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藿香正氣散 《和劑局方》既載有藿香正氣散,也載有平胃散與二陳湯,。平胃散,、二陳湯之組成、結構非常嚴謹,。藿香正氣散是在上述兩方相合之基礎上,,又加了五味中藥,并去蒼術,、烏梅加土炒白術而成,。 按照由簡而繁之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上述3方,,應該是先有平胃散,、二陳湯,然后才有藿香正氣散,。茲淺析如下,。 平胃散 由蒼術12g,厚樸,、陳皮,、生姜各9g,甘草3g,,大棗4枚組成,。方中蒼術苦溫,能迅速除濕,,濕去則脾氣自然健運,,故為方中之君藥,;厚樸苦溫辛燥,,擅長除濕消脹,故與蒼術相伍,,則能燥濕理氣,,并令脾氣不失其司,故為方中之臣藥,;陳皮苦辛溫,,以其能理氣和胃,化痰祛濕,,故可助脾胃之運納,,因此,,應為使藥。 所以又用姜,、棗者,,以增強調和脾胃之功效也。諸藥合之,,故具有除濕散滿,,調和脾胃之功效,并為一治療中焦?jié)褡柚挤??;谏鲜觯时痉娇捎脕碇委熾涓姑洕M,、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大便稀溏,、肢體倦怠、苔白膩,、脈濡緩等,。 二陳湯 由陳皮、半夏,、茯苓各12g,,甘草3g,生姜,、烏梅各9g組成,。方中半夏辛溫燥濕化痰,和中止嘔,;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滲濕,生姜降胃氣,,除痰濕,,烏梅斂痰生津,并防止藥燥傷津液,;甘草調中補土,,故上藥合之,為燥濕化痰之佳劑,。 基于上述,,所以此方可用來治療濕盛痰凝引起的胸膈脹滿、惡心嘔吐,、咳嗽痰多,、易于咯出及頭暈心悸,、苔白厚、脈滑等,。 藿香正氣散 在上兩方之基礎上,,去掉蒼術、烏梅,,加土炒白術,、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大腹皮各9g,,即為藿香正氣散,。方中藿香芳香辛溫理氣,以宣通內外之氣機,,化濕和中,,以止嘔止瀉,消脹止痛,;土炒白術健脾除濕,;紫蘇、白芷,、桔梗以解在外之邪,,開肺氣以通調水濕;陳皮,、厚樸,、大腹皮以燥濕健脾,消脹除滿,;又用二陳湯去烏梅者,,行氣燥濕,化痰止嘔也,。 故上藥合之,,則可共奏解表和中,理氣化濕之功效,?;谏鲜觯逝R床上藿香正氣散多用來治療下述諸種病癥,。 外感風寒,發(fā)熱惡寒,,頭身作痛,,無汗,,鼻塞清涕,或外感風濕,,頭重如裹,,一身酸痛而沉,轉側不利,,又內挾中焦?jié)駵涓姑洂?,惡心嘔吐,腸鳴腹瀉,,苔白膩,,脈浮滑或浮濡數者,應發(fā)散風寒與風濕,,化濕濁,,暢氣機,和脾胃,。用藿香正氣散治之,,均可取得滿意之效。 初到異地,,不久即感不適,,或頭昏而悶,飲食納少,,欲吐不吐,,厭油,或腹脹腹痛,,大便稀溏,,日1~2次,苔均白滑或白厚,,脈緩濡或滑,,且數日不解者,為水土不服也,。緣由濕濁中阻,,升降失司使然。當和中化濕,,宣展氣機,。用藿香正氣散去白術、紫蘇,、大腹皮加蘇梗,、蒼術、草蔻,、佩蘭各9g,,數劑即效,。 人在高山叢林之中,感受山崗瘴氣而突然發(fā)生頭部脹悶,,腹痛,,或吐或瀉,苔白滑,,脈沉濡,,或在穢濁不堪的環(huán)境之中,驟然出現(xiàn)頭面發(fā)青,,昏不知人,,手足厥冷,皆濕濁使然也,。前者宜用藿香正氣散化濕和中,,交通上下,后者宜先用開竅之藥,,待病人清醒后,,再用藿香正氣散宣通內外,芳香化濕,,則皆可收到速效,。 瘧發(fā)之時,一身盡疼,,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苔白滑或膩,,脈弦緩或濡者,,濕瘧也。因感山崗癉氣而證見時寒時熱,,一身沉重,,苔白滑,脈弦滑者,,癉瘧也,。其治均宜化濕截瘧。用藿香正氣散去紫蘇,、大腹皮加柴胡18g,,黃芩12g治之,必獲著效,。 卒然脘腹脹痛,,上吐下瀉,謂之濕霍亂;腹中絞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謂之干霍亂,。若吐利腥穢,上下所出之水澄徹清冷,,四肢厥冷,,不喜飲水,苔白滑,,脈沉而遲者,,為寒濕所致之霍亂也。前者應先用鹽水探吐,,吐后即用藿香正氣散調理之,;后者應祛寒化濕,用藿香正氣去紫蘇,、白芷,、大腹皮,加肉桂,、吳茱萸各9g治之,,甚驗。 暑濕犯及肌膚,、胃腑,,證見發(fā)熱,微寒風寒,,嘔吐納呆,,脘腹作脹,身重肢困,,口中甜膩,,或大便稀溏,苔白滑者,,暑輕濕重也,。其治應化濕為主,祛暑為輔,。用藿香正氣散原方或加香薷,、扁豆治之,其效頗佳,。 寒濕犯及中焦致瀉下清稀,,甚則如水樣,腸鳴,時而腹痛,,自覺腹中有冷感,,苔白舌質淡,無論是否兼有外感風寒之證,,用藿香正氣散治之,,皆可獲得捷效。 下白痢而又帶有稀黃,,或純?yōu)a清稀之便,,腹痛或不痛,胸膈脹悶,,食少噯氣,,苔膩色白,脈濡緩或濡弱者,,寒濕所致之瀉痢也,。用藿香正氣散芳香化濕,健脾除濕,,溫燥寒濕,,宣肺利膈,則必收良好之效,。 有的人一乘車船,,即發(fā)生頭昏脹悶,惡心嘔吐,,且用諸藥預防,,效果均不理想。若改用藿香正氣散,,在上車船前半小時服,,或發(fā)作時服,可收到明顯之效,。 總之,,藿香正氣散為化濕除痰、消飲疏表之劑?,F(xiàn)多用來治療胃腸感冒,、夏季感冒、流行性感冒,。隨證化裁,,還可用來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胰腺炎、妊娠惡阻而證屬濕濁阻滯中焦者,,效果也非常好,。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3月/17日/第006版,作者:陳國華,。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chuàng)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關注該公眾號 |
|
來自: 為什么73 > 《大象醫(yī)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