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中黃眞經(jīng)》
九仙君 譔
道藏讀書會
今天
《太清中黃眞經(jīng)釋題》 《中黃經(jīng)》亦曰《胎藏論》?!短ゲ卣摗氛?,九仙君黃眞人所集也。 眞人常觀察元炁浩然凝結成質,,育之以五藏,,法五行以相應;明之以七竅,,象七曜以昭晰,。 其識潛萌,其神布行,,安魂帶魄,,神足而生,形神相託,,神形相成,。口受外味以忘識,,身受內役以喪精,,神離形以散壞,形離神以去生,。 殊不知皮肉相應,,筋骨乃成,肝合筋其外爪,,心合脈其外色,,脾合肉其外唇,肺合皮其外毛,,腎合骨其外髮,。 鹹傷筋,苦傷骨,,甘傷肉,,辛傷氣,酸傷血,故聖人曰“先除慾以養(yǎng)精,,後禁食以存命,。”是知食胎炁,、飲靈元,,不死之道,返童還年,。 此蓋聖人之所重也,。 且夫,一士專志,、下學而上達,;一夫有心、覩天道之不遠,。 學而無至,,謂之愚;不學不知,,謂之蒙,。 然三蟲未去,心踐荊榛之田,。當三蟲已亡,,自達華胥之國。 顯彰雲(yún)路,,備述胎仙,。知聖行之根源,,辯仙官之尊位,。至於霞衣羽服,玉館天廚,,蓋爲志士顯,。 聊泄天戒,非人妄告,,殃爾明徵,,密此聖門,必登雲(yún)路,。 愼無傳於淺學,,誓莫示於斯文。慢而折神,,輕言損壽,。若非志士,無得顯言。 總一十八章,,列成一卷,,號曰《胎藏中黃經(jīng)》。皆以篇目相銜,,文句相繼,,義精於成道,言盡於養(yǎng)生,,行顯意直,,事具文切,食炁之理備載,,歸天之道悉成,。 援筆錄章,列篇於後,。 《太清中黃眞經(jīng)》 九仙君 譔 內養(yǎng)形神章 第一 炁則難停而易洩,, 或則藏虛而力劣。 常思飲膳味無窮, 想起心生益病容,。 或香或美定無方,, 或進或退難守常,, 精神恍惚似猖狂, 令子坐敗想餱糧,, 子若知之道自昌,。 撓則心煩怒多起,, 子能守之三蟲棄,, 五芽咸惡章 第三 尸鬼坐待汝身死, 何得安然不驚畏,? 煙霞靜志章 第四 握固潛通百竅間,。 長存之道章 第六 鹹美辛酸章 第七 津味入牙昏心境,。 百骸九竅不靈聖,。 諸脈洞然若明鏡,。 與子語言說心境。 大都穀實偏爲病,。 穀實精華章 第八 纏羅六腑昏諸脈,。 子心未達焉能測。 那知返作三蟲宅,。 九仙眞炁章 第十 三蟲已死復安甯,。 思逸神高心彩明, 坐察陰司役神明,, 內合胎仙道自成,。 郤聞眞炁成胎息,。 皆從五藏生雲(yún)翼。 青色周流色自然,。 服之千息赤色出, 服之千息其色極。 服之千息其色昌,。 服之千息其色得,。 絳闕崇臺萬萬重,。 玉樓相倚列危峯,, 紅雲(yún)紫炁常雍容,, 玉壁金楹內玲瓏,。 綃縠雲(yún)裳蟬帶垂,。 百靈引駕玉童隨, 前有龍幡後虎旗,。 太微玄宮章 第十五 動靜風調鳴竽籟,。 九天各各皆相倍,, 九行空門列眞載,。 大道不與人爭怒,。 動息能持勿暫停,, 陰神返照神常助。 因心運得歸天去,。 無曲潛形體合眞。 六腑翻成百萬神,。 六腑萬神章 第十七 外應耳宅爲門戶,。 氣海循環(huán)爲要路,。 終身不泄神常助,。 凡是天章無輕示,。 況復中黃袐中袐。 然後精心覩文字,。 子孫受禍當須忌,。 (道藏讀書會) 微信掃一掃 |
|
來自: 為什么73 > 《道教道家道醫(y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