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絲路文化,有品,、有趣,、有態(tài)度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金絲玉公盤中心 木乎爾臺這個鮮為人知的地名隨著金絲玉的發(fā)展而逐步為人所知,位于阿勒泰吉木乃縣喀爾交鄉(xiāng)境內,,距縣城60多公里,,是哈薩克族最后一任郡王艾林的出生地,“木乎爾”傳說是成吉思汗的一個妃子的名字,,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草原神石城里許多傳說演繹著大漠梟雄成吉思汗與木乎爾妃子的“甄嬛傳”,。 木乎爾臺是金絲玉凍料的出產地之一,煙青凍,、福海凍基本出產在這里,。這里住著幾戶牧民,是冬春牧場的越冬點,。 牛羊三三兩兩地在不遠處的山包上悠閑地吃草,,低頭在白石灘上能看到這樣的福海凍,金絲玉雕刻的上等材料,。 5月是木乎爾臺的暮春時節(jié),,戈壁上的青草卻剛剛冒出芽尖,感覺這里的一切都是靜止的,。牧民干什么都是那么的悠然,。他們放牧之外,也撿金絲玉,, 草邊上常能看見這樣漂亮的金絲玉躺在那里,。 金絲玉之煙青凍,藝術審美意境絕佳,,又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畫般,,牧民房子附近,常出這樣的好料,。 木乎爾臺處于風口區(qū)域,,四季多風,,一年之中幾乎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刮風,而且方向不定,,卻孕育出這種煙青光,,隱隱剔透,愛不釋手,。 去木乎爾臺的路線非常簡潔:克拉瑪依--100km-->烏爾禾--60km-->和布克賽爾下高速,,上217國道--54km-->烏圖布拉克--21km-->黑山頭--29km-->木乎爾臺,需要注意的是到木乎爾臺下公路的地方,,路標大概在243公里左右,,左手邊有廢棄的房子,右邊下路,。 需要路過“黑山頭”,,塔爾巴哈臺山、克爾什套山,、薩吾爾山的連接點,,吉木乃縣黑山頭交警支隊、布爾津縣氣象站,、黑山頭運輸站,、吉木乃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檢查站、牧業(yè)隊設于此,。 這里要檢查身份證,,行車證,駕駛證等,,帶齊即可,。 黑山頭檢查站后面有個料場,許許多多的金絲玉被粉碎成0.4元/公斤的石英砂,。一噸值400元,,不如其中的一塊玉的價格,這種料場能在半年之內將方圓50平方公里的石頭消耗殆盡,,留下一片沙化荒漠,,這其實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就像目睹著重病的親人,,在你面前一點點憔悴,、枯萎,卻無可奈何,。 下路之后前行能看見幾個牧民的房子和氣象臺的高架子,,擇路前行過了房子在高架周圍,即可選擇撿石頭的地方。 這塊經典的煙青凍就在氣象架子附近發(fā)現的,。 若不想過黑山頭從318省道也可進去,前往福海方向,,如圖318省道兩處進灘的地方,,春季化雪,容易陷車,。 木乎爾臺谷地像一口朝烏倫古湖的口袋,,它的北面是那林喀拉山,穿過去就是駱駝脖子撿石灘,。 木乎爾臺撿到的煙青凍,,色彩誘人,細膩通透,。煙青凍品種不同,,千變萬化,是金絲玉的標志性品種之一,,它豐富了金絲玉的俏色,,為玉雕師帶來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 木乎爾臺這里撿石頭其實有兩個大灘,,木乎爾臺這邊有286平方公里,,駱駝脖子那邊有420平方公里,面積都很大,,中間隔著那林喀拉山,,山南是木乎爾臺,山北是駱駝脖子,,山中有路穿行而過,。 山里的路崎嶇難行,若不是越野車的話,,上217國道布爾津方向岔口右轉,,上319省道,磚窯(路牌69公里左右)進灘,,有時候繞路,,是為了多看一看走過的美景。 所謂駱駝脖子哈薩克語稱之為“博托木衣”,,意為駱駝脖子,,額爾齊斯河在肯迪里克村這里形成了一個恰似駝頸的大拐彎,故而得一俗稱,。 駱駝脖子的撿石灘,,春草在隱忍了一個漫長的冬季后,正在此地熱烈地生長著,天穹上還有鷹隼飛過,,這里能傾聽到那些暗藏在戈壁灘上的生命的律動,。 駱駝脖子這邊地面和木乎爾臺差不多,因到處都是白山頭,,讓人不知所措,,該去哪里,總認為自己來晚了,,好石頭都被人撿了去,。石緣這東西,什么時候都不晚,,重要的是你來不來,。 這里白石頭山出產這樣的金絲玉凍料,若不是斷開的話,,你看到的就是塊白石頭,,誰知內心有這樣的明黃。 白石灘如同亙古的荒原一般,,靜謐地只有沙雞撲楞楞的飛過,。高天之下,是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繁華的清凈,。 誰也無法保證或者猜測,,眼前420平方公里的駱駝脖子,在風吹日曬的歲月里,,究竟蘊藏了多少讓世人津津樂道的福海凍和煙青凍,。 《準噶爾瑰寶》之十九 金絲玉的新疆地理及撿石路線(1)黃羊泉 《準噶爾瑰寶》之二十一 金絲玉的新疆地理及撿石路線(3)圖拉 |
|
來自: 微微清風itbxqs > 《金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