟《靜夜思》一比對,會發(fā)現(xiàn)截然不同的意味,。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小釋:這首詞膾炙人口,,因為通俗易懂,,富含哲理,所以家長在跟孩子一起朗讀時,,不必逐字逐句的加以解釋,,更不必窮究什么“中心思想”,只要讓孩子感受到這首詞所蘊含的美好意境即可,。下面這幾個詞,可能孩子會問到是什么意思: 1,、宮闕(què):宮殿,。 2、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3、弄清影:在月光下跳舞時,,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 4、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5,、綺(qǐ)戶:雕飾的門窗,。 6,、嬋娟:明月。 怎樣跟孩子一起讀古詩詞 1,、藝術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并不重在理解,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強,,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覺得古典詩詞陌生難懂,,這是大人的事,,孩子則沒有這種疏離感。兒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其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取代古詩,。每個人的學習時間都非常有限,我們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孩子,。 2,、人們因為古詩“難懂”產生的另一個錯誤想法是:教孩子學古詩時,要盡可能給他講解,,把每一句都“翻譯”成“白話”,。事實上,學古詩要避免的,,恰是“過度解釋”,。其原因,一是基于對兒童領悟力的信任,;二是詩文中的意境美與文字美重在體會,,它們原本就是無須解釋的,一解釋就是對想象力的束縛,,就是對語言美的破壞,。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3,、大量的朗讀和背誦仍然是學習古詩詞最經(jīng)典的方法,,這是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有效?!皶x百遍,,其義自見”,前人對這一點已總結得很精辟了,。這種學習方法看起來簡單刻板,實際上很有道理,。 4,、孩子之所以能對學習古詩有長久的興趣,也在于家長從來不把背古詩當作一項單方面加給她的任務,,而是當作共同的愛好,,一起來慢慢享受。在保護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方面,,我覺得還要注意的是,,帶領孩子學習古典詩歌的動機一定要單純,至少要讓孩子感覺到單純,。 一些家長在孩子背會一些詩后,,總是要求孩子給客人表演背詩;還有的家長不斷地計較孩子背會多少首,,仿佛背誦是為了一個數(shù)字,;也有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多背些詩對寫作文好…… 詩歌是一塊精美的蛋糕,,我們把它送入口中,,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也不是為將來某一天可能餓肚子而儲存更多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他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所以不要讓孩子給別人表演背詩,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背會了多少詩,,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詩歌有單純的心境,,也才能產生真正的好感。 5,、現(xiàn)在有很多不錯的古典詩詞選讀本,,一般都有較完備的注解,,讀懂應該沒有問題??梢远噘I幾個版本,,挑自己喜歡的去讀,對照著去理解,。有的句子暫時讀不懂也沒關系,,以后讀得多了自然會懂。況且對詩歌的理解本來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尋求什么標準解釋,。只要家長能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去讀去背,這方面修養(yǎng)自然會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長更好,,他在簡單的誦讀中,也會有好多收獲,。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喚起孩子的興趣,,也會讓雙方都有很強的成就感,。 孩子學古詩從幼兒時開始較好,但也許你的孩子已上中學,。這也沒關系,,讀詩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學習是件終身的事情,,不存在絕對的“錯過時機”,。也許你還會顧慮孩子的功課太緊張,沒時間,。這需要我們動些腦筋,,讓孩子少上一些課外補習班,多利用時間的邊角料,,時間總能找得到,。 6、現(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學習班,,專門學習古典詩詞文賦,。是否要報這些班,家長應慎重,。如果這些學習班的教師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較好,,會引導孩子閱讀,這樣的班可以參加,。但我擔心一些老師把這種班辦成另一種“課外補習班”,,給孩子們“講詩”,,逼著孩子們背詩,那樣可能會導致孩子對詩歌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的興趣,。 有一個最簡單的考察辦法,就是向一些參加過學習班的孩子打聽一下他們的學習感覺,,或讓自己的孩子試聽一段時間,。孩子們喜不喜歡,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 請轉發(fā)到朋友圈,、微信群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