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鱸形目帶魚科帶魚屬的物種,。英文名稱largehead hairtail,又俗稱大頭帶魚,、鱽魚或高鰭帶魚,。廣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溫暖水域,在我國沿岸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東海海域,。 帶魚的種類很多,,共有9個屬44種帶魚。僅在中國沿海,,就分布有窄顱帶魚屬,、沙帶魚屬、小帶魚屬和帶魚屬,。帶魚屬中又有三種帶魚,,都是我國主要捕撈的品種,分別是白帶魚(T. lepturus)、短帶魚(T. brevis)和南海帶魚(T. nanhaiensis),它們外觀相似很難通過肉眼直接分辨,。白帶魚的亞種日本帶魚(T. japonicus),,日語叫タチウオ,又寫作太刀魚,。 帶魚雖然味道不錯,,但一提起它,,你可能立刻會聯(lián)想到水產(chǎn)市場里那一堆堆腥腥臭臭的東西,細碎粘膩的魚鱗碰一下就會沾一手,,猙獰的大嘴和隆起的眼球讓你不禁感嘆,真不愧是深海魚呀,,仿佛它天生就是這種爛糟糟的模樣,。 其實新鮮帶魚光亮如鏡,《清宮海錯圖》中就有描述:當時沿海地區(qū)的漁民常常把新鮮帶魚懸掛著售賣,,遠遠看去好似刀劍鋪子,。白帶魚身形修長而側扁,尾部細長如發(fā)絲,,鱗片退化,,無尾鰭與腹鰭,背鰭及胸鰭呈透明狀,,體長可超過兩米,,通體如鍍了層純銀般晃眼,美艷至極,。 白帶魚喜歡棲息于泥沙底質的大洋深處,、近海沿岸或河口,,常常集群游動,屬于外洋洄游性魚類,。白帶魚下顎較突出,,有著鋒利尖銳的牙齒,是貪婪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它們白天會潛游到深海,,夜晚或陰天便成群上浮至中表層水域追逐獵物,主要以小型魚類,、烏賊,、甲殼類為食。帶魚非常貪食,甚至還會同類相殘,。 清代的一些醫(yī)書中也有關于帶魚的記載,,《本草綱目拾遺》卷十,,鱗部中有這樣的記載:“此魚八月中自外洋來,千百成群,,漁戶率以干帶魚肉一塊作餌以釣之,,一魚上釣,則諸魚皆相銜不斷,,掣取盈船,。”意思是釣起一條,,就能像拉纜繩一般,,把首尾相連的帶魚拉得滿船都是,是因為上鉤的帶魚的掙扎引發(fā)了同類的攻擊,。古人的記載是否可信不得而知,,但從某個側面看出帶魚確實生性兇猛。 從深海拖網(wǎng)捕撈上來的帶魚會因為水壓的劇變很快死亡,但如果趁它上浮到淺海時,,就能釣到活的帶魚,。所以在捕魚業(yè)不發(fā)達的古代,人們也已經(jīng)開始食用帶魚,。因為貪食的習性,,白帶魚也是海釣愛好者們特別喜愛的一種魚。 帶魚是中國老百姓最喜歡的海水魚之一,,它極其普通,,以至于都不太好意思管它叫海鮮。帶魚肉多刺兒少,,味道鮮美可口,,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油炸和紅燒。新鮮的帶魚更適合清蒸,。 日料中,,像沙丁魚、秋刀魚,、鱵魚這些有著銀色外表,,細小鱗片的魚統(tǒng)稱為銀身魚(Hikarimono),它們共同特點是能夠真正地體現(xiàn)鮮美卻又十分容易腐敗,,帶魚也一樣,。足夠新鮮的帶魚(Tachiuo)也是可以生吃的。 新鮮的帶魚是可以直接刺身,,并且絲毫沒有魚腥味,晶瑩透亮的魚肉十分有嚼勁,,尤其是那一層堅韌的表皮,。除了刺身,帶魚還適合天婦羅和鹽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