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明明知識點都熟記于心,,明明演講稿已經(jīng)倒背如流,可是在考試或匯報現(xiàn)場,,大腦卻突然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而且越緊張,,就越是想不起來……只能和試題面面相覷,,或者接受臺下異樣的目光,欲哭無淚,。 我……我想說什么來著 | Pixabay 好好的腦子,,為什么臨場就不好使了呢? 同一個腦子,,為何有不同的反應,? 這是因為準備時的我們舒適放松,而臨場時卻內(nèi)心緊張,。這影響了大腦里幾個區(qū)域的功能發(fā)揮,,主要涉及三個腦區(qū): 緊張情緒會影響大腦功能發(fā)揮 | Pixabay 首先是能調(diào)節(jié)壓力激素的下丘腦。這個杏仁大小的結構是連接情緒與肢體感知的橋梁。簡單來說,,這部分大腦緊密聯(lián)系著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決定了送向身體各部位的激素種類與多少。 第二個是與記憶相關的海馬體,。海馬體形似海馬,,在人的大腦兩側各有一個。對于學習和信息檢索,,這個結構至關重要,。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一扇記憶大門,所有信息進出大腦都必須經(jīng)過海馬體,。 第三個區(qū)域是眼睛后面的前額葉皮質(zhì),,是讓你冷靜、理性的那部分大腦,。所有使你能稱得上人的品質(zhì),,幾乎都由它控制,包括工作記憶(保存,、操縱信息的能力),、沖動控制(阻止有害的行為)、決策(在幾個可能性中選擇恰當?shù)膽獙Γ┑鹊取?/p> 而高壓環(huán)境觸發(fā)的一系列腦化學反應,,會損害記憶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腦中空白是怎么發(fā)生的? 舉例來說,,在背書或準備講稿時,,你處于安定的低風險環(huán)境。也許你坐在圖書館或咖啡廳,,吹著空調(diào),,手邊是最喜歡的飲料,腦垂體減緩了幾個關鍵壓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掌管學習與記憶的海馬體和理性的前額葉皮質(zhì)暢通無阻地發(fā)揮功能,。這時,你可以有邏輯地想事情,,稱為“冷認知”(cold cognition),。 復習時處于低風險環(huán)境 | Pixabay 但是,,當身處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更高的考場或報告廳,你的思考過程可能是非邏輯性的,、受情緒驅(qū)動的,。這稱為“熱認知”(hot cognition),通常由明確威脅或高壓環(huán)境觸發(fā),。 面臨一場考驗,,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想法: “如果我考試掛了,,我就上不了好學校。不上好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錢還被嫌棄,,最后會身無分文地孤獨終老……” “剛才的問題我沒準備,那個面試官好像瞪了我一眼,,我是不是答得很蠢,,是不是這次沒希望了……” 有了過度思考,就不奇怪為什么一場測試或演講會被當成威脅,。當感知到一個威脅,,下丘腦將刺激若干壓力激素的合成,其中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zhì)醇激素,。 接著,,高水平的去甲腎上腺素進入前額葉皮質(zhì),抑制神經(jīng)功能并破壞有效交流,。這個損害將清空你的工作記憶,,阻止理性的、有邏輯的前額葉皮質(zhì)影響其他腦區(qū),。 同時,,高水平的皮質(zhì)醇進入海馬體,這不但會打斷海馬體的激活模式,,如果時間夠長還會殺死這里的神經(jīng)元,。這將阻攔我們對舊記憶的訪問,歪曲認知和新記憶存儲,。 大腦感知到威脅,,會引發(fā)應激反應 | Pixabay 簡言之,當你把考試,、面試,、報告當成一個威脅,觸發(fā)應激反應,,工作記憶就沒了,,回憶機制也被打斷了。受下丘腦(和其他幾個皮質(zhì)下區(qū)域)驅(qū)動,,情緒化的認知模式取代了由前額葉皮質(zhì)控制的理性認知模式,。這個過程會讓人腦中空白,難以從事有邏輯的認知活動,。 還有救嗎,? 好消息是,你可以試圖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首先要考慮減壓:試著不把考驗當成威脅,。如果你身處面試或演講,,可以開點自己的小玩笑(比如“我忘了喝今天的咖啡”之類的)緩解焦慮,或者把對方的問題換個說法復述一遍,,給自己多爭取些應答時間,,增加互動;如果是一場重要考試,,試著深呼吸讓自己放松,,明白要克服的障礙是焦慮而不是試題本身。這些應對可以幫助緩解應激反應,,讓人重新進入理性思考狀態(tài),。 另一點是準備。不僅要充分準備,,還要在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下練習,。這就是為什么軍隊會在模擬戰(zhàn)斗情境中訓練新兵,這樣才能確保在他們未來任務中保持冷靜,。類似的場合經(jīng)歷得越多,,便越不可能被當做威脅。 準備很重要 | Pixabay 總的來說,,試著把自己放在類似臨場的狀態(tài)里準備考試和演講,,這樣能讓你在場上更冷靜、更清醒,。 作者:Jason M Lodge |
|
來自: 美目揚 > 《果殼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