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到《系辭》這里,。“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孔夫子就說,顏家這個娃娃啊,,差不多接近“知幾”的程度了,。前面說的“知幾其神乎”,你如果“知幾”就很神,、很厲害,,而顏回就差不多接近“知幾”了,所以這個娃娃很厲害,。為什么呢,?下面就接著說了:“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鳖伝貎仍诘牡滦泄Ψ蚝苌畎。约阂荒畈簧?,剛剛有一點苗頭,,他馬上就知道了;知道了這個不善,,那就絕對不會付諸于行動,,所以才體現(xiàn)出“不遷怒,、不貳過”這樣深厚的修養(yǎng)功夫。 “不遠復,,無祗悔,,元吉?!边@里舉的是復卦初九的爻辭,。祗,通時宜的“時”,。什么叫做“不遠復”呢,?我們看《小象辭》:“不遠之復,以修身也”,,它告訴我們修養(yǎng)身心,,不要往外面跑,不要往遠處去找,,要在自己的身上找,。什么最“不遠”?最不遠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所以,,功夫修養(yǎng)要在自己身上落實,事情沒做好也不要總是找外在的客觀原因,,而是要從我們的心上,、從我們自己的言行上找原因。如果你打妄想,,心思跑遠了,要趕快把它拉回來,?;氐侥膬耗兀恳氐阶约浩鹦膭幽畹倪@個最“不遠”的地方,??傊瑥拓栽谧晕倚摒B(yǎng)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核心精神,,就是“返身而誠”,。一陽來復之時,雖然陽氣很微弱,,但它會一天天返回上升,,不用著急,最終是很順利,、吉祥的,。 對于復卦的精神,,我們結合佛法的修學,再作一些引申和發(fā)揮,。過去有個說法,,真正學佛修道,最根本就體現(xiàn)在復卦上,。為什么呢,?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睹明星而悟道,。他悟了個什么,?“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碧婀至?!老佛爺開悟以后,覺得太奇怪了,,原來一切眾生,,不管是大象、牛馬這些大動物,,還是人類這樣聰明的生命,,乃至于豬、狗,、羊這些愚癡畜牲,,以及蒼蠅、蚊子,、螞蟻這些渺小眾生,,總之天地間的一切眾生,都完全具備了如來的智慧德相,,都完全具備了圓滿的佛性,。但是,為什么眾生又不是佛呢,?為什么眾生沒有佛的這個智慧功德呢,?因為眾生都被自己的妄想、執(zhí)著,、習氣遮蔽了,,沒有辦法認識到自己本來也是佛,沒有看到自己身上也有分毫不差的佛性,。那么,,復卦的精神,,就是要我們從自己的一念覺悟出發(fā),恢復我們自身的先天本性,,恢復我們本來是佛的圓滿德性,。 因此,我們學修佛法,,學修傳統(tǒng)文化,,就是要從自己的身心上做起,返身而修,。修行的道理,,無非就是去除妄念,去除執(zhí)著,,恢復我們光明無量,、永恒無限的先天本性,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這是復卦所體現(xiàn)出來的最高意義,。 我們不僅要“返身而誠”,而且還要“反復其道”,,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追蜃诱f“一日而三省乎己”,,每天早中晚三次反省自己,看一天的事情做得對不對,?對朋友忠不忠,?對父母孝不孝?與人交往守沒有守信用,?這一切都要反省自己,。不斷反省,就是“反復其道”的意思,。我們學佛修行,,每天念佛持咒,、念經打坐,,只有“反復其道”才行。你只有每天念修,、堅持念修,、反復念修,那么你才能夠打成一片,,才能讓自己無始以來的妄想執(zhí)著的習氣逐漸松動,,乃至于最終除掉這些不良習氣,。 同時,我們在學修的過程中,,從信心到精進程度等,,也會有很多反復。所謂“一年學佛,,佛在眼前,;兩年學佛,佛在大殿,;三年學佛,,佛在天邊”,剛開始的時候信心很足,,覺得自己這么努力,,慧根又深厚,肯定很快就能開悟,,很快就能得成就,;但是,當你真正學進去以后,,在不斷地與自己的習氣作斗爭的過程中,,這種反復、進退就太多太多了,。我們經常都有這種體會,,有時候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簡直覺得自己與圣人之間可能就差一點點了,;但是,,有時候煩惱習氣來了,回頭一看自己的言行,,哎呀,!自己怎么這么齷齪?修行了這么多年,,自己的凡夫習氣怎么還那么重,?甚至于連一點動物本性都收拾不住。其實,,這在修行中是很正常的,,這也是一個反復,遇見這種情況不要怕,。所謂修行,,只有在自己的煩惱習氣冒出來的時候,你才能認識到了自己的毛病,;你只有遇見了挫折,,遇見了修行中的障礙,你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你的修行才有針對性,。一旦你真的沖破了這個障礙、翻過了這道大坎,,那你心性境界的提升,,自己都會有明顯的體會。這個時候回頭一看,,哦,,原來這個障礙、這個挫折,、這些煩惱習氣,,都是幫助自己修行上臺階的力量啊,! 真正過來人就知道,,學道修行真的不知道要反復多少次。有時候不知不覺陷入一種好像早已經解決了的煩惱境界中,,突然一回神,,哦,自己又陷進去了,!于是又要反復一次,。“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就是不斷地重復,不斷地磨煉,,這是復卦對我們心性修養(yǎng)的關鍵啟示,。 |
|