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著名詩人,、學者西川作客長沙梅溪書院,主講“唐詩的英文呈現”,。 文,、圖丨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婷婷 西川不僅很能說,還很會說,。 三小時講座,,兩小時專訪,幾乎不需要喝水,。面對提問,,無論讀者還是記者,他都事無巨細,,鋪開話題,。 說起話來像寫字,直接打出來,應該就是篇好文章,。西川說話還很有意思,。 但他的書里,到處都是口頭語的活潑生猛勁兒,,讓你覺得,,看書就是在聽西川說話??磶拙渚拖耄嚎?,這人真逗! 這或許是我見過的,,將書面語和口頭語結合得最天衣無縫的人,。 就是這個人,新寫了本《唐詩的讀法》,。他不教你背“唐詩三百首”,,而是考察唐詩的時代背景,返回“唐人寫作現場”,,帶你去往那個鮮活生動的時代,。 “你對當下的理解,會影響到你對唐代詩歌現場的理解,。同時,,面對唐代,也就是面對當代,?!彼f,詩歌既不是安頓內心,,也不是安慰別人,,“詩歌寫作就是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詩人,、一個作家,、一個藝術家,能夠將這個社會,、這個歷史時段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什么程度,。” <<< 把目光擴大到《唐詩三百首》之外,。面對唐代,就是面對當代 記者:您談到,,我們讀古詩,,其實是把古人古詩供起來讀。很多人討論唐詩,,討論的只有“詩”,,沒有“唐”。我們今天該怎么讀唐詩,? 西川:《唐詩三百首》就是給小孩編的,,是作為教育、教學的,。它按照清代人的審美選取,,篩去了很多東西。很多人讀中國古代文學的背景是中國文學本身,,就是在中國文學的上下文里讀,。而我讀中國古代文學的背景是世界文學。這時我會發(fā)現,,過去被篩掉的一些東西,,現在來讀非常有效。 比如杜甫有一首詩,,寫道:“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云哭,。”他寫安史之亂,,詩里充滿了疼痛,。但《唐詩三百首》里沒有選這樣的詩,杜甫的某些本領,,你就沒有看到,。如果今天我們的目光擴大到《唐詩三百首》之外,我們對文學就會有更大的發(fā)現,,和更多的喚起,。 記者:重返唐詩現場,對今天的閱讀有什么樣的意義,? 西川:完全回到唐代的現場不那么容易,。你對當下的理解,可能會影響到你對唐代的詩歌現場的理解,。你對當下不能理解,,你也無法理解唐代的詩歌現場。 你在當代文化里能走多遠,,你就能在古代文化里走多遠,。尤其對于一個從事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人來說,對當代的理解和對古代的理解必須是同步的。面對唐代,,也是面對當代,。 時代生活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復雜的局面,我們得面對這個時代,,但我們的思想能力,、智力水平可能還不夠。我認識一些東歐作家,,包括剛翻譯成中文的《撒旦探戈》的作者,,匈牙利大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你知道人家是怎么看世界的,,當然就知道中國作家,、中國當代寫作的不足。你在唐朝的現場,、當代中國的現場,,也得在當代世界的現場。 <<< 詩歌既不是安頓內心,,也不是安慰別人,。詩歌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 記者:詩歌要怎么處理時代?我們的新的觀念,、語言從哪里來,?您覺得當代的寫作中和讀者該怎么做? 西川:對我來講,,詩歌既不是安頓內心,,也不是安慰別人。詩歌寫作就是創(chuàng)造力,,是一個詩人,、一個作家、一個藝術家,,能夠將這個社會,、這個歷史時段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什么程度。 有的朋友試圖處理時代的時候,,他用的方式是外國人的,,或者是古代人的。比如,,如果一位詩人熱愛阿赫馬托娃的詩,,但阿赫馬托娃是斯大林時代的俄羅斯詩人,當他要表達自己當下某種悲傷的心境時,,他那種悲哀的方式,,可能不是他自己的,,而是阿赫馬托娃的。如果他要處理時代,,他應該把阿赫馬托娃的那部分拿掉,,直接用自己的方式。 很多人是從別人那里繼承過來的文學修養(yǎng),,他們的材料是熟的,。我并不處理英國的材料,、美國的材料,,我處理的是中國的材料。我的材料是“生”的,。 另外,,處理時代和觸及時代,也是有區(qū)別的,。你寫到了,,對此有感覺,就叫“觸及”,;但“處理”,,是你對此還有自己的思考,你能揭示出背后更多的東西,。我們當下很多作家,,其實是可以處理時代的,之所以處理得不好,,是因為他太注重感覺,,要從“觸及”的層面升上來,還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思維能力,。 記者:《十三邀》里,,您和許知遠對談時講,有一天也要處理媒體,。您打算怎么處理呢,? 西川:媒體是什么?媒體在今天是什么作用,?我們現在變成了一個媒體社會,,媒體社會是追蹤事件的,什么事出來了,,就趕緊抓住它,,討論它。媒體提供的就是信息,,它不探討歷史邏輯,。 事件是怎么來的,?事件是什么樣的人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造出來的?有些事情是由沖動造成的,,而這個沖動,,一定與過去和當時的一系列條件構成的,但媒體不會跟你討論這些,。 之前有一個說法——“媒體知識分子”,,它和知識分子是有區(qū)別的。對知識分子最基本的定義是,,批判精神和獨立精神,。當一個知識分子沒有那么快地得出結論的時候,媒體知識分子已經得出結論了,,而且他得出的結論永遠針對的是熱點,。 有時我們擠兌一人說:從豬肉上漲到美國大選,他全能發(fā)表意見,。說的就說典型的媒體知識分子,。 向古人敞開門,你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接近唐詩 記者:您從上世紀80年代中走來,,回過頭去看,,您的感受是什么? 西川:很多人說起80年代,,就說是理想主義,。我并不想過分地美化它。80年代正好是一個思想的解放和啟蒙,,加上生活里提供的可能性還很少,,沒有那么多搖滾樂讓他們去玩,沒有那么多展覽給他們看,,最簡便的表達自己的方法,,可能就是寫一首詩。 我為什么會慶幸成長于那個年代,?因為有強烈的感覺,,世界的大門突然向你敞開了。那么多的知識突然來臨,,要你去“吞噬”,,來不及慢慢“吸取”,你張開大嘴,,什么東西來了就吞進來,。雖然這種吞噬,可能給我們今天帶來了一點點“后遺癥”,。 記者:您說您樂于從古詩詞中獲得修養(yǎng),,寄望從古詩詞中獲得創(chuàng)造的秘密,。您追求的這個答案,對您的價值在哪里,? 西川:價值就是,,它就像一個坐標,讓我知道我作為一個當代人,,我寫出的東西,,能寫到一個什么份上。 當你真正讀進去,,真正向古人敞開門時,,會發(fā)現,他們做的這些工作,,是非常偉大的,。你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接近唐詩。比如韓愈,,你讀他的詩和散文,會覺得他的力度太大了,。 一個活態(tài)的文化,,一定是充滿辯駁的。我以前講過,,先鋒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這三者是怎么構成的,,它們之間有一個怎樣的關系,。所有的大眾文化,它瞄準的目標都是精英文化,,大眾文化里成功的,,就變成了精英文化;先鋒文化是從精英文化里叛逃出來的,,而先鋒文化在反叛精英文化時,,使用的資源是大眾文化;先鋒文化從大眾文化里獲得滋養(yǎng),,但大眾文化說:我不懂你在干什么,。它們是這樣一個三角關系。 【后記】 剛一走進梅溪書院,,西川發(fā)現,墻上波蘭詩人切·米沃什的那首詩,,正是他翻譯的: “禮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園里干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并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在接下來的講座里,,他再一次引用這首詩,。講座主題名為:唐詩的英文呈現。 他說,,他讀中國古代文學的背景是世界文學,。正因如此,他發(fā)現,,過去被篩掉的一些東西,,現在來讀非常有效。 而今天我們閱讀唐詩,,如果能“祛魅”,,將目光擴大,重返唐詩現場,,我們對文學,,將會有更大的發(fā)現,更多的喚起,。 [責編:李婷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