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豆瓣日記: 講講天文攝影那些事

 昵稱58006219 2018-07-22

本文作者“Tseraph”,現(xiàn)居北京,,目前已發(fā)表了19篇原創(chuàng)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qū)。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Tseraph”關注Ta,。

玩天文攝影的時間不長,就1年半左右,,只能算剛剛入門,。最近有不少小伙伴問,我就大概講一下天文攝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兒,,那些花里胡哨的照片是怎么拍出來的,,我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器材。

天文攝影分類

先不負責任的劃個類,,大體上只要是拍星空就可以算是天文攝影,。再具體一點可以分成星野攝影、深空攝影和行星攝影這三類吧,。

星野攝影:星野攝影可能大家見多一些,,一般是帶地景的星空,也有不帶地景的,,照片視野寬闊拍出來的效果也比較震撼,。主題可以是銀河、月色,、星軌,、流星雨等等。

放幾張愛好者拍的作品,,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刪圖,。

銀河拱橋:

來源:http://www./?p=1791 ,作者:詹想老師

展開剩余96%

星軌:

來源:http://www./bbs/thread-376278-1-1.html,,作者:sunshm

深空攝影:深空攝影一般就沒有地景了,,以眾多深空目標為拍攝主題,短焦大視場的廣域深空會在一張照片中涵蓋多個深空目標,,長焦深空一般就主要精細拍攝某一個特定的目標,。

廣域獵戶座:

來源: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237,,作者:詹想老師

銀河內部廣域:

來源:http://www./bbs/thread-408713-1-1.html,作者:Michael戴明

深空(我目前主要的拍攝范疇):

行星攝影:行星攝影顧名思義就是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拍攝,,需要更長的焦距和更大的口徑才可以拍攝,,一般還需要用到增倍鏡。

火星,、土星,、木星等:

來源:http://www./bbs/thread-378145-1-1.html,作者:lovez3

月面,、太陽黑子:

來源:http://www./,,作者:Damian Peach

拍攝方法和器材選擇

那么這些漂亮的照片是怎么拍出來的呢?這里就將上述分類涉及到的拍攝方法和器材比較粗略的介紹一下讓大家有個概念,,而且偏重于器材的選擇,,畢竟只要選對了器材拍攝方法可以慢慢學嘛。

在這之前先講兩個的前提,,一是拍攝環(huán)境,。恐怕天文攝影普及率低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環(huán)境因素制約,。如果你拍攝目標較為明亮比如行星或者拍星軌,,那么對光害的要求還不是特別高。但是如果你的拍攝涉及較暗的目標比如銀河,、星云,、星系等等,一個良好的拍攝環(huán)境幾乎是必須的,。所謂好環(huán)境就是要遠離光害,,夜空無云無霾,也不能有月亮(月光是很強烈的干擾),。后兩項是看天的,,頭一項則是需要我們盡量達到的。下圖是北京市區(qū)的光害圖:

可以看到居民區(qū)幾乎全部淪陷,,這樣的環(huán)境天空中只能看見零零散散幾顆亮星,,深空天體幾乎完全被光害所淹沒,拍到都很難,,就更談不上什么細節(jié)了,。如果你不幸正好居住在光害中,要滿足拍攝的條件你要做的就是在無云無霾無月這些條件OK的情況下前往光害等級在灰度的區(qū)域,,北京的話基本要去往西北方向,,如果能上山那更好不過,高海拔可以有效隔離游離在低空的霧霾,。在一個足夠好的環(huán)境你可以目視到滿天blingbling的繁星,,還能輕松目視到一條朦朦朧朧銀河,,這種環(huán)境下拍到深空天體就很容易了。所以在選擇器材時各位要充分考慮自己所處的地區(qū)的環(huán)境,,以及是否有能力前往符合拍攝要求的環(huán)境,,這牽扯到了器材便攜性的考量。那么在城市里就完全沒辦法進行深空攝影了么,,也不是,,先賣個關子我們等下再說這個問題。

第二個前提,,就是由于我們的地球在自轉,,所以天上的星星相對我們處于運動中。短時間曝光可能看不太出來,,曝光時間一長你就會發(fā)現(xiàn)星星不再是一個亮點了而變成一條亮線(星軌的拍攝就是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而且焦距越長,看不出星點脫線的曝光時間就越短,。

下面來具體講一下每個天文攝影類別的拍攝方式,。

星野攝影:

由于星野攝影廣泛的用到了短焦廣角鏡頭,所以在短時間的曝光下星點也是可以接受的,。詹想老師的《星空攝影指南》里介紹了個公式,曝光時間和焦距的乘積是個定值,,你用某個焦距拍星時讓星點不脫線可以接受的曝光時間是360除以焦距,,比如如果你用等效焦距50mm進行拍攝,那么可以接受的曝光時間就是360/50約等于8秒左右,。如果你單次曝光時間不超過這個值,,那么你只需要相機、鏡頭,、三腳架就可以拍星了,。

我星野拍的不多,拿張爛片舉個栗子,。這張冬季銀河就是我用單反相機+廣角鏡鏡頭+三腳架,,曝光20s拍攝而得,后期懶(bu)得(hui)修正鏡頭畸變,,簡單調整色彩平衡拉伸曲線出圖,。由于曝光時間較短所以,廣角大光圈的鏡頭是星野攝影的利器,。這張照片的器材還有幾個關鍵詞可能單獨介紹一下,。一個是改機。關于什么是改機以及為什么要改可以參見這個帖子:http://www./bbs/thread-285733-1-1.html 改機之后相機拍攝天空中的發(fā)射星云要比原來效果好的多,,我這張冬季銀河中可以明顯看出幾個知名的發(fā)射星云比如北美,、象鼻,、心臟、靈魂等等,。另一個是濾鏡,,我在拍攝當中用到名叫L-pro的輕度光害濾鏡以增強反差,光害濾鏡一般分輕度和重度,,輕度適用于環(huán)境本身已近很好的郊區(qū),,環(huán)境再好天空也是有天光的,濾鏡可以很好的濾掉這些雜光以增加拍攝目標的對比度,,不過也是有代價的,,使用濾鏡后照片會有一定程度的偏色,好在L-pro對于偏色的控制還可以,。但在拍攝星系時不建議使用光害濾鏡,,會影響星系的細節(jié)。重度光害濾鏡適用于光害較重的地區(qū)使用,,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要指望有重度光害濾鏡就可以在強光害的市區(qū)拍深空了,,效果只能是比不用稍微強點而且伴有較強的偏色很難修正。

上面介紹的三腳架+相機+廣角鏡頭短時間曝光的方法是星野攝影最簡單的拍攝方式,。但是天空中的目標通常較暗需要長時間曝光才能積累足夠的細節(jié),。所以進階一點的話就需要用到赤道儀了。赤道儀這個家伙簡單的說就是個抵消地球自轉影響的工具,,以跟蹤的方式來保持你的拍攝設備和拍攝目標的相對靜止,,有了它這樣你就可以進行長時間曝光了。一張優(yōu)秀的帶地景的星野攝影作品一般會對天空和地景分別采用不同的曝光參數(shù)和曝光時長來拍攝,,再進行后期合成,。這部分我懂得不多,就不細講了,,只講講器材,。星野攝影所用的設備重量相對較輕而且焦距相對較短,所以對赤道儀的載重和精度要求不是那么高,,只有相機和鏡頭的話一般的星野赤道儀就可以勝任,,他們通常體積小巧、操作簡單,、供電容易,,并可以和市面上主流的三腳架相匹配。一般的星野攝影和廣域深空攝影完全夠用了,,也可以連接導星攝像頭進行導星以滿足長焦距的跟蹤精度,。關于導星是什么的問題我們一會兒再說。

如果對跟蹤精度要求較高那么也可以上cem25級別的赤道儀,,足夠勝任單反+鏡頭或者單反+小型折射望遠鏡的拍攝,。

深空攝影:

下面開始講深空攝影,。深空攝影的器材主要包括這么幾個部分:

以上是一個 牛反望遠鏡+赤道儀+單反相機 的拍攝系統(tǒng)安裝連接完畢之后的樣子,調焦筒轉到90度沖下是處于系統(tǒng)平衡的考量,,如果目視的話也可以轉到側面,。我們來看個望遠鏡錯誤安裝反例。,。:

上圖的望遠鏡裝反了,,鏡口沖地板,屁股沖天...赤道儀重錘都沒安就架上了主鏡,,這種錯誤安裝對赤道儀損傷很大,。

下面針對拍攝系統(tǒng)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分別介紹。先大概說一下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根據(jù)成像原理不同可以分為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下文部分內容摘自《天愛觀測快速入門手冊》)

折射望遠鏡又分為普通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和復消色差折射望遠鏡(APO),。普消的價格相對低廉,,缺點就是有較嚴重的色差溢出,短焦比這個現(xiàn)象更明顯,,長焦普消相對好一些,。APO的成像非常銳利,色差也控制的較好,,當然價格也不便宜,。整體來看,我們能接觸到的折射望遠鏡通??趶皆?0mm-150mm,焦比通常在F5以上,,鏡筒較長也整體重量也較重,,在攝影方面的優(yōu)點就是拿來就直接拍不用做過多的調試。

反射式望遠鏡保有量最多的大概就是牛頓反射式望遠鏡了,,簡稱牛反(也是我現(xiàn)在正在用的),。牛反有這么幾個特點,無色差問題,;開放式鏡筒,;結構簡單就一片主鏡和一片副鏡;副鏡會對主鏡有一定的光路遮擋,。相對于折射鏡,,同口徑牛反價格要低很多,口徑也可以做的很大,,焦比較小從F5到F2.8都已做到,,曝光效率高,。缺點就是牛反對光軸非常敏感,拍攝之前要調光軸,。并且牛反的體積也很大,,便攜上是個問題,風一大也兜風,,并且使用牛反拍攝需要配MPCC彗差改正鏡,。

此外反射望遠鏡還有卡塞洛林式、RC等就不在這一一介紹了,,感興趣的友鄰可以去看我下面放的擴展閱讀,。

折反式望遠鏡,折返望遠鏡系統(tǒng)內既有折射也有反射,,以折射元件修正像差,,以反射原件擺平像場。市面上比較多的折返望遠鏡是施密特-卡塞洛林式望遠鏡簡稱施卡,,和馬克蘇托夫·卡塞格林式望遠鏡,,簡稱馬卡。施卡和馬卡通常在同樣焦距情況下比牛反比較短小,,比較便攜,,焦距也可以做的比較長,是行星攝影的利器,。

說完望遠鏡再來說說我那張器材圖上有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叫極軸鏡。極軸鏡是赤道儀用來對北天極的工具,,有電子的也有光學的,,赤道儀跟蹤的準不準就全看你極軸對的準不準了。赤道儀大致原理:

所以使用赤道儀有個條件就是拍攝場地最好能夠看到北極星,,因為極軸鏡對極軸時是以北極星為標尺的(南陽臺黨聽了屁股一沉,。。),,好在看不見北極星也可以用漂移法對極軸只是要麻煩很多就是了,。

既然講到極軸了那么就大概講一下赤道儀的使用。流程一般是這樣的,,到了場地之后先組裝赤道儀,,按當?shù)鼐暥日{節(jié)好赤道儀的緯度,架好全部設備開始調節(jié)赤道儀赤經(jīng)軸和赤緯軸的平衡,,然后開始對極軸,,對好之后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了。之后只需要找到目標開啟跟蹤就可以進行拍攝了。這時有同學要問了,,深空目標那么小那么暗我要怎么找呢,?在很多年以前找深空目標真是一門學問,現(xiàn)在的赤道儀已經(jīng)先進多了,,大部分流行的赤道儀都帶有GOTO系統(tǒng),,GOTO你可以理解成我讓望遠鏡go哪兒它就to哪兒~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赤道儀內置了一套星圖數(shù)據(jù),你在對好極軸之后操縱赤道儀做個3星校準,,然赤道儀將自己內置的星圖和實際現(xiàn)場的星空相匹配,,匹配完畢之后你直接在赤道儀手柄上輸入你想拍攝的目標赤道儀就會自行移動指向目標并開啟跟蹤。是不是很方便,?如果用電腦的話還有更方便的辦法,,三星校準都省了,你用相機拍攝一張照片,,然后電腦軟件會自動分析你這張照片里的星點然后匹配到對應的天區(qū),,然后你就可以直接在電腦星圖上找目標操縱望遠鏡指向目標位置,還可以直觀的構圖,。

導星鏡和導星攝像頭:好了現(xiàn)在目標也找到了,,可以開始拍了,但是就算你極軸對的再好也不能保證完美的跟蹤精度,,因為赤道儀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誤差,,曝光時間長了還是星點還是要拉線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導星了,。導星鏡和導星攝像頭是用來修正赤道儀的跟蹤誤差的,,導星攝像頭開啟連續(xù)曝光記錄赤道儀跟蹤時星點的位移然后及時反饋給赤道儀,赤道儀會依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跟蹤修正,,以實現(xiàn)更長時間的曝光,。所以沒有導星的跟蹤我們一般稱之為盲跟,一個較好的赤道儀在無導星的情況下可以實現(xiàn)盲跟2分鐘-5分鐘左右不拉線(也看你極軸對的準不準),,有導星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xiàn)單張5-15分鐘甚至30分鐘的曝光時間而星點不會拉線,。但如果赤道儀不夠好,有導星也白搭,,根本修正不過來,,長時間曝光星點沒法看,。所以深空攝影對下半身的投資是尤為關鍵的,,下半身直接決定了你長時間曝光的質量,一張信噪比足夠高的深空攝影作品動輒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累計曝光時間,,如果沒有個穩(wěn)定的下半身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而且焦距越長設備越重,對赤道儀的要求也就越高。一般建議深空攝影資金上的配比給赤道儀的預算占到整體預算的50%也不為過,。

放一張拍廢了的M27,,拍的時候沒有導星,極軸對的又不準,,盲跟效果較差,。反映在照片上就是星點不圓,出現(xiàn)了明顯的拉線,。

拍攝終端:目前深空攝影的拍攝終端有這么幾個選擇:

消費級單反相機:

天文專用制冷彩色/黑白CCD:

消費級單反相機:市面上主流的單反相機都可以作為天文攝影拍攝的終端,,單反的優(yōu)勢在于經(jīng)濟實惠,幅面較大,,日常兼用,。缺點就是沒有制冷無法控制cmos溫度(制冷可以明顯降低暗電流噪聲,此外恒溫有助于拍攝溫度準確的暗場),,采樣位數(shù)低(12-14位),,改機之前拍攝效率較低并且沒有黑白的選擇。針對最后這一點我大概說一下,,通常cmos傳感器能接收300nm-1100nm波段的光線,,包含了紫外、可見光,、短波紅外光譜,,但是單反為了滿足日常攝影的需求加了低通紅外截止濾鏡,還有cmos芯片表層用來實現(xiàn)彩色攝影的bayer彩色濾鏡,,低通紅外截止濾鏡可以通過改機去除,,但是bayer層仍然影響著傳感器的量子效率。

拜耳陣列模擬人眼對色彩的敏感程度,,采用1紅2綠1藍的排列方式將灰度信息轉換成彩色信息,。與黑白相機相比,雖然彩色相機一次曝光就可以得到一張彩色照片,,但在曝光時卻只有一半的像元在對綠色曝光,、各四分之一的像元在對紅色和藍色曝光。換句話說如果彩色相機曝光1小時所得到的綠色層影像品質只相當于單色相機配合綠色濾鏡曝光半小時的結果,;而紅藍色層只相當于單色相機曝光15分鐘的結果,。這使得單反的量子效率通常比黑白冷凍CCD低20%-30%。同樣條件下,,一張黑白CCD累計曝光1小時拍攝的照片可能單反要累計曝光2小時才能達到一樣的效果,,此外CCD還具有16位采樣位數(shù)的優(yōu)勢。針對這幾個缺點現(xiàn)在各天文相機廠商也有開發(fā)出天文專用制冷彩色/黑白cmos相機,,我沒有用過不好評判,,但幾個大神得出的結論是短時間的制冷CCD的地位仍無法被cmos所取代,。

天文專用制冷彩色/黑白CCD:CCD的全稱是電荷耦合元件,是一種半導體器件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成數(shù)字信號,。天文專用的制冷彩色/黑白CCD的優(yōu)勢有這么幾點,,可制冷降低暗電流雜訊,黑白CCD量子效率高,,采樣位數(shù)高(16位),。缺點就是拍攝必須要用到電腦,無法用于日常,,價格貴,,耗電大。黑白CCD通過R,、G,、B三色濾鏡的三次曝光才能得到彩色影像,所以黑白CCD還多了一部分濾鏡的支出,。好的進口濾鏡比如A家是非常貴的,,配齊了可以頂一個相機價格。,。不過還有經(jīng)濟實惠的國產濾鏡可以選擇,。

此外黑白CCD多了一個單反沒有的玩法,那就是窄帶攝影,。窄帶主要是通過窄帶濾鏡讓特定小范圍頻率的光線穿過,,通常用的窄帶有氫alpha(Ha),氫beta(Hb),,氧III(OIII),,硫II(SII)等這些特定的波段。哈勃望遠鏡好像也是采取這個方式拍攝的,,只取3條很窄的波長段進行拍攝記錄再分別作為R,、G、B三個通道進行偽彩色合成,,就是把硫II輻射作為紅色,,氫α輻射作為綠色,氧III輻射作為藍色,。所以你在網(wǎng)上看到哈勃拍的照片顏色都很夢幻~話說回來,,之前在前文提到過在光害嚴重的城市當中是不是就完全沒辦法進行深空攝影了,答案是否定的,,窄帶攝影是目前對抗光害最好的手段,,也是無數(shù)陽臺黨采取的主要拍攝手段。窄帶濾鏡可以很好的過濾掉城市光害,,但是相應的也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來積累良好的信噪比,,不過如果在家中陽臺就能拍攝的話的話曝光時間應該不是問題(LZ家在二樓。,。是沒這個條件了),。

愛好者用HSO窄帶拍攝的玫瑰星云:

來源:http://tieba.baidu.com/p/2881453499 ,作者:深空天體88,。

我用單反拍攝的那張玫瑰就沒法跟大師的比了,,不過放在這里可以對比一下顏色,感受一下窄帶合成哈勃色的奇妙:

總之我建議大家如果手頭上有單反的話那就不要猶豫了,,馬上利用起來,。很多大神用350D 450D這樣的器材都出了無數(shù)大片,你還擔心啥,。用一段時間之后不滿足現(xiàn)狀還想提高再考慮升級器材的問題,。如果是不差錢的土豪那么可以考慮直接上制冷CCD,但是CCD上手難度要比單反高一些,,慎重了解之后再入也不遲,。

下面在講一下深空攝影的照片是怎么拍出來的。以單反為例,,在望遠鏡GOTO到拍攝目標,,我們就可以開始拍攝了,先以高iso例如12500曝光個10幾20秒看一眼目標位置,,調整構圖,,然后打開相機取景器找一個明暗適中的星放到最大開始調焦,耐心調出一個最銳利的亮點就OK了,。然后開啟導星,,設置好單發(fā)快門線開始進行連續(xù)曝光。ISO參數(shù)一般設置在800或1600就可以了,,單張曝光時間取決于照片背景的明暗程度是否可以接受,。我的望遠鏡是8寸的口徑F4的焦比,集光力較強,,一般ISO800 ,,5分鐘單張的背景比較合適。(記得關閉相機的主動降噪功能)然后設置拍攝張數(shù)比如20張,,就可以開拍了,。我們這里拍攝的照片叫做亮場,亮場拍攝完成之后還需要拍攝一些列的校準幀,,包括偏置場,、暗場、平場,。

偏置場:偏置場其實就是0秒曝光的影像,,反映感光元件的通電噪聲(所以要和實際天體曝光在同一通電狀態(tài)下拍攝,,拍完亮幀后關機再開機或者斷過電再拍攝偏置是不行的),使用單反的話就將各項設定(ISO,、白平衡等)都調成和實際天體曝光一樣,,然后蓋上鏡頭蓋不讓光線進入,并用最短的曝光時間(1/4000 or 1/8000)拍攝50-100張,。

暗場:暗場的拍攝方式是將各項設定(ISO,、白平衡等)都調成和實際天體曝光一樣,然后蓋上鏡頭蓋不讓光線進入,,并用和實際天體曝光一樣的單張曝光時間拍攝,,已獲得相機自身噪聲情況。建議拍攝張數(shù)和實際亮場拍攝張數(shù)一樣,,也建議在同一通電狀態(tài)下拍攝,。

值得注意的是,暗場的拍攝溫度應與實際曝光天體時的拍攝溫度一致,,這樣才能準確的把亮幀中的噪點扣除,。在這一方面,溫度恒定的制冷CCD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單反就沒有很好的辦法了,。只能讓拍攝暗場的環(huán)境溫度盡量與實際曝光天體時的環(huán)境溫度接近。

平場:可以對著黃昏或黎明亮度均勻的天空拍攝,,需要注意的相機與望遠鏡之間的接口位置不變,,焦點不變,ISO相同(也有說可以低個一兩級),,拍攝約15-30張,。這些照片記錄了望遠鏡-相機系統(tǒng)拍攝的照片從中心區(qū)到四周亮度的變化過程,后期軟件可以通過亮場記錄的信息將天體照片中四周的暗角亮度適當提高,,獲得一張亮度均勻的天文照片,。

有了這些校準幀之后,一張亮場的矯正過程如下:

校正后的亮場再通過疊加就獲得了一張校正完的天文照片了,。別被嚇到,,這張圖只是解釋一下原理,實際上都由軟件完成,。你需要做的只是把亮,、暗、平,、偏歸類導入軟件就好了,。不過獲得校正完的天文照片還不算完,還需要通過相對繁瑣的后期顏色校正影像拉伸調整之后才能成為最終大家在相冊里看到的那些圖片,。

關于疊加:

因為相機拍攝的原始圖像是線性的,,5張曝光10分鐘的單張疊加在一起和一張曝光50分鐘的影像所記錄的信息應該是差不多的,。一般赤道儀跟蹤能力有限,很難做到50分鐘單張還不拉線這樣的跟蹤能力,,分批曝光再疊加就是最主要積累曝光時間的方式了,。在天文攝影中積累足夠的曝光時間對于照片信噪比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下圖是5分鐘單張未處理的M31和2分鐘單張未處理M42,以及各自疊加到累計曝光時間30分鐘左右再進行校準后的前后對比,。對于單反來說30分鐘的累計曝光時間還是太短了,建議累計曝光時間至少在2小時以上,。這方面LZ就做的不夠好,,之前拍片子還是太貪心為了在一晚上多拍幾個目標,單個目標的累計曝光時間都在30多分鐘-2小時,。

上圖是M31 5分鐘單張原片,、矯正校準幀疊加7張后、和后期處理完畢后的效果對比,。疊加軟件自動矯正校準幀并疊加之后的初步影像看起來通常很暗很奇怪,,但是信息都在里面,后面只需要在后期軟件中進行色彩平衡,,DDP拉伸(可以理解為照片的數(shù)字沖洗),,色階曲線調整等一系列的調整便會現(xiàn)出目標的真面目。

再看一個M42的:

校準幀有多重要給大家舉個栗子,,看到處理完成的M42了么,?沒有平場的效果是這樣的:

背景明暗不均,且暗云氣被淹沒,。所以千萬不要犯懶不拍校準幀,,后期處理起來會很崩潰的。

行星攝影:

下面在講一下行星攝影,,我到現(xiàn)在還沒怎么拍過行星,,但是對大致的拍攝流程和所需求的器材也有著基本的了解,所以給大家大概介紹一下,。

先講一下器材的選擇,,總的來說拍行星需要大口徑大焦比的望遠鏡,口徑是前提,,否則焦比再大焦距也也沒多長,,就我們愛好者能接觸到的口徑而言大約在4寸-16寸,基本上一寸大一寸強,。

在相同條件下的不同口徑望遠鏡的艾里斑模擬圖,,可以清晰看出來大口徑望遠鏡比口徑小的更能分辨出細微的細節(jié):

之前講望遠鏡分類時講過馬卡和施卡這樣的鏡子是非常適合用來拍行星的,他們通??趶捷^大且擁有較長的焦比如F10,。所謂焦比就是口徑與焦距的比值,,如果口徑200mm焦距2000mm那么焦比就是F10,但一般行星攝影需要的焦比在F20-F30左右要怎么達到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巴洛鏡了,,也就是所謂的增倍鏡,F(xiàn)10焦比+2X巴羅就=F20,,+3X就等于F30,,也是很容易計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牛反望遠鏡也是可以來拍行星的,,牛反望遠鏡通常口徑較大,,F(xiàn)4-F5的焦比+3X到5X的巴羅也可以用來拍攝,。

此外用于目視比較多的道布森式望遠鏡(DOB)也是行星攝影的神器之一,DOB的本質也是牛反,,但是下半身并沒有使用赤道儀,,而是用了簡單的經(jīng)緯式支架。優(yōu)點是口徑可以做的很大卻不需要巨型赤道儀支持,,缺點就是經(jīng)緯式支架有場旋,,目視無所謂,但無法用于長曝光深空攝影,。但行星攝影一般需要的曝光時間相對較短,,所以DOB也是可以用來拍攝行星的。

但是不要一味的追求口徑,,口徑越大意味著體積越大,,一般10寸左右就夠玩的了,不過也有牛逼的愛好者上16寸甚至20寸以上的大型DOB目視,。國外愛好者自制的24寸DOB,。。你們感受一下啥叫巨炮:

再講一下行星攝影需要的赤道儀,,行星拍攝也需要用到赤道儀,,但沒有深空要求高,而且因為行星通常比較好找所以有沒有goto功能也不重要,。但考慮到行星攝影望遠鏡口徑較大的話通常比較重,,所以赤道儀的承重能力至少要支持,對穩(wěn)定性要求就沒有深空攝影那么高了,。通常情況下,,如果赤道儀的承載能力是10KG,那么深空攝影設備的總重最好不超過7kg以保證穩(wěn)定,但是行星攝影就可以放寬到9kg甚至10kg,。不過承載能力越強的赤道儀價格也越貴,,從這一點上看不需要單獨購置赤道儀的道布森式望遠鏡在預算上可以省下不少(當然同時也犧牲了擴展深空攝影的能力)。

最后說一下行星攝影的拍攝終端,。行星攝影一般就不用單反相機了,,而是用攝像頭。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盡量規(guī)避視寧度的影響,。視寧度問題實際上源于地球大氣擾動影響使光線不能順利地直接通過并保持強度不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生個火,然后透過火焰上方的空氣看遠方會發(fā)現(xiàn)遠處的景觀像水波一樣在抖動,。所以如果大氣視寧度不好行星攝影就很難拍出銳利清晰的圖像,。

視寧度對行星攝影的影響:

對于不同等級視寧度的實際效果可以參看這篇帖子:http://ww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0081&fromuid=269326

更多關于視寧度的介紹可以看這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e02300100ntpr.html

我們國家的情況是南方的視寧度普遍好于北方。一個簡單判斷視寧好不好的方法就是晚上抬頭看星,,如果星星閃爍的厲害則說明視寧度較差,,另外地理位置對視寧也有一定程度影響,。

所以行星攝影通常的方法就是用攝像頭把行星圖像錄下來,,最后取視寧相對較好的幀,通過疊加來得到圖像細節(jié),,通常要疊加5000幀以上(用單反的話快門豈不是要爆炸),。另外行星存在自轉的情況,以自轉較快的木星為例,,木星的拍攝時間最長不能超過三分鐘,,否則邊緣就模糊了,這就要求拍攝終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能盡可能的多積累幀數(shù),,現(xiàn)在的攝像頭可以達到每秒15幀速度甚至每秒近60幀的速度,,已經(jīng)足夠滿足行星攝影的需求。

攝像頭同樣有黑白和彩色兩種選擇,,彩色出片相對容易但是質量不如黑白攝像頭+LRGB濾鏡的拍攝方式得到的照片好,。我最近也把行星攝影需要的配件差不多配齊了,得了空打算用牛反拍拍試試,。

拍攝行星的時候對焦是個關鍵,,尤其如果用黑白攝像頭+LRGB濾鏡拍攝的方式,每個濾鏡可能都要重新對焦,,因此有電動調焦的話會方便很多,,省去調焦座 - 電腦屏幕來回折騰著看。

愛好者lrf1981使用信達14寸DOB拍攝行星時的工作照:

來源:http://www./bbs/thread-365214-1-1.html,,作者:lrf1981

關于行星攝影更詳細的教程和器材選擇,,可以參考這個帖子:http://www./bbs/thread-256530-1-1.html

未完待續(xù),龜速施工中。,。,。

擴展閱讀

如果各位友鄰還有興趣繼續(xù)閱讀,下面發(fā)一個由大神愛好者編寫的超詳盡的天文觀測攝影入門教程:

《天愛觀測快速入門手冊》作者 游戲貓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skKdGkd 密碼: ucvw

再推薦幾本書:

想玩星野攝影可以讀這本書:

想玩深空攝影可以讀這本書,,雖然名字是星野攝影但是講的內容非常全面深入,,叫深空攝影入門圣經(jīng)也不為過,只是可能不太好買,,注意買的時候買第二版,,第一版貌似是講膠片的:

天文知識和觀測入門可以讀這本書,小雙筒+夜觀星空 是天文觀測入門標配~:

(全文完)

本文作者“Tseraph”,,現(xiàn)居北京,,目前已發(fā)表了19篇原創(chuàng)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qū),。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Tseraph”關注Ta,。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