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兩個版本的遺言,,都是出自陽明高足錢德洪。最后一個版本的遺言,,則出自陽明另一位高足黃綰,,所寫的《王陽明先生行狀》。這版遺言,,也是對我觸動最大和最深的,。因為觸動,我想單獨作為一篇,。 行狀中說,,王陽明二十九日至南康縣,預(yù)感自己時日無多,,故囑咐置辦喪服,。家童問他有什么遺囑,王陽明道:“他無所念,,平生學(xué)問方才見得數(shù)分,,未能與吾黨共成之,為可恨耳,!”說完,,“遂逝”。 王陽明這一最后的話,,很多人會直接看作是他與門人講學(xué)的愿望以及心學(xué)之興,,還未能實現(xiàn)的遺憾。這當然合情合理,。但對這句話的解讀,,一向有另一種看法。這種看法,,要遠遠更為深邃,,遠遠更能體現(xiàn)陽明心學(xué)乃至儒家歸旨的深不可測。 那便是,,“平生學(xué)問方才見得數(shù)分”,,這句話是針對自己學(xué)問的,而不是自己學(xué)問之興的,。也就是說,,陽明是覺得自己的學(xué)問才剛剛見了數(shù)分,自己才剛剛看到一點東西,。更明白點說,,他沒有見道。 很多傾心陽明心學(xué)的人看到這里估計會急,。先別忙著急——王陽明的真正高明處,,恰恰就在這里。 【二】 這要從孟子說周文王的一句話說起,。 文王是儒家的大圣人,,孟子則說:“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蔽耐跻暶癖娭嗒q如自己身上的傷痛,卻“望道未見”,。這未見,,一般解釋為望見了道像沒看見一樣,即不止于見道而下化廣救,。這種說法當然不錯,,只是還不夠究竟。未見,,就是未見,。 有人問王陽明:“顏子沒而圣學(xué)亡”,這種說法我不能不存疑,。面對這一問,,王陽明說了一段極深極深的話: 見圣道之全者惟顏子。觀喟然一嘆,,可見,。其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是見破后如此說。博文約禮,,如何是善誘人,?學(xué)者須思之。道之全體,,圣人亦難以語人,,須是學(xué)者自修自悟,。顏子“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見”意,。望道未見,乃是真見,。顏子沒,,而圣學(xué)之正派遂不盡傳矣。 顏回的喟然一嘆,,是嘆孔子之道的無端方,、無涯際,“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即是望塵莫及,。我之所以說這段話極深極深,是因為儒家的最高修行和最高境界,,都包含在里面了,。 這段話的大體意思是說,顏回之所以在孔子弟子中,,是唯一見圣道之全者,,就是因為他能準確抓住“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這一孔子的根本教誨,,只有見破圣道之人方能如此說,。因為道之全體即使是圣人也是難以告訴別人的,只能通過“博文約禮”以自修自悟,。也就是說,,“博文約禮”就是通達道之全體的根本法門。 這其中的道理在哪里呢,?博文約禮的原意,,博文是指識見廣博,關(guān)乎學(xué)究,;約禮是指遵守禮儀,,關(guān)乎正行,。這看似只是尋常的為學(xué)修身之法,只有經(jīng)立之心體的王陽明點撥,我們才能窺見真意,。他曾言: “禮”字即是“理”字,。理之發(fā)見,,可見者謂之文,;文之隱微,不可見者謂之理,;只是一物,?!凹s禮”只是要此心純是一個天理,要此心純是天理,,須就理之發(fā)見處用功,。……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fā)見處,,即就那上面學(xué)個存天理,。這便是“博學(xué)之于文”,便是“約禮”的工夫,?!安┪摹奔词恰拔┚保凹s禮”即是“惟一”,。 王陽明指出的是約禮的本質(zhì)——不是遵循禮儀的行為,,而是心之守禮的狀態(tài)。所謂彬彬有禮,,心處在這樣的狀態(tài)就是“仁”,。孔子言“克己復(fù)禮為仁”,,仁與禮是孔子的體與用,;孔子又言“吾道一以貫之”,仁與禮是一體的,,是一個東西,。克己復(fù)禮,克己即復(fù)禮,、復(fù)禮即克己,,一內(nèi)一外而已??思?,即陽明心心念念的“去私”,心無私行自然合禮,。故王陽明言“禮即理”,,禮就是天理,的確得圣人心髓,。 這里的要害機關(guān),,是一切都要歸之于心性,落到心性之中樞上周轉(zhuǎn)所有,。就心性之體而稱仁,,就心性之顯用而稱禮,,“只是一物”。仁即心之禮,,禮即事之仁,。所以約禮的原意與這深意并不矛盾,只是說不能止于行為,,而是要落回到心性涵養(yǎng)的根本上,,否則禮就可能成為虛偽的面具。在此基礎(chǔ)上,,“博文”只是約禮之心發(fā)見于萬事萬物,,同樣“只是一物”。但對于修養(yǎng),,因為心性隱微不可見,,只能從可見的“文”即事上下手,從博文于事實現(xiàn)約禮于心,。這事可以是意念,,更是世間事。 歸結(jié)為一句話,,就是借助事之禮修心之理,,事上明禮一貫心中明理。時時處處如此,,擴充而養(yǎng)之,,便是存天理。“禮”這個字,,在儒家有著無與倫比的分量,。佛家稱這個字,是“戒”,。佛陀涅槃,,最后的遺訓(xùn)便是“以戒為師”。 這還不是最終,,最高明處是在最后一句——“‘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惟一’?!薄渡袝ご笥碇儭分械摹叭诵奈┪?,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相傳是堯、舜、禹三圣心心相傳的道統(tǒng),,被理學(xué)家稱為中華文化的“十六字心傳”,。王陽明則將其中關(guān)乎工夫的“惟精惟一”,明確對應(yīng)于“博文約禮”,,有如撥云見日,、塵埃落定。他曾言,,惟一就是一于道心,,約禮正是一于天理;惟精就是始終精進,,博文正是不斷存養(yǎng)擴充,。這條路又通往哪里呢?“允執(zhí)厥中”——誠守中道,,即中庸境界,。陽明說允執(zhí)厥中,,即“一于道心而不息”,。 所以這如何不是儒家的最高修行?博文約禮,,行之以禮,、養(yǎng)之于心,便是存天理,、致惟精惟一與修中庸,,這實在太高明了,也最是尋常,,只看你工夫到不到,,別無其他。 于尋常處暗藏大不尋常,,尋常是讓人容易入,,精深是本來如此,只有本于心性,、深入工夫才能見得,。這是讀儒家最關(guān)鍵的一把鑰匙。 于此,,還需要明白一個原理:“下學(xué)上達”,。上達即上達于道。陸澄問上達工夫,,王陽明言: 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xué)”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部捎霉Α⒖筛嬲Z者皆下學(xué),,上達只在下學(xué)里,。凡圣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xué),。學(xué)者只從下學(xué)里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 禪宗也講,“道由悟達,,非從門入”,,道不在一切,出離一切,、超越一切,,如何可以求和達?于此有求皆妄,,有得皆非,。人能做的只是下學(xué),老老實實做工夫,。道不是由工夫來,,工夫卻是悟道的基礎(chǔ)和條件。所謂“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因上之努力可以觸發(fā)果上之緣起。 工夫與悟道的關(guān)系,,就像書畫功底和藝術(shù)的關(guān)系——藝術(shù)離不開功底,,功底卻不一定帶來藝術(shù)。即使是王羲之,,后來再寫《蘭亭集序》也寫不到那么好了,。所以工夫是悟道的條件,,那一悟卻不是由工夫來的,而是來自人的靈性和慧根,,來自本有的真性,。工夫之所以是條件,就是給本性顯現(xiàn)提供條件,,是把妄想私心等遮蔽化解到足以支撐悟的程度,。 悟道說到底也是門手藝,僅僅只是最高的手藝,。它的訓(xùn)練和達成,,和所有手藝是一樣的,也都一樣需要天分,。天分不夠,,也遵循一樣的法則:勤能補拙。 博文約禮的工夫懂得了,,而后可言“望道未見”——儒家的最高境界,。博文約禮,正是去往那里的路,。 【三】 讓我們回到顏子的喟然一嘆,。 對孔子之道的高邈莫名,這嘆的一開始,,就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說白了,,就是“摸不到”,。 而摸得到的,又豈是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可道,,非常道”,,道本是摸不到也不可摸的?!巴牢匆姟?,內(nèi)涵首先就在這里,摸不到就對了,。 顏子的喟嘆,,在博文約禮的后面又說:“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毕胍V箙s不能,就算竭盡了我的才能,,夫子之道依然卓然而立于我面前,。這是永遠在跟前,卻永遠追不上,。所以接著才有“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不斷追趕卻追不上的復(fù)嘆,。 王陽明對此解說道:“顏子‘欲罷不能’,,是真見得道體不息,無可罷時,。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罷時,只是未曾見得道體,?!钡啦粌H不可見,而且發(fā)用流行永無止息,、無有窮盡,,不僅摸不到,又如何能追得到,。追不到,,也才對了。 故陽明言:“望道未見,,才是真見,。”唯見道者知不可見,,唯入道者明追不上,。落在學(xué),便是顏子的“欲罷不能”,;落在行,,便是文王的“望道未見”;落在陽明之心,,便是“平生學(xué)問只見得數(shù)分”,。 六十四卦,第一乾卦代表易的根本精神,,這精神便是“自強不息”,,道體不息故,。乾卦之根本精神又在用九“見群龍無首,吉”,,道不可見故,。六十四卦最后兩卦,是代表已完成的既濟和重新開始的未濟,,“神無方而易無體”卻“生生之謂易”故,。《中庸》亦言:“至誠無息”,?!洞髮W(xué)》亦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詩經(jīng)》亦言:“維天之命,,于穆不已,。”天命所歸,,莊嚴不息…… 儒家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精神,,盡在這“望道未見”,也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概括了——這是一個人堅實地立于大地之上,,卻前行不息的象,,人生與世間的萬千滋味都已經(jīng)濃縮在這個形象里了。約禮是他的坤之地德,,博文是他的乾之天德,,頂天立地是他的外,天人合一是他的里,。這就是得道者,。這樣的人,,自能荷載眾生,。 丹霞天然禪師臨終,在床上戴好斗笠拿起策仗穿好鞋子,,于一只腳伸向地面而未及地時,,安然而寂,留下的就是這樣一個象,。這是行者之象,,“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輪回作眾生”,。真道人,,皆是行者,。 道本是不可見,還求個什么,?不求恰恰才是,,所以要一切放下。道本是不息,,還遲疑什么,?走就是了,所以要永不停留,。與那無涯際的天地匹配的,,從來只是當下,和腳下,。人,,永遠在路上。一切,,只是過程,。 望道未見,才是真見,。那么,,圣人如此,我們凡夫也是如此,,有什么不一樣,? 直下承當。 — 完 — |
|
來自: 禪心慧海 > 《陽明心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